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8257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外壳、热释红外传感器、电路板、单片机、时钟电路、调光器、环境光传感器、继电器和显示屏,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下端,所述调光器、环境光传感器和继电器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热释红外传感器,利用其热释红外敏感元件,检测人体,并将检测的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继电器控制灯光启闭,通过设置有时钟电路,配合单片机,对灯光进行定时启闭,通过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环境光,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调光器控制灯光的亮度和色调等,从而营造良好的照明氛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灯光控制
,具体为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室内照明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照明设计要有利于人的活动安全和舒适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光不仅仅是室内照明的条件,而且是表达空间形态、营造环境气氛的基本元,但是,传统室内灯光系统往往不具备智能检测使用环境的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绝大部分都还采用人工方式控制灯具,常常导致照明上的能源浪费,且亮度无法调节,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室内灯光系统往往不具备智能检测使用环境的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绝大部分都还采用人工方式控制灯具,常常导致照明上的能源浪费,且亮度无法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外壳、热释红外传感器、电路板、单片机、时钟电路、调光器、环境光传感器、继电器和显示屏,所述外壳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下端,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单片机和时钟电路固定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调光器、环境光传感器和继电器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上端,所述外壳外侧上端嵌有橡胶密封块,所述外壳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显示屏设置在外壳的前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背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竖向凹槽,且凹槽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尺寸与防护罩的左右两端外侧尺寸相同,所述防护罩与外壳为滑动式连接结构。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块上横向等距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点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与热释红外传感器、单片机、时钟电路、调光器、环境光传感器、继电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时钟电路和调光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通过设置有热释红外传感器,利用其热释红外敏感元件,检测人体,并将检测的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继电器控制灯光启闭,通过设置有时钟电路,配合单片机,对灯光进行定时启闭,通过设置有环境光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环境光,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调光器控制灯光的亮度和色调等,从而营造良好的照明氛围;通过设置带有凹槽的外壳,同时在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散热孔,以便于本装置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进行外排,另外,设置带有通孔的橡胶密封块,以便于将灯具的接线有条理的穿过橡胶密封块与本装置的内部电路元件进行连接,有效的避免接线缠乱,从而更有利于散热;通过设置有滑动结构的防护罩,对本装置进行保护,以防止勿碰,同时也有效减少灰尘等杂质的侵蚀,造成显示屏显示不清楚甚至失灵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背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控制示意图。图中:1、外壳;2、防护罩;3、热释红外传感器;4、电路板;5、单片机;6、时钟电路;7、调光器;8、环境光传感器;9、继电器;10、橡胶密封块;11、安装孔;12、散热孔;13、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外壳1、热释红外传感器3、电路板4、单片机5、时钟电路6、调光器7、环境光传感器8、继电器9和显示屏13,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罩2,外壳1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尺寸与防护罩2的左右两端外侧尺寸相同,防护罩2与外壳1为滑动式连接结构,通过设置有滑动结构的防护罩2,对本装置进行保护,以防止勿碰,同时也有效减少灰尘等杂质的侵蚀,造成显示屏13显示不清楚甚至失灵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热释红外传感器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下端,热释红外传感器3型号为LHI954,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用以检测人体,电路板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中间部位,单片机5和时钟电路6固定焊接在电路板4上,单片机5型号为HT66F017,主要由处理单元,控制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以及计时单元构成,主要用于本装置的整体电路控制,时钟电路6型号为DS1302,一般由晶体振荡器、晶震控制芯片和电容组成,主要用于灯具的定时启闭,调光器7、环境光传感器8和继电器9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上端,调光器7型号为SC-239B,由主回路、触发回路、控制回路和反馈系统等组成,用以改变照明装置中光源的光通量、调节照度水平,环境光传感器8的型号ADPD188BI,主要由光敏元件组成,用以检测环境光,继电器9的型号G5V-2,用于控制灯具的启闭电路,电路板4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点连接,电路板4的输出端与热释红外传感器3、单片机5、时钟电路6、调光器7、环境光传感器8、继电器9的输入端点连接,热释红外传感器3通过其内置的探测元件,用以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当热释红外传感器3探测到有人体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单片机5,单片机5接受信息,并通过其内置的处理单元,对信号进行处理,随后通过其内置的控制单元,控制灯具亮起,当热释红外传感器3探测不到人体辐射红外线时,单片机5控制灯具熄灭,灯具在亮起过程中,环境光传感器8通过其内置的光敏元件对周围光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信号,通过其内置的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单片机5,单片机5通过其内置处理单元对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调光器7,对灯具进行光照亮度和色调的调节。外壳1外侧上端嵌有橡胶密封块10,橡胶密封块10上横向等距开设有通孔,设置带有通孔的橡胶密封块10,以便于将灯具的接线有条理的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外壳(1)、热释红外传感器(3)、电路板(4)、单片机(5)、时钟电路(6)、调光器(7)、环境光传感器(8)、继电器(9)和显示屏(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罩(2),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下端,所述电路板(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单片机(5)和时钟电路(6)固定焊接在电路板(4)上,所述调光器(7)、环境光传感器(8)和继电器(9)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上端,所述外壳(1)外侧上端嵌有橡胶密封块(10),所述外壳(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显示屏(13)设置在外壳(1)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包括外壳(1)、热释红外传感器(3)、电路板(4)、单片机(5)、时钟电路(6)、调光器(7)、环境光传感器(8)、继电器(9)和显示屏(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罩(2),所述热释红外传感器(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下端,所述电路板(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中间部位,所述单片机(5)和时钟电路(6)固定焊接在电路板(4)上,所述调光器(7)、环境光传感器(8)和继电器(9)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上端,所述外壳(1)外侧上端嵌有橡胶密封块(10),所述外壳(1)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显示屏(13)设置在外壳(1)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灯光智能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背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竖向凹槽,且凹槽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空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特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