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
技术介绍
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它的准确测量是研究太阳辐射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气象观测台站就把太阳辐射作为重要的观测要素之一,所用仪器是由前苏联进口或仿制前苏联的,测量项目有太阳直接辐射、总辐射、散射辐射和反射辐射。九十年代初期,气象台站的辐射仪器全部换型,启用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遥测太阳辐射测量仪器,测量包括太阳直接辐射、总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地球反射辐射和净全辐射等要素。与五十年代的仪器相比,在测量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自动采样加大了数据的收集量,从原来的每小时一次人工读数改为测量每小时的瞬时值、累计量,每天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全天累计量等等,直接辐射对太阳的跟踪也由完全的人工调节改进为半自动跟踪,而且填补了我国净全辐射测量的空白。跟踪太阳的方法有光电跟踪和根据视日运动轨迹跟踪两种方式。光电跟踪法是利用光敏器件(如、硅光电池)被安装的靠近遮光板,当遮光板正对太阳时、硅光电池等光敏器件完全处于阴影区;太阳的偏移会引起遮光板下的阴影偏移,光敏器件如光电池会接收到阳光辐射,利用光电池输出的微电流值作为偏差给定,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得到的信号;驱动伺服机构调整跟踪角度,完成跟踪机构对太阳的准确跟踪。光电跟踪方式的特点是灵敏度高,控制系统的结构较为方便,但受阴雨天等天气气象环境的影响很大,会出现无法找到太阳的方位,严重的情况甚至会造成控制器执行机构发生误动作。视日运动轨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光感探头组件、信号处理电路、主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光感探头组件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光感探头组件、信号处理电路、主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用于驱动所述光感探头组件转动的水平电机和垂直电机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光感探头组件、信号处理电路、主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光感探头组件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光感探头组件、信号处理电路、主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用于驱动所述光感探头组件转动的水平电机和垂直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芯片U1、电容C3、电容C6、电容C11、电感L1、稳压二极管D2、电容C16、电容C18、电阻R2、电阻R3、稳压芯片U2、电容C12和电容C15,所述电源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与地之间并联有所述电容C3和电容C6,所述电源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电源芯片U1的源极与栅极驱动端之间电连接有所述电容C11,所述电源芯片U1的源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源芯片U1的源极与地之间顺次串联有所述电感L1、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电感L1与所述电阻R2的公共端作为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光感探头组件电源输入端和驱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地之间并联有所述电容C16和电容C18,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公共端与所述电源芯片U1的反馈电压调节端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联有所述电容C12和电容C15,所述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作为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主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探头组件包括遮光筒和至少一个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设置在所述遮光筒内,且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光接收窗口位于所述遮光筒一端的端口内,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转换放大电路和采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转换放大电路分别与所述光感探头组件和采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采样处理电路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辐射自动跟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放大电路包括多个信号转换放大单元,每个所述信号转换放大单元均包括运算放大器U2、电阻R15、电阻R13、电阻R17、电容C4、电阻R14和电容C5,所述光感探头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一级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一级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一级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一级的输出端与第二级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二级的反向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3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第二级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忍,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