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及会议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62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包括桌面本体、驱动装置、第一桌牌本体以及第二桌牌本体,桌面本体上设有容置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的开口向上的容置槽,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相互合页背靠设置于容置槽的开口处,第一桌牌本体的下端和第二桌牌本体的下端配合将容置槽的开口密封,驱动装置设于容置槽内,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传动连接驱动第一桌牌本体与第二桌牌本体之间相对反转,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倾斜的设有电子显示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会议桌,包括桌面以及上述的隐藏式桌牌结构,隐藏桌牌结构安设于所述桌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隐藏桌牌,资源化利用会议桌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及会议桌
本技术涉及无纸化办公
,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及会议桌。
技术介绍
桌牌常见于会议过程中,向与会人员展示姓名、职务等的一类无纸化办公硬件,在布置会议现场时,传统的方式是会场布置人员先打印与会人员的姓名、职务等到纸张上,并将纸张固定在专用的桌牌结构上使用。其缺点是:在进行会议准备时,需要会场布置人员准备大量的与会人员的纸张,并将纸张人工的固定在桌牌结构上,这样增长了会场布置的时间,同时增大看会场布置人员的工作难度,遇到临时参会人员变更时,还需要重新打印带有参会人员姓名的纸张,灵活度差。现有的桌牌已经有带电子显示屏的桌牌结构,其主要呈三棱柱形,并在三棱柱形结构的两侧设置电子显示屏,其主要的缺点是:1、结构比较笨重,某些桌牌结构直接放置到会议桌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偏移,影响会场的布置质量;2、在某些场合需要使会议桌的桌面平整,资源化利用会议桌进行办公,这样还需要将桌牌从桌面上取下,极其不方便使用;3、由于桌牌结构的两侧均需要设置显示屏,在桌面上进行自动收容时,始终都有一个显示屏朝上并与桌面平行的,这样增大了显示屏损坏的风险;4、现有的桌牌结构虽能够通过升降的方式实现桌牌在桌面上的隐藏,但是这就要求该桌牌结构具有驱动桌牌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外,还需要驱动合页门的合页驱动机构,同时升降驱动机构与合页驱动机构还需要联动配合,这样增大了桌牌在桌面上隐藏的难度以及设计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桌牌隐藏在桌面上的隐藏式桌牌结构,同时提供一种具有该隐藏式桌牌结构的会议桌,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包括桌面本体、驱动装置、第一桌牌本体以及第二桌牌本体,所述桌面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桌牌本体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的开口向上的容置槽,所述第一桌牌本体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相互合页背靠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桌牌本体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的下端配合将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密封,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桌牌本体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之间相对反转,所述第一桌牌本体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倾斜的设有电子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传统的桌牌分割为背靠的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在需要进行会议时,可以拼接成为一个与传统桌牌结构相同的形状,需要隐藏桌牌时,通过驱动装置使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相对反转,这样利用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背靠的侧壁与桌面平行,达到将两个显示屏同时隐藏的效果,同时还能使桌面平整,便于资源化利用桌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以及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的下侧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下端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二桌牌本体下方的所述容置槽的壁面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的下侧之间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桌牌本体下方的所述容置槽的壁面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装置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呈空间交叉设置,可以对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起到驱动作用,完成相对反转,使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相背靠的侧壁经过转动将容置槽的开口封盖,同时第一电子显示屏和第二电子显示屏隐藏。进一步,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支撑板、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侧,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臂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支臂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之间,所述第二支臂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铰链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分别与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铰链连接,在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在处于工作状态或收容状态时,均能够有效的将容置槽的开口密封。进一步,所述第一桌牌本体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的外形均为三棱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桌牌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支臂活动的开口向下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支臂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活动槽内与所述第一活动槽靠近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的一侧内壁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桌牌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第二支臂活动的开口向下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支臂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活动槽内与所述第二活动槽靠近所述第一桌牌本体的一侧内壁铰链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动槽能够减轻桌牌本体的整体重量,同时使桌牌本体在相对反转时,减少支臂对转动的干扰。进一步,所述第一支臂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臂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连接轴,多个所述第一支臂的上端以及所述第一桌牌本体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臂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臂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第二连接轴,多个所述第二支臂上端以及所述第二桌牌本体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支臂能够对桌牌本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连接轴作为桌牌本体的转动轴,可以对桌牌本体的长度方向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桌牌本体在连接轴上转动更加稳定。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臂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槽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臂之间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能够加强第一桌牌本体和第二桌牌本体的支撑作用,使其转动设置在连接轴上更加稳定。进一步,所述第一桌牌本体包括第一斜板、第一背板以及两个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背板的上端呈夹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端板相对设于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背板之间,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远离所述第一背板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电子显示屏,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桌牌本体包括第二斜板、第二背板以及两个第二端板,所述第二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桌面本体(1)、驱动装置、第一桌牌本体(3)以及第二桌牌本体(4),所述桌面本体(1)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开口向上的容置槽(2),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相互合页背靠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下端配合将所述容置槽(2)的开口密封,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容置槽(2)内,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之间相对反转,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倾斜的设有电子显示屏(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桌面本体(1)、驱动装置、第一桌牌本体(3)以及第二桌牌本体(4),所述桌面本体(1)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开口向上的容置槽(2),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相互合页背靠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下端配合将所述容置槽(2)的开口密封,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容置槽(2)内,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之间相对反转,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倾斜的设有电子显示屏(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12)以及第二伸缩杆(13),所述第一伸缩杆(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的下侧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12)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2)的下端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下方的所述容置槽(2)的壁面上,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下侧之间设有第二限位块(6),所述第二限位块(6)的侧壁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3)的下端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下方的所述容置槽(2)的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2)内设有支撑板(7)、第一支臂(11)以及第二支臂(10),所述第一支臂(11)和所述第二支臂(10)相对设置于所述支撑板(7)上侧,所述支撑板(7)的下端与所述容置槽(2)的底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臂(11)设于所述支撑板(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之间,所述第一支臂(11)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7)的上端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臂(1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臂(10)设于所述支撑板(7)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之间,所述第二支臂(10)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7)的另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臂(1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和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外形均为三棱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的底部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支臂(11)活动的开口向下的第一活动槽(14),所述第一支臂(11)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一活动槽(14)内与所述第一活动槽(14)靠近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一侧内壁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桌牌本体(4)的底部设有用于第二支臂(10)活动的开口向下的第二活动槽(15),所述第二支臂(10)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活动槽(15)内与所述第二活动槽(15)靠近所述第一桌牌本体(3)的一侧内壁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桌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1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臂(11)沿所述支撑板(7)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子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冠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