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莉专利>正文

手术无影灯调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253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手术无影灯调光器,包括S3C44B0X型微处理器U1、TSL2561型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U2、运放U3~U4、MOS管Q1~Q2、电阻R1~R6、接口J1~J3、电容C1~C2;U1的TOUT脚接Q2栅极,U1的IICSDA脚接U2的SDA脚,U1的IICSCL脚接U2的SCL脚,U2的VDD脚接J3,U3的同相端接J2、反相端接U4输出端,U4同相端接Q1源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精准、便捷、低功耗的实现LED手术无影灯对自然光的自适应调节,维持LED手术无影灯周围亮度的基本恒定,既能提高照明舒适度,又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照明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无影灯调光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无影灯调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术无影灯调光器。
技术介绍
手术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以最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的小的、对比度低的物体。由于施手术者的头、手和器械均可能对手术部位造成干扰阴影,因而手术无影灯就应设计得能尽量消除阴影,并能将色彩失真降到最低程度。手术无影灯的发展经历了由多孔灯、单反射无影灯、多级聚焦无影灯、LED手术无影灯等。目前,日益成熟的LED手术无影灯以其绚丽的造型,长久的使用寿命和天然的冷光效果以及节能概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目前,现有技术中的LED调光技术主要有线性调光和可控硅调光。线性调光运用分压原理,应用比较简单,但是分压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不仅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会使LED手术无影灯在长时间持续工作中散发出过多的热量,而过热会使手术者不适,也会使处在外科手术区域中的组织干燥,因此,线性调光技术并不宜应用于LED手术无影灯。可控硅调光运用导通角切波原理,效率较高、性能稳定;但是不同可控硅维持的电流不同,可能会造成闪烁,若应用于LED手术无影灯,会给手术人员的眼睛带来干扰,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因此可控硅调光技术也不宜直接应用于LED手术无影灯。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精准、便捷、低功耗的LED手术无影灯调光装置,就成了值得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手术无影灯调光器,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手术无影灯调光器包括S3C44B0X型微处理器U1、TSL2561型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U2、运算放大器U3、运算放大器U4、P沟道MOS管Q1、P沟道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LED手术无影灯接口J1、参考电压接口J2、电压源接口J3、电容C1以及电容C2;U1的TOUT引脚连接Q2的栅极,U1的IICSDA引脚同时连接U2的SDA引脚以及R5的一端,U1的IICSCL引脚同时连接U2的SCL引脚以及R6的一端,U1的EXTINT引脚连接U2的INT引脚,U2的GND引脚、U2的ADDR-SEL引脚以及Q2的源极同时接地,U2的VDD引脚、R5的另一端以及R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J3,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J2,U3的反相输入端同时连接C1的一端、U4的输出端、R2的一端以及C2的一端,U3的输出端同时连接C1的另一端以及R1的一端,U4的同相输入端同时连接Q1的源极以及R4的一端,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C2的另一端;Q2的漏极同时连接R3的一端以及R4的另一端,R2的另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R1的另一端连接Q1的栅极,Q1的漏极连接J1。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作为优选,所述U3和U4均为LM385型运算放大器。作为优选,所述Q1和Q2均为TO-220型MOS管。作为优选,所述J1、J2以及J3均为跳线。作为优选,所述R1、R2、R3、R4、R5、R6的阻值分别为480欧、1000欧、1000欧、480欧、200欧、200欧,C1、C2的容值分别为1微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综合利用传感器技术、嵌入技术、LED调光技术,通过脉宽调制方式,精准、便捷、低功耗的实现LED手术无影灯对自然光的自适应调节,维持LED手术无影灯周围亮度的基本恒定,既能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照明电能;又能提高照明舒适度,减少反光和闪光对手术人员造成的眼睛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术无影灯调光器一种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术无影灯调光器包括S3C44B0X型微处理器U1、TSL2561型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U2、运算放大器U3、运算放大器U4、P沟道MOS管Q1、P沟道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LED手术无影灯接口J1、参考电压接口J2、电压源接口J3、电容C1以及电容C2;U1的TOUT引脚连接Q2的栅极,U1的IICSDA引脚同时连接U2的SDA引脚以及R5的一端,U1的IICSCL引脚同时连接U2的SCL引脚以及R6的一端,U1的EXTINT引脚连接U2的INT引脚,U2的GND引脚、U2的ADDR-SEL引脚以及Q2的源极同时接地,U2的VDD引脚、R5的另一端以及R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J3,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J2,U3的反相输入端同时连接C1的一端、U4的输出端、R2的一端以及C2的一端,U3的输出端同时连接C1的另一端以及R1的一端,U4的同相输入端同时连接Q1的源极以及R4的一端,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C2的另一端;Q2的漏极同时连接R3的一端以及R4的另一端,R2的另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R1的另一端连接Q1的栅极,Q1的漏极连接J1。使用时,将LED手术无影灯负载的正电压输入端与J1连接,为LED手术无影灯供电;自J2处输入参考电压,作为LED手术无影灯工作电压的调节基准;自J3处接入电压源供电。LED手术无影灯的亮度与流经LED手术无影灯的电流基本成正比,调节流经LED手术无影灯的电流大小即可实现对LED手术无影灯亮度的调节。本实施例使用的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U2通过自带的光敏集成电路自动实时测量LED手术无影灯周围光照强度,并利用自带的集成积分式A/D转换器将此光照强度转换为光强度值数字信号存入自带的寄存器中;U1利用自带的I2C总线控制器通过I2C总线协议读取U2寄存器中的光强度值,并将其与设定值比较后,调节自带的PWM定时器的PWM占空比,并向Q2的栅极输出高频PWM信号,进而调节MOS管Q2和Q1的栅源间电压值,进而调节J1输出电压的平均值,进而调节流经LED手术无影灯电流的大小,进而维持LED手术无影灯周围亮度的基本恒定,实现LED手术无影灯对自然光的自适应调光。本实施例的手术无影灯调光器采用脉宽调制方式实现对LED手术无影灯工作电压的调节,进而精准、便捷、低功耗的调节LED手术无影灯的亮度,实现LED手术无影灯对自然光的自适应调节,从而既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照明电能;又能减少来自外科手术部位周围的床单、纱布或器械的反光和闪光给手术人员眼睛带来的不适,提高照明舒适度。所述U3和U4均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LM385型运算放大器。所述Q1和Q2均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TO-220型MOS管。所述J1、J2以及J3均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跳线。所述R1、R2、R3、R4、R5、R6的阻值分别可以优选为480欧、1000欧、1000欧、480欧、200欧、200欧,C1、C2的容值分别可以优选为1微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无影灯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S3C44B0X型微处理器U1、TSL2561型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U2、运算放大器U3、运算放大器U4、P沟道MOS管Q1、P沟道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LED手术无影灯接口J1、参考电压接口J2、电压源接口J3、电容C1以及电容C2;U1的TOUT引脚连接Q2的栅极,U1的IICSDA引脚同时连接U2的SDA引脚以及R5的一端,U1的IICSCL引脚同时连接U2的SCL引脚以及R6的一端,U1的EXTINT引脚连接U2的INT引脚,U2的GND引脚、U2的ADDR-SEL引脚以及Q2的源极同时接地,U2的VDD引脚、R5的另一端以及R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J3,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J2,U3的反相输入端同时连接C1的一端、U4的输出端、R2的一端以及C2的一端,U3的输出端同时连接C1的另一端以及R1的一端,U4的同相输入端同时连接Q1的源极以及R4的一端,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C2的另一端;Q2的漏极同时连接R3的一端以及R4的另一端,R2的另一端连接R3的另一端,R1的另一端连接Q1的栅极,Q1的漏极连接J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无影灯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S3C44B0X型微处理器U1、TSL2561型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U2、运算放大器U3、运算放大器U4、P沟道MOS管Q1、P沟道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LED手术无影灯接口J1、参考电压接口J2、电压源接口J3、电容C1以及电容C2;U1的TOUT引脚连接Q2的栅极,U1的IICSDA引脚同时连接U2的SDA引脚以及R5的一端,U1的IICSCL引脚同时连接U2的SCL引脚以及R6的一端,U1的EXTINT引脚连接U2的INT引脚,U2的GND引脚、U2的ADDR-SEL引脚以及Q2的源极同时接地,U2的VDD引脚、R5的另一端以及R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J3,U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J2,U3的反相输入端同时连接C1的一端、U4的输出端、R2的一端以及C2的一端,U3的输出端同时连接C1的另一端以及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莉杨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宋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