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77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压杆、支撑座、柱状密封件,压杆沿自身轴向开设有通气道,柱状密封件活动套设压杆,压杆设有挤压件,柱状密封件位于支撑座与挤压件之间;测试时,将罐体沿压杆的端部套入,使柱状密封件、挤压件置于罐体内;挤压件能够相对于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当挤压件相对于支撑座作相互靠近的运动时,挤压件和支撑座共同挤压柱状密封件,并使柱状密封件沿周向膨胀,从而使柱状密封件抵接罐体的内壁,进而使柱状密封件与罐体的罐底之间形成密封腔,通气道的一端接通密封腔,通气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密封方式,密封更加可靠。

Tank bottom pressure te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罐底耐压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
,尤其涉及罐底耐压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易拉罐或其他罐类产品一般成箱堆放、运输,其中,易拉罐包括罐盖、罐体(即罐身)、拉环,罐体的罐底(或称底拱:罐体下部拱起的部位)需要进行耐压测试。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720099158.4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圆柱形复合罐耐压测试仪,其记载的内容如“一种圆柱形复合罐耐压测试仪,由控制箱9、胎具及夹具构成,其创新点为:胎具为竖直设置于控制箱上表面的圆柱形胎具5,该胎具可以为尼龙胎具,进一步减小胎具与测试样3(复合罐)内表面的硬性接触,该胎具外径与被测试样的内腔直径相吻合,而且可将胎具配套制备成多种不同大小的胎具以适应多种不同型号的被测试样的密封性测试。在胎具外圆柱表面制有一圈凹槽,在该凹槽内嵌装有密封圈6,该胎具同轴安装于一固装在控制箱上表面的连接管8上,该连接管与控制箱内部的气体管路15相连通,胎具轴心部位制有中心轴孔4,由此该中心轴孔与设置于控制箱内部的气体管路相连通。在控制箱内部的气体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6。夹具为一将试样卡紧于胎具外表面的环状钢丝卡箍7,该钢丝卡箍卡设于胎具嵌装有密封圈的部位。”需要再次提及的是,其公开了“胎具可以为尼龙胎具,该胎具外径与被测试样的内腔直径相吻合,而且可将胎具配套制备成多种不同大小的胎具以适应多种不同型号的被测样式的密封性测试。”并且,其还公开了“在胎具外圆柱表面制有一圈凹槽,在该凹槽内嵌装有密封圈6,该胎具同轴安装于一固装在控制箱上表面的连接管8上,该连接管与控制箱内部的气体管路15相连通,胎具轴心部位制有中心轴孔4,由此该中心轴孔与设置于控制箱内部的气体管路相连通。”总而言之,专利申请号为CN200720099158.4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圆柱形复合罐耐压测试仪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规格的胎具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被测样式的内壁,从而在胎具外圆柱表面增设密封圈以达到罐底内部与外部隔绝的目的,从而通过气压对罐底进行充气,完成耐压测试。但是,样品的型号越多,其内径尺寸种类也越多,通过更换尺寸不同的胎具和不同尺寸的密封圈对样品罐体进行密封的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依然存在工作效率较低、密封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其能够方便地对内径尺寸不同的罐体进行罐底的耐压测试,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密封效果较佳。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压杆、支撑座、柱状密封件,所述压杆沿自身轴向开设有通气道,所述柱状密封件活动套设所述压杆,所述压杆设有挤压件,所述柱状密封件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挤压件之间,所述压杆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柱状密封件,并固定连接所述挤压件;测试时,将罐体沿所述压杆的端部套入,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挤压件置于罐体内;所述挤压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当所述挤压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的运动时,所述挤压件和所述支撑座共同挤压所述柱状密封件,并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膨胀,从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抵接罐体的内壁,进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与罐体的罐底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通气道的一端接通所述密封腔,所述通气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当所述挤压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远离的运动时,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收缩并远离罐体的内壁而恢复原状。进一步地,所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挤压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挤压件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支撑座能够相对所述挤压件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件、柱状密封件、支撑座沿竖直方向依次向下布置;当所述压杆沿竖向方向向下运动时,所述挤压件和所述支撑座共同挤压所述柱状密封件,并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膨胀,从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抵接罐体的内壁;当所述压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收缩并远离罐体的内壁而恢复原状。进一步地,所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固定夹具用于夹紧罐体,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左半圆夹具、右半圆夹具、左气缸、右气缸,所述左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左半圆夹具靠近或远离所述右半圆夹具,所述右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右半圆夹具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半圆夹具。进一步地,所述压杆的末端固接有螺栓,所述压杆通过所述螺栓固定所述挤压件,所述螺栓沿自身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所述密封腔和所述通气道。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件的外形适于抵接罐体的罐底。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密封件采用橡胶、塑料或石墨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设有胶质垫片,所述胶质垫片抵接所述柱状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内圈套接所述压杆,所述导向套的外圈套接所述支撑座。进一步地,所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压杆,并用于驱动所述压杆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或者,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座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电机与丝杆的组合或液压缸。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可以通过挤压件和支撑座共同挤压柱状密封件,使得柱状密封件沿周向膨胀而抵接罐体的内壁,即使得本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可以根据罐体的内径大小决定对柱状密封件的挤压程度,从而使得本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可以方便地对内壁的内径尺寸不同的罐体进行罐底的耐压测试,而且不必进行其他测试夹具的更换和调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柱状密封件与罐体内壁的密封程度取决于柱状密封件被挤压的程度,因此,本技术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较难发生密封不牢靠的事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密封圈的摩擦和弹性作用进行密封的方式,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密封性,而且也减少了维修的事件,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的柱状密封件被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倒置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的固定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显示更多零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杆;11、通气道;111、通气道的出气口;112、通气道的进气口;12、挤压件;2、支撑座;21、胶质垫片;3、柱状密封件;4、螺栓;5、导向套;6、驱动机构;7、密封腔;81、左半圆夹具;82、右半圆夹具;9、罐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支撑座、柱状密封件,所述压杆沿自身轴向开设有通气道,所述柱状密封件活动套设所述压杆,所述压杆设有挤压件,所述柱状密封件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挤压件之间,所述压杆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柱状密封件,并固定连接所述挤压件;/n测试时,将罐体沿所述压杆的端部套入,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挤压件置于罐体内;/n所述挤压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n当所述挤压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的运动时,所述挤压件和所述支撑座共同挤压所述柱状密封件,并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膨胀,从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抵接罐体的内壁,进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与罐体的罐底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通气道的一端接通所述密封腔,所述通气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n当所述挤压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远离的运动时,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收缩并远离罐体的内壁而恢复原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支撑座、柱状密封件,所述压杆沿自身轴向开设有通气道,所述柱状密封件活动套设所述压杆,所述压杆设有挤压件,所述柱状密封件位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挤压件之间,所述压杆依次穿过所述支撑座、柱状密封件,并固定连接所述挤压件;
测试时,将罐体沿所述压杆的端部套入,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挤压件置于罐体内;
所述挤压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
当所述挤压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的运动时,所述挤压件和所述支撑座共同挤压所述柱状密封件,并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膨胀,从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抵接罐体的内壁,进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与罐体的罐底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通气道的一端接通所述密封腔,所述通气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源;
当所述挤压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作相互远离的运动时,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收缩并远离罐体的内壁而恢复原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挤压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座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底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挤压件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支撑座能够相对所述挤压件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底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柱状密封件、支撑座沿竖直方向依次向下布置;
当所述压杆沿竖向方向向下运动时,所述挤压件和所述支撑座共同挤压所述柱状密封件,并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沿周向膨胀,从而使所述柱状密封件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仲文李祝斌谢锦彪何炎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仪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