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847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靶标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包括靶架,靶架由四根首尾可拆卸连接围成矩形的靶杆组成,靶架左右两侧可拆卸连接设有其高度的调节柱,靶架的一侧可拆卸设有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块可纵向自转的辐射调节板,靶架的上端设有带动多块辐射调节板同步自转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现有实验室红外目标源野外试验时不易携带、保障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无源红外夜视靶标野外试验时,在野外环境相对复杂多变时,红外目标信号强度不能随环境变化和试验需求变化调节的问题。

Field portable passive infrared resolution targ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
本技术涉及靶标装备
,特别涉及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红外成像技术,也就是热辐射成像技术,在工程实际上日趋成熟,其在各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红外探测器国产化的实现,成本大幅度下降,夜间反恐、作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在各种武器系统,很多都装备夜视器材,通过对目标热辐射的红外线来探测、识别和攻击目标。随着夜视器材大量装备于部队训练,对此类设备的测试和训练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由于红外夜视装备应用还没有普及,其使用方法与现有的瞄准器材还有一些不同,普通使用者要熟练操作仪器、掌握设备性能就必须经过夜间实际训练,这就必须有满足夜间侦察观测、实弹射击和性能测试需求的红外靶标才能实现。目前红外夜视标靶主要包括有源红外夜视标靶和无源红外夜视标靶两类,其中采用电热毯或电热膜等制成的有源红外夜视标靶,因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对靶标使用和保障要求较高,所形成红外夜视靶标在野外环境中一般只能连续运行几小时的时间,且存在雨天无法使用的问题,而采用半导体温控的黑体类红外靶标因使用要求苛刻,通常只能在实验室内使用且目标尺寸较小,无法在野外远距离条件下性能测试使用。而目前所使用的无源红外夜视靶标虽然便于携带使用且保障性较好,但存在靶标自身信号强度单一不可调节的问题,特别是在外场环境条件不稳定,大气对流、湍流等环境比较复杂的时候,由于靶标的不可变性(指自身的物理状态改变形成的红外特征变化),不能满足红外侦察系统对目标临界红外辐射温度控制的问题,因此还无法满足红外热成像系统野外规定条件下目标极限侦察识别距离、视距与最小可分辨温差性能对比测试等作战训练科目的实施。综上所述,我们急需设计一种野外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无源红外夜视靶标野外应用时自身信号强度单一不可变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有源红外夜视靶标野外应用时,携带不便、保障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包括靶架,靶架由四根首尾可拆卸连接围成矩形的靶杆组成,靶架左右两侧可拆卸连接设有其高度的调节柱,靶架的前侧可拆卸设有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块可纵向自转的辐射调节板,靶架的上端可拆卸设有带动多块辐射调节板同步自转的调节机构。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一:本技术由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侧的辐射调节板(二者为一体结构)、调节柱、调节机构四部分组成,且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侧的辐射调节板(二者为一体结构)、调节柱、调节机构四部分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将本技术整体分散成局部小模块(指单个靶架或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侧的辐射调节板等结构)存储和转移,在需要使用时,再进行组装,避免了整体结构过大,不易存储和转移的目的,靶标由四根靶杆首尾连接组成,且围成矩形,进一步减小了靶架的尺寸,方便靶架的存储和转移,进一步增强了本技术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红外夜视靶标野外应用时,由于野外地理形式的多变性、复杂性,一体式(包括靶架和调节柱两大可拆卸连接形式、靶架和调节柱整体式连接形式等)的红外夜视靶标使得无源红外夜视靶存在不易携带的问题,上述过程中,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侧的辐射调节板(二者为一体结构)、调节柱、调节机构四部分的可拆卸连接、四根靶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均可通过螺栓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其他可拆卸方式连接若满足应用条件,也可应用于此处。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二:辐射调节板为长条形、扁平、表面高光金属板或表面红外高反射率涂层板,辐射调节板后侧两端在一条水平线上有两个小的凸起作为回转轴,回转轴安装于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两侧的小孔内,使得该辐射调节板通过调节机构控制可以绕回转中心做向上或向下±90°范围内的调节,天空方向的红外线照射在本技术的红外线反射面(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内侧辐射调节板形成的平面),红外线反射面(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内侧辐射调节板形成的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设置,红外线反射面(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内侧辐射调节板形成的平面)将红外线朝前反射,在使用时,可让红外线反射面对着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方向,位于靶标板(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部的辐射调节板)后方的地面背景的红外辐射会出现在靶标板(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部的辐射调节板)的周围,而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方向上的靶标板(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部的辐射调节板)位置处,地面背景的红外辐射会被靶标板(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部的辐射调节板)沿水平方向的投影面阻挡住,且靶标板(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部的辐射调节板)的板面上设有的红外线反射面会将来自天空方向的红外线朝前反射,也即朝着红外热成像仪反射,由此让红外热成像仪看到的靶标板(靶架、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及其内部的辐射调节板)处的红外辐射与红外热成像仪观察点上方天空方向倾斜向下的红外线强度相类似,从而形成强烈的红外辐射强度反差,进而在靶标板的板面上形成相对于背景环境的无源红外目标,由于在外场环境条件不稳定,大气对流、湍流等环境比较复杂的时候,在靶标辐射调节板角度一定时,红外热成像仪接收的目标红外信号强度就会变得相对不稳定,通过调节机构调节辐射调节板的角度,即调节红外线反射面(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内侧辐射调节板形成的平面)的倾斜角度,细微改变红外线光波的反射路径和局部区域强弱辐射占比,使红外热成像仪接收到不同强度的稳定可控红外信号。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靶杆由铝型材制成,两根纵向靶杆两侧设有可纵向伸缩的调节柱。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靶架的两根纵向靶杆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牵引固定绳的一端,牵引固定绳的另一端连接有地钉。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内前表面进行吹砂黑化处理,靶架的前侧设有多组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多块所述可纵向自转的辐射调节板表面为金属镜面涂层或红外高反射材料涂层。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朝向靶架一侧的上部设有与靶杆连接的挂钩,靶架下部靶杆上设有磁性锁紧器,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朝向靶架一侧的下部设有与磁性锁紧器连接的导磁金属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调节机构包括靶架上端横向设置可自转的同步传动杆,多块辐射调节板的一侧共同铰接有同一同步传动线,同步传动线上方的同步传动杆上罩设有吊线支架,吊线支架与靶架可拆卸连接,吊线支架上设有与同步传动线相切的定滑轮,同步传动线经定滑轮与同步传动杆可拆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同步传动杆的一端设有调节手轮,同步传动杆与靶架通过固定座可拆卸连接,固定座上设有可限制同步传动杆转动的自锁弹片,同步传动杆上套设有与靶架可拆卸连接的抗弯支座,吊线支架一侧的同步传动杆上套设有橡胶锁紧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包括靶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架(12)由四根首尾可拆卸连接围成矩形的靶杆(1201)组成,所述靶架(12)左右两侧可拆卸连接设有其高度的调节柱(1),所述靶架(12)的前侧可拆卸设有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4),所述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4)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块可纵向自转的辐射调节板(3),所述靶架(12)的上端可拆卸设有带动多块辐射调节板(3)同步自转的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包括靶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架(12)由四根首尾可拆卸连接围成矩形的靶杆(1201)组成,所述靶架(12)左右两侧可拆卸连接设有其高度的调节柱(1),所述靶架(12)的前侧可拆卸设有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4),所述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4)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多块可纵向自转的辐射调节板(3),所述靶架(12)的上端可拆卸设有带动多块辐射调节板(3)同步自转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杆(1201)由铝型材制成,两根纵向所述靶杆(1201)侧面设有可纵向伸缩的调节柱(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架(12)的两根纵向靶杆(120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牵引固定绳(13)的一端,所述牵引固定绳(13)的另一端连接有地钉(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4)内前表面进行吹砂黑化处理,所述靶架(12)的前侧设有多组红外目标U形金属框架(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便携式无源红外分辨力靶标,其特征在于,多块可纵向自转的所述辐射调节板(3)表面为金属镜面涂层或红外高反射材料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峰陈振兴夏昆华姜珂杜锋阳春亮周益史胜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六九一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