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850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由普萘洛尔、马来酸噻吗洛尔、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凡士林、液状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羟苯乙酯和水组成;该血管瘤凝胶具备制备简单,使用方便,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治疗效果显著等特点,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增加了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了药物的生物相容性,具备缓控释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血管瘤凝胶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用于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Henangiomas,IH)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良性血管瘤,发病率约为4%~5%,1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约为10%,大约60%发生于头颈部,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等处。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1岁以内快速增殖,以后缓慢消退。尽管血管瘤可自行消退,但仍有约10%的患儿出现溃疡、感染、疼痛,甚至失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因其多发于头面部,使之成为患儿家长严重的心理负担。目前可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放射与放射性核素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传统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干扰素、抗肿瘤药物等。上述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都存在着不同的副作用或治疗风险。自2008年首次报道口服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显著后,为IH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随后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普萘洛尔对眼部、唇部、耳部、头部等部位的血管瘤有着起效快,疗效好等优点,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关注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2010年同样为β受体阻滞剂的马来酸噻吗洛尔(TimololMaleate,TM)滴眼液被报导可外用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普萘洛尔、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或口服普萘洛尔与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的治疗方法。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存在周期长,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且肝脏首关效应明显导致生物利用度低。而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药治疗血管瘤时存在溶液易挥发、发作时间短,应用于口周眼周病灶时,易流入口内眼内,而引起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等不足之处。为减少传统治疗方法中的不良反应,将其制备成药物凝胶采用局部用药的方式是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凝胶剂作为经皮给药剂具备制备简单,使用方便,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等优点。中国专利CN102871956B和CN106727278B分别公开了用于治疗血管瘤凝胶的普萘洛尔凝胶和马来酸噻吗洛尔凝胶。一般情况下,普萘洛尔治疗深部血管瘤的疗效明显优于浅表血血管,而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浅表血管瘤则较为有效。目前,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制备成药物凝胶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的研究较少。两亲性聚合物是指在一个大分子中同时对两相都具有亲和性的聚合物,一般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聚合物,得益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其在药物载体中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专利CN106432607B公开的一种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充分的说明该两亲性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效的提高药物利用率,延长有效药物作用时间,毒性低等优异特点。本专利技术预利用该两亲性聚合物的特点与治疗血管瘤的有效成分普萘洛尔和马来酸噻吗洛尔结合制备成药物凝胶,期望在克服单独使用时的不足之处的同时增加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两亲性聚合物(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与治疗血管瘤的有效成分普萘洛尔和马来酸噻吗洛尔结合制备成药物凝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成分:马来酸噻吗洛尔5-15g、普萘洛尔5-15g、单硬脂酸甘油酯10-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30g、甘油20-60g、液状石蜡30-90g、凡士林20-60g、羟苯乙酯1-3g、纯化水500-1500mL、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0.1-10g。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马来酸噻吗洛尔5-15g和普萘洛尔5-15g溶解在纯化水300-900mL中,得到混合溶液;(2)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5-15g、十二烷基硫酸钠10-30g和甘油20-60g加入到纯化水200-600mL中,加热至70-90℃并搅拌1-4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防腐剂羟苯乙酯1-3g,得到混合溶液;(3)在80-90℃下,加热凡士林20-60g、液状石蜡30-90g、单硬脂酸甘油酯10-30g直至熔融状态,搅拌均匀,得到油相;(4)将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混合在一起并搅匀,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缓慢加入步骤(3)中得到的油相,随后继续搅拌直至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用于婴幼儿血管瘤的凝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治疗血管瘤的有效成分普萘洛尔和马来酸噻吗洛尔通过合理配比制备成药物凝胶。该药物凝胶不仅可以减少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存在的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且肝脏首关效应明显导致生物利用度低等不足之处,同时克服了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药治疗血管瘤时存在溶液易挥发、发作时间短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制血管瘤凝胶具备制备简单,使用方便,起效快,稳定性优异等特点。同时本专利技术添加两亲性聚合物(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具备增加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备缓控释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面部血管瘤婴儿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血管瘤凝胶前后对比效果图;图2唇部血管瘤婴儿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血管瘤凝胶前后对比效果图;图3左耳下方血管瘤婴儿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血管瘤凝胶前后对比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两亲性聚合物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的制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马来酸酐15g和2-辛基-十二烷格尔伯特醇60mL混合,70℃下磁力搅拌,反应6小时候将产物在0℃下冷冻,凝固后,用甲醇和水按照体积比2:8混合的混合液250mL,冲洗反应物,除去过量的未反应马来酸酐,干燥,得到马来酸格尔伯特十二烷醇单酯;(2)取0.2g引发剂过氧月桂酰,N-乙烯基吡咯烷酮8g和步骤(1)所得马来酸格尔伯特十二烷醇单酯2g,加入正庚烷170mL,在氮气保护80℃下,机械搅拌,的白色沉淀;(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70℃的正庚烷250mL冲洗4次,抽滤,室温下干燥36小时,得到两亲性聚合物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实施例2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马来酸噻吗洛尔5g和普萘洛尔5g溶解在纯化水300mL中,得到混合溶液;(2)实施例1所得的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0.1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和甘油20g加入到纯化水200mL中,加热至85℃并搅拌2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成分:马来酸噻吗洛尔5-15g、普萘洛尔5-15g、单硬脂酸甘油酯10-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30g、甘油20-60g、液状石蜡30-90g、凡士林20-60g、羟苯乙酯1-3g、纯化水500-1500mL、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0.1-10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成分:马来酸噻吗洛尔5-15g、普萘洛尔5-15g、单硬脂酸甘油酯10-3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30g、甘油20-60g、液状石蜡30-90g、凡士林20-60g、羟苯乙酯1-3g、纯化水500-1500mL、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0.1-10g。


2.一种用于婴幼儿血管瘤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NVP-马来酸格尔伯特醇单酯共聚物0.1-10g、马来酸噻吗洛尔5-15g和普萘洛尔5-15g溶解在纯化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振喜狄奇胡靖刘景陈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