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7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喷油器体设有高压油进油口、第一低压油口和喷孔,喷油器体内设有柱塞、针阀和针阀复位弹簧,柱塞的压力环下部设有蓄压腔,柱塞的顶端设有控制腔,高压油进油口与蓄压腔、控制腔连通,控制腔与第一低压油口之间设有电磁阀控制机构,控制腔连通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与伺服油进油油路之间设有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喷油前期利用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对控制腔燃油压力进行补偿,使控制腔中燃油压力下降缓慢,针阀缓慢开启,实现缓喷;随后双联活塞下行,控制腔中的燃油快速卸载,压力快速卸载,加快针阀的开启,实现急喷;实现可控的“先缓后急”的靴形喷油策略。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injector with piston hydraulic compensation and super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
本技术涉及喷油器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控喷油器通过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来控制高低压油路的联通与断开,实现燃油的喷射与停止。其原理是:当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电磁力,吸合衔铁,同时球阀打开,高压燃油通过释放控制孔回油,由于下部压在喷嘴针阀压力环的燃油压力较高,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针阀杆向上运动,针阀开启,燃油经喷孔喷出,实现喷油。当电磁铁断电,衔铁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球阀关闭释放控制孔,作用在针阀杆顶端的压力与喷嘴针阀压力环的压力相当,因此针阀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关闭喷孔,喷油结束。但是,燃油的喷射效果直接受到电磁阀开关性能的影响,无法实现可控的“先缓后急”的靴形喷油规律。而且其喷射的燃油压力即高压油管中燃油的压力,雾化效果受到高压油泵输出燃油压力的影响,若柴油机在低转速时,高压油泵输出的燃油压力相对较低,因此经喷油器喷出后雾化效果变差,导致燃烧效果下降,影响柴油机的低速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该喷油器能够实现可控的先缓后急的靴型喷油喷油规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所述喷油器体设有高压油进油口、第一低压油口和喷孔,所述喷油器体内设有柱塞和固定于所述柱塞下端的针阀,所述针阀与所述喷孔配合,所述柱塞设有压力环,所述压力环与所述喷油器体之间设有针阀复位弹簧,所述压力环下部设有蓄压腔,所述蓄压腔与所述喷孔相连通,所述柱塞的顶端设有控制腔,所述高压油进油口通过蓄压腔进油油路与所述蓄压腔相连通,所述高压油进油口通过控制腔进油油路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第一低压油口之间设有第一泄油油路,所述第一泄油油路设有电磁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腔连通有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还与伺服油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与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优选地,所述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包括双联活塞和推动所述双联活塞运动的推动机构,所述双联活塞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第一环形油槽,所述第二活塞设有第二环形油槽,所述第一活塞滑动于第一活塞室内,所述第二活塞滑动于第二活塞室内,所述第一活塞室与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室与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室和所述第二活塞室之间连通有过渡油路,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与所述第一活塞室的联通口、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与所述第二活塞室的联通口、所述过渡油路、所述第一环形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油槽位置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室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第二泄油油路,所述第二活塞室一侧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低压油口,所述第二泄油油路与所述第二活塞室的联通口、所述第二环形油槽和所述第二低压油口位置相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室内设有第三低压油口。优选地,所述推动机构为压电晶体。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室内滑动设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的下部,所述平衡块与所述第一活塞室底面之间设有平衡块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活塞室设有与其连通的伺服油出油口,所述伺服油出油口与所述平衡块位置相对应,所述伺服油出油口通过伺服油出油油路分别与所述蓄压腔进油油路、所述控制腔进油油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电磁阀控制机构包括励磁线圈、电磁铁、衔铁、球阀和衔铁复位弹簧,所述电磁铁包覆于所述励磁线圈外部,所述衔铁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电磁铁和所述衔铁之间,所述衔铁和所述球阀固定连接,所述衔铁位于衔铁室内,所述球阀位于所述第一泄油油路与所述衔铁室之间,所述第一低压油口与所述衔铁室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电磁铁设有永磁体。优选地,所述喷油器体包括头部紧固螺帽、中部紧固螺帽、双联活塞缸体、电磁阀阀体、柱塞安装体和针阀阀体,从上往下,所述双联活塞缸体、所述电磁阀阀体、所述柱塞安装体和所述针阀阀体顺次抵靠在一起;所述压电晶体位于所述头部紧固螺帽内;所述双联活塞缸体位于所述头部紧固螺帽内,所述过渡油路和所述第三低压油口设于所述双联活塞缸体;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设于所述头部紧固螺帽和所述双联活塞缸体;所述电磁阀阀体与所述头部紧固螺帽和所述中部紧固螺帽螺纹连接,所述电磁铁固定于所述电磁阀阀体内,所述衔铁室由所述电磁铁和所述电磁阀阀体共同围成,所述高压油进油口、所述控制腔进油油路、所述第一低压油口和所述第一泄油油路设于所述电磁阀阀体;所述伺服油出油油路、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和所述第二泄油油路设于所述双联活塞缸体和所述电磁阀阀体;所述柱塞安装体位于所述中部紧固螺帽内,所述柱塞滑动于所述柱塞安装体内,所述控制腔位于所述柱塞安装体的上端;所述针阀阀体位于所述中部紧固螺帽内,所述针阀滑动于所述针阀阀体内,所述柱塞的下端伸入所述针阀阀体内,所述针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柱塞安装体和所述压力环,所述喷孔位于所述针阀阀体的下端,所述蓄压腔由所述压力环、所述针阀和所述针阀阀体共同围成;所述蓄压腔进油油路设于电磁阀阀体、所述柱塞安装体和针阀阀体。优选地,所述双联活塞缸体与所述电磁铁之间设有定位销;所述电磁阀阀体和所述柱塞安装体之间设有定位销;所述柱塞安装体和所述针阀阀体之间设有定位销。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喷油前期利用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对控制腔中燃油压力进行一定补偿,伺服油进入控制腔中,对控制腔压力进行补偿,使得控制腔中燃油压力下降缓慢,使得针阀缓慢开启,实现“缓”喷;随后随着双联活塞继续下行,控制腔中燃油不仅可以通过第一低压油口卸载,控制腔中燃油还可以通过第二泄油油路和第二环形油槽进入第二低压油口进行卸载,控制腔中的燃油同时通过两路低压油路卸载,使得控制腔压力快速卸载,加快了针阀的开启,实现“急”喷;通过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实现了可控的“先缓后急”的靴形喷油策略。本申请利用双联活塞的液力补偿作用,部分燃油喷射之前在第一活塞室内进行二级加压,提高了蓄压腔中的燃油压力,从而提高了喷油压力,从而解决了柴油机在低转速时喷油压力低、雾化效果差的问题,提高了柴油机的低速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喷油器不喷油时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双联活塞对控制腔进行压力补偿时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控制腔两路卸载时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电磁阀控制机构关闭时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电磁阀控制机构打开时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头部紧固螺帽;2-电磁阀控制机构;3-针阀复位弹簧;4-针阀;5-蓄压腔;6-柱塞;7-中部紧固螺帽;8-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9-伺服油进油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所述喷油器体设有高压油进油口、第一低压油口和喷孔,所述喷油器体内设有柱塞和固定于所述柱塞下端的针阀,所述针阀与所述喷孔配合,所述柱塞设有压力环,所述压力环与所述喷油器体之间设有针阀复位弹簧,所述压力环下部设有蓄压腔,所述蓄压腔与所述喷孔相连通,所述柱塞的顶端设有控制腔,所述高压油进油口通过蓄压腔进油油路与所述蓄压腔相连通,所述高压油进油口通过控制腔进油油路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第一低压油口之间设有第一泄油油路,所述第一泄油油路设有电磁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控制腔连通有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还与伺服油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与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所述喷油器体设有高压油进油口、第一低压油口和喷孔,所述喷油器体内设有柱塞和固定于所述柱塞下端的针阀,所述针阀与所述喷孔配合,所述柱塞设有压力环,所述压力环与所述喷油器体之间设有针阀复位弹簧,所述压力环下部设有蓄压腔,所述蓄压腔与所述喷孔相连通,所述柱塞的顶端设有控制腔,所述高压油进油口通过蓄压腔进油油路与所述蓄压腔相连通,所述高压油进油口通过控制腔进油油路与所述控制腔相连通,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第一低压油口之间设有第一泄油油路,所述第一泄油油路设有电磁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腔连通有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还与伺服油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与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之间设有控制两者通断的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液力补偿装置包括双联活塞和推动所述双联活塞运动的推动机构,所述双联活塞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第一环形油槽,所述第二活塞设有第二环形油槽,所述第一活塞滑动于第一活塞室内,所述第二活塞滑动于第二活塞室内,所述第一活塞室与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室与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室和所述第二活塞室之间连通有过渡油路,所述伺服油进油油路与所述第一活塞室的联通口、所述伺服油压力补偿油路与所述第二活塞室的联通口、所述过渡油路、所述第一环形油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油槽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室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第二泄油油路,所述第二活塞室一侧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低压油口,所述第二泄油油路与所述第二活塞室的联通口、所述第二环形油槽和所述第二低压油口位置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室内设有第三低压油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压电晶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式液力补偿增压电控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室内滑动设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位于所述第一活塞的下部,所述平衡块与所述第一活塞室底面之间设有平衡块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活塞室设有与其连通的伺服油出油口,所述伺服油出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王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