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60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踢脚线电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有加热腔,加热腔内有电加热元件,壳体上还设置有支脚以及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和电加热元件之间的加热腔内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层和第二隔板层,第一隔板层包括N个均匀设置的倒V字形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层包括N+1个均匀设置的V字形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错落设置且第一隔板的前后两侧边沿位于下层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的竖直投影面积之内,隔水机构还包括集水槽,集水槽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排水管,当水穿过出风口进入加热腔内时,隔水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水流与电加热元件接触并将水流直接导出,有效保证了踢脚线电暖器的使用安全。

Skirting line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踢脚线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采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踢脚线电暖器。
技术介绍
踢脚线电暖器是一种常见的采暖设备,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加热效果好等优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众所周知,踢脚线电暖器的高度低且上部开设出风孔,所以其放置于室内时容易发生进水风险,比如人员端持盛水器皿移动时的意外泼洒,尤其是放置在厨房内时,由于厨房过水量大、人员移动频繁,很容易因为端持泼洒或者水龙头出水喷溅等原因导致水通过上部的出风孔进入踢脚线电暖器内,而现有的踢脚线电暖器由不具备隔水功能,水进入踢脚线电暖器内后很容易导致短路、烧毁踢脚线电暖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踢脚线电暖器,其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踢脚线电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支脚以及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出风口和电加热元件之间的加热腔内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层和第二隔板层,第二隔板层的前后两侧与加热腔的内壁相固连,所述第一隔板层包括N个均匀设置的倒V字形的第一隔板,相邻的第一隔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隔板层包括N+1个均匀设置的V字形的第二隔板,相邻的第二隔板之间具有空隙,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错落设置且第一隔板的前后两侧边沿位于下层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的竖直投影面积之内,所述隔水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二隔板左右两侧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加热腔之外。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元件为碳纤维发热管。进一步的,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脚分别固设于壳体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加热腔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集水槽分别位于第二隔板的左右两端,集水槽焊接固定在加热腔内壁上,第二隔板的左右两端焊接固定在集水槽上。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数量为四个,两个所述集水槽上各连接有两个排水管,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支脚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中应用了设置在出风口和电加热元件之间的隔水机构,当水穿过出风口进入加热腔内时,隔水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水流与电加热元件接触并将水流直接导出,有效保证了踢脚线电暖器的使用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右视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踢脚线电暖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加热腔2,加热腔2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3,电加热元件3为碳纤维发热管,碳纤维发热管分为上下两排,上下两排的碳纤维发热管错落设置,延长进风的流动距离,保证空气加热效果,壳体1上还设置有支脚4以及与加热腔2相连通的进风口5的出风口6,进风口5和出风口6分别位于壳体1的上下两侧,支脚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脚4分别通过螺钉固设于壳体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出风口6和电加热元件3之间的加热腔2内设置有隔水机构,隔水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层7和第二隔板层8,第二隔板层8的前后两侧与加热腔2的内壁相固连,第一隔板层7包括N个均匀设置的倒V字形的第一隔板9,相邻的第一隔板9之间具有空隙,第二隔板层8包括N+1个均匀设置的V字形的第二隔板10,相邻的第二隔板10之间具有空隙,第二隔板层8内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隔板10一侧焊接在加热腔2内壁上,第一隔板9与第二隔板10错落设置且第一隔板9的前后两侧边沿位于下层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10的竖直投影面积之内,保证第一隔板9滑下的水流进入第二隔板10内,隔水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二隔板10左右两侧的集水槽11,集水槽11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出口13位于加热腔2之外,第一隔板9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加热腔2内壁上,集水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集水槽11分别位于第二隔板10的左右两端,集水槽11焊接固定在加热腔2内壁上,第二隔板10的左右两端焊接固定在集水槽11上,优选的集水槽11的内侧底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坡面,排水管12的上侧进口位于坡面的底端,方便进入集水槽11的水流及时的通过排水管12排出,避免水流在集水槽11内积聚,排水管12的数量为四个,两个集水槽11上各连接有两个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出口13位于支脚4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碳纤维发热管加热加热腔2内的空气,由于热空气的比重低,所以升温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6流出,室内低温空气通过壳体1下部的进风口5进入加热腔2继续吸热,以此循环,当有水流意外通过出风口6进入加热腔2内后,由于第一隔板层7和第二隔板层8的共同竖直投影面积等于加热腔2的纵截面面积,所以进入的水流会与第一隔板9的上表面接触或者直接落入第二隔板10内,与第一隔板9上表面接触的水流会沿着第一隔板9的上表面滑落至第二隔板10上并在第二隔板10的引导作用下进入集水槽11并通过排水管12排出加热腔2之外,避免水流与电加热元件3接触从而保证电加热元件3的正常工作,众所周知,踢脚线电暖器通常贴墙放置,当放置在厨房内或者客厅内时,就容易产生进水风险,比如人员端持水杯、水壶经过踢脚线电暖器时的意外泼洒或者水龙头出水的喷溅,本实施例有效规避了上述安全隐患,有利于用户的安全使用。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以及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以及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以及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踢脚线电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支脚以及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出风口和电加热元件之间的加热腔内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层和第二隔板层,第二隔板层的前后两侧与加热腔的内壁相固连,所述第一隔板层包括N个均匀设置的倒V字形的第一隔板,相邻的第一隔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隔板层包括N+1个均匀设置的V字形的第二隔板,相邻的第二隔板之间具有空隙,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错落设置且第一隔板的前后两侧边沿位于下层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的竖直投影面积之内,所述隔水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二隔板左右两侧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加热腔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踢脚线电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支脚以及与所述加热腔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出风口和电加热元件之间的加热腔内设置有隔水机构,所述隔水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层和第二隔板层,第二隔板层的前后两侧与加热腔的内壁相固连,所述第一隔板层包括N个均匀设置的倒V字形的第一隔板,相邻的第一隔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隔板层包括N+1个均匀设置的V字形的第二隔板,相邻的第二隔板之间具有空隙,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错落设置且第一隔板的前后两侧边沿位于下层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的竖直投影面积之内,所述隔水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二隔板左右两侧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下表面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加热腔之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五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力文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