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3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涉及路肩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路面、浆砌块石层、土壤层、砼压顶层以及排水管;路面靠近浆砌块石层一侧开设有进水槽,排水管靠近路面一端设置于进水槽内;排水管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固定系统;固定系统包括固定卡箍、支撑卡箍以及固定于支撑卡箍外周面的地锚壳体;地锚壳体外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内分别沿地锚壳体径向滑移设置有尖刺部;固定卡箍与支撑卡箍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的锁紧机构,尖刺部与圆形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尖刺部伸出地锚壳体的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填埋排水管时需要不断对排水管进行校正的问题,降低排水管晃动或移位的可能性。

A kind of asphalt road shou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
本技术涉及路肩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
技术介绍
目前,路肩指的是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03986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公路土路肩边部防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层上表面、基层坡面、底基层上表面、底基层坡面上的第一防渗土工布,底基层及路床上方设置有下培土层,下培土层上设置有第二防渗土工布,第二防渗土工布上设置有纵向盲沟和横向排水管。但是,铺设于这种路肩中的排水管缺少固定装置,在填埋排水管时,砂砾和土块会使排水管晃动或移位,需要不断对排水管进行校正,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其通过地锚和卡箍对排水管进行固定,降低排水管晃动或移位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包括路面,还包括嵌设于所述路面一侧的浆砌块石层、设置于所述浆砌块石层底部的土壤层、设置于所述浆砌块石层顶部的砼压顶层以及固设于所述浆砌块石层和土壤层内的排水管;所述路面靠近浆砌块石层一侧开设有进水槽,所述排水管靠近路面一端设置于进水槽内;所述排水管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的固定系统;所述固定系统包括固定卡箍、与所述固定卡箍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卡箍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卡箍外周面的地锚壳体;所述地锚壳体外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所述圆形通孔内分别沿所述地锚壳体径向滑移设置有尖刺部;所述固定卡箍与支撑卡箍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的锁紧机构,所述尖刺部与圆形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尖刺部伸出地锚壳体的推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积水流至进水槽后由排水管向外排出,支撑卡箍与固定卡箍通过锁紧机构将排水管固定于其中,将地锚壳体插入土壤层后,通过推动装置将尖刺部伸出地锚壳体,尖刺部对插入土壤层内的地锚壳体进行固定,降低填埋排水管时排水管松动或移位的可能性,使路面积水可以通过进水槽流入排水管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沿地锚壳体轴向滑移设置于地锚壳体内的支撑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撑板铰接的两个连杆,两个尖刺部的相对内侧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连杆远离支撑板一端铰接;两个尖刺部与地锚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使尖刺部沿地锚壳体径向移动的导向机构,所述支撑板与地锚壳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支撑板沿地锚壳体轴向向地锚壳体底部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向下移动支撑板,支撑板与尖刺部之间的直线距离变小,支撑板与连杆之间的夹角变大,连杆向地锚壳体外侧推动尖刺部,尖刺部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沿地锚壳体径向向外移动,便于通过移动支撑板使尖刺部伸出地锚壳体,从而通过尖刺部将地锚壳体固定于土壤层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地锚壳体内周面的导向管,所述尖刺部与导向管沿地锚壳体径向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管对尖刺部具有导向作用,从而降低尖刺部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地锚壳体底部的螺杆,所述支撑板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与支撑卡箍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转动后,支撑板由于两侧的连杆限位无法发生转动,因此支撑板沿螺杆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支撑板与尖刺部的直线距离变短,连杆向地锚壳体外侧推动尖刺部,便于通过螺杆驱动支撑板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螺杆顶端的支撑轴、固定于所述支撑轴顶端的主动圆盘、开设于支撑卡箍外周面的圆形槽以及开设于支撑卡箍侧面的条形通孔,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于圆形槽内,所述主动圆盘转动安装于条形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主动圆盘,主动圆盘带动支撑轴在圆形槽内转动,支撑轴进一步带动螺杆转动,通过转动主动圆盘驱动螺杆转动,便于驱动支撑板的上下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顶端固定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外周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靠近支撑卡箍一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支撑卡箍一端固定有按压件,所述地锚壳体外周面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内沿地锚壳体径向滑移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按压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按压件向靠近支撑卡箍一侧移动的配合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插入插槽内并与按压件接触时,插块通过配合组件向支撑圆箍一侧抵压按压件,并继续向插槽内侧移动,通过插块和插槽的插接阻止圆形板转动,并进一步阻止螺杆转动,通过对螺杆进行固定,从而对伸出地锚壳体的尖刺部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插块与按压件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与按压件抵接后,使按压件向与插块相背的方向移动,便于对插入插槽内的插块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相对固定于所述支撑卡箍端部的两个下连接耳以及相对固定于所述固定卡箍端部的两个上连接耳,所述下连接耳和上连接耳通过螺栓螺母螺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螺母螺接将支撑卡箍与固定卡箍固定连接,使排水管固定于支撑卡箍和固定卡箍内,便于对排水管进行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排水管设置于支撑卡箍和固定卡箍内,并通过螺栓螺母螺接的方式对排水管进行固定,便于支撑卡箍和固定卡箍的拆卸和安装;2.将地锚壳体伸入土壤层后伸出尖刺部对地锚壳体进行固定,便于将排水管固定于土壤层内;3.通过插块和插槽插接的方式对螺杆进行固定,防止尖刺部收缩回地锚壳体内,便于提高尖刺部对地锚壳体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凸显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凸显地锚壳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凸显驱动机构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凸显地锚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面;11、进水槽;12、浆砌块石层;13、土壤层;14、砼压顶层;2、排水管;3、固定系统;31、固定卡箍;32、支撑卡箍;33、地锚壳体;34、圆形通孔;35、尖刺部;36、锁紧机构;361、下连接耳;362、上连接耳;4、推动装置;41、支撑板;42、连杆;43、导向机构;431、导向管;44、驱动机构;441、螺杆;442、转动组件;4421、支撑轴;4422、主动圆盘;4423、圆形槽;4424、条形通孔;443、圆形板;444、插槽;445、弹簧;446、按压件;447、方形通孔;448、插块;449、配合组件;4491、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包括路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设于所述路面(1)一侧的浆砌块石层(12)、设置于所述浆砌块石层(12)底部的土壤层(13)、设置于所述浆砌块石层(12)顶部的砼压顶层(14)以及固设于所述浆砌块石层(12)和土壤层(13)内的排水管(2);/n所述路面(1)靠近浆砌块石层(12)一侧开设有进水槽(11),所述排水管(2)靠近路面(1)一端设置于进水槽(11)内;/n所述排水管(2)与土壤层(13)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2)的固定系统(3);所述固定系统(3)包括固定卡箍(31)、与所述固定卡箍(31)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卡箍(32)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卡箍(32)外周面的地锚壳体(33);所述地锚壳体(33)外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34),两个所述圆形通孔(34)内分别沿所述地锚壳体(33)径向滑移设置有尖刺部(35);/n所述固定卡箍(31)与支撑卡箍(3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2)的锁紧机构(36),所述尖刺部(35)与圆形槽(4423)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尖刺部(35)伸出地锚壳体(33)的推动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包括路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设于所述路面(1)一侧的浆砌块石层(12)、设置于所述浆砌块石层(12)底部的土壤层(13)、设置于所述浆砌块石层(12)顶部的砼压顶层(14)以及固设于所述浆砌块石层(12)和土壤层(13)内的排水管(2);
所述路面(1)靠近浆砌块石层(12)一侧开设有进水槽(11),所述排水管(2)靠近路面(1)一端设置于进水槽(11)内;
所述排水管(2)与土壤层(13)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2)的固定系统(3);所述固定系统(3)包括固定卡箍(31)、与所述固定卡箍(31)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卡箍(32)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卡箍(32)外周面的地锚壳体(33);所述地锚壳体(33)外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34),两个所述圆形通孔(34)内分别沿所述地锚壳体(33)径向滑移设置有尖刺部(35);
所述固定卡箍(31)与支撑卡箍(3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水管(2)的锁紧机构(36),所述尖刺部(35)与圆形槽(4423)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尖刺部(35)伸出地锚壳体(33)的推动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沿地锚壳体(33)轴向滑移设置于地锚壳体(33)内的支撑板(41)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撑板(41)铰接的两个连杆(42),两个尖刺部(35)的相对内侧分别一一对应的与两个连杆(42)远离支撑板(41)一端铰接;两个尖刺部(35)与地锚壳体(33)之间分别设置有使尖刺部(35)沿地锚壳体(33)径向移动的导向机构(43),所述支撑板(41)与地锚壳体(33)之间设置有驱动支撑板(41)沿地锚壳体(33)轴向向地锚壳体(33)底部移动的驱动机构(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道路用路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机构(43)包括固定于地锚壳体(33)内周面的导向管(431),所述尖刺部(35)与导向管(431)沿地锚壳体(33)径向滑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焜余超张鹏飞秦全响韦洪让侯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圣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