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587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顶端包括若干个混合喷头,所述混合喷头的底端与燃烧气体供气装置连通,所述混合喷头的外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空气供给装置,所述混合喷头的中部设有混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燃气体通过进气部进入混合部中,由于进气部与混合部的连接处腔道收缩成锥形结构,气体通过此处时流速加快,较快的流速进入较大的混合部中后流速快速下降,同时空气供给装置依次通过主供气管、支供气管和出气支管将空气送入混合部中,同时配合流动的可燃气体吹动搅拌叶,使得搅拌叶不断的在混合部中搅拌混合,在通过出气部将气体送出燃烧,实现气体的充分燃烧。

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iler combus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燃烧炉、电弧燃烧炉又名碳硫燃烧炉,简称电弧炉,它是利用高压、高频振荡电路,形成瞬间大电流点燃样品,使样品在富氧条件下迅速燃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经过化学分析程序,定量而快捷地分析出样品中碳、硫含量的设备,它是我国理化工作者多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在实际生活中,现在的燃烧炉节能性差,且在燃烧时不能够将燃料进行充分的燃烧,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且未烧尽的气体容易对大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现代工业生产环保的要求。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顶端包括若干个混合喷头,所述混合喷头的底端与燃烧气体供气装置连通,所述混合喷头的外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空气供给装置;所述混合喷头的中部设有混合部,所述混合部的顶端为出气部,所述混合部的底端为进气部,且出气部和进气部与混合部的连接处内部均为收缩的锥形腔道;所述混合部的内侧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通过支撑架与混合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包括主供气管、支供气管、第一控制阀和出气支管,所述支供气管将主供气管与混合部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部的内腔为球形或椭圆形结构,所述出气部的通气腔道与进气部的通气腔道有效流通截面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供气管的一端与设于混合部侧壁上的第一控制阀连通,所述出气支管位于混合部的内部,且出气支管与第一控制阀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气支管为倾斜设置,且出气支管的出气方向与搅拌叶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出气支管围绕进气部成环形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气部的端口上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为镂空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叶位于混合部的内侧中部,且搅拌叶与进气部的出口端位置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喷头与燃烧器连接处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同步动作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控制阀为单向阀,所述防护板为陶瓷材料。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可燃气体通过进气部进入混合部中,由于进气部与混合部的连接处腔道收缩成锥形结构,气体通过此处时流速加快,较快的流速进入较大的混合部中后流速快速下降,同时空气供给装置依次通过主供气管、支供气管和出气支管将空气送入混合部中,同时配合流动的可燃气体吹动搅拌叶,使得搅拌叶不断的在混合部中搅拌混合,在通过出气部将气体送出燃烧,实现气体的充分燃烧。2、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精准快速调控,同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同步动作,可使可燃气体与供给的空气成等比例混合,保证燃烧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中混合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中混合喷头的侧视图。图例说明:1、燃烧器;2、混合喷头;201、混合部;202、出气部;203、进气部;204、搅拌叶;205、支撑架;206、防护板;3、空气供给装置;301、主供气管;302、支供气管;303、第一控制阀;304、出气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1,燃烧器1的顶端包括若干个混合喷头2,混合喷头2的底端与燃烧气体供气装置连通,混合喷头2的外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空气供给装置3;混合喷头2的中部设有混合部201,混合部201的顶端为出气部202,混合部201的底端为进气部203,且出气部202和进气部203与混合部201的连接处内部均为收缩的锥形腔道;空气供给装置3包括主供气管301、支供气管302、第一控制阀303和出气支管304,支供气管302将主供气管301与混合部201连通,用于实现空气的充分供给,保证可燃气体充分燃烧。可燃气体通过进气部203进入混合部201中,由于进气部203与混合部201的连接处腔道收缩成锥形结构,气体通过此处时流速加快,较快的流速进入较大的混合部201中后流速快速下降,同时空气供给装置3依次通过主供气管301、支供气管302和出气支管304将空气送入混合部201中,同时配合流动的可燃气体吹动搅拌叶204,使得搅拌叶204不断的在混合部201中搅拌混合,在通过出气部202将气体送出燃烧,实现气体的充分燃烧。具体的,混合部201的内侧设有搅拌叶204,搅拌叶204通过支撑架205与混合部201的内壁连接,通过流动的气流吹动搅拌叶204,实现气体的搅拌功能。具体的,混合部201的内腔为球形或椭圆形结构,出气部202的通气腔道与进气部203的通气腔道有效流通截面相同,提高出气部202内部气体的流速,加速分子运动,提高混合效果。具体的,支供气管302的一端与设于混合部201侧壁上的第一控制阀303连通,出气支管304位于混合部201的内部,且出气支管304与第一控制阀303连通,通过第一控制阀303来控制空气供给量的多少。具体的,出气支管304为倾斜设置,且出气支管304的出气方向与搅拌叶204的旋转方向相同,出气支管304围绕进气部203成环形布置,使得送入到混合部201内的空气均匀且分散,便于充分混合。具体的,出气部202的端口上设有防护板206,防护板206为镂空结构,一方面防止异物堵塞出气部202,另一方面使得混合后的气体均匀通过防护板206,避免燃烧过于集中,经一步提高燃烧效率。具体的,搅拌叶204位于混合部201的内侧中部,且搅拌叶204与进气部203的出口端位置对应,保证搅拌叶204转动后能够充分混合气体。具体的,混合喷头2与燃烧器1连接处设有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303和第二控制阀同步动作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第一控制阀303和第二控制阀与控制系统连接实现自动化调控,同时第一控制阀303和第二控制阀同步动作,可使可燃气体与供给的空气成等比例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1),其特征在于:/n所述燃烧器(1)的顶端包括若干个混合喷头(2),所述混合喷头(2)的底端与燃烧气体供气装置连通,所述混合喷头(2)的外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空气供给装置(3);/n所述混合喷头(2)的中部设有混合部(201),所述混合部(201)的顶端为出气部(202),所述混合部(201)的底端为进气部(203),且出气部(202)和进气部(203)与混合部(201)的连接处内部均为收缩的锥形腔道;/n所述混合部(201)的内侧设有搅拌叶(204),所述搅拌叶(204)通过支撑架(205)与混合部(201)的内壁连接;/n所述空气供给装置(3)包括主供气管(301)、支供气管(302)、第一控制阀(303)和出气支管(304),所述支供气管(302)将主供气管(301)与混合部(20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1),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器(1)的顶端包括若干个混合喷头(2),所述混合喷头(2)的底端与燃烧气体供气装置连通,所述混合喷头(2)的外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空气供给装置(3);
所述混合喷头(2)的中部设有混合部(201),所述混合部(201)的顶端为出气部(202),所述混合部(201)的底端为进气部(203),且出气部(202)和进气部(203)与混合部(201)的连接处内部均为收缩的锥形腔道;
所述混合部(201)的内侧设有搅拌叶(204),所述搅拌叶(204)通过支撑架(205)与混合部(201)的内壁连接;
所述空气供给装置(3)包括主供气管(301)、支供气管(302)、第一控制阀(303)和出气支管(304),所述支供气管(302)将主供气管(301)与混合部(2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部(201)的内腔为球形或椭圆形结构,所述出气部(202)的通气腔道与进气部(203)的通气腔道有效流通截面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供气管(302)的一端与设于混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风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