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129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具体涉及钢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表面粘接有调高垫板,所述调高垫板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垫板,所述地板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套管,所述第一预埋套管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旋道钉,所述地板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套管,所述第二预埋套管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旋道钉,所述第一螺旋道钉的顶端表面粘接有平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密封板,使得该装置长时间固定在室外,遭受雨水的侵蚀,浸泡时,密封板能够阻止雨水进入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内部,避免了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表面生锈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避免了该装置由于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表面生锈。

A fastene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轨固定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钢轨扣件联结钢轨与轨枕的中间零件,不同类型的轨枕和有碴、无碴轨道使用的扣件不同,木枕扣件,包括普通道钉和铁垫板,混凝土轨枕扣件,有扣板式、拱形弹片式和弹条式等类型扣件,最常用的为弹条式扣件,有弹条I型、n型和m型扣件,弹条I型与n型零件通用,只是后者用更好的材料制成,螺纹道钉用硫磺水泥浆锚固在轨枕的预留孔中,具有很高的抗拔力,用螺母拧紧螺纹道钉,用扭矩来衡量螺母拧紧的程度,弹条是用来弹性地扣压钢轨。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1)、现有装置在固定钢轨时,由于螺旋道钉与预埋套管之间的空隙没有密封装置,使得现有装置在户外长时间固定钢轨时,免不了外界的雨水冲刷,浸泡,螺旋道钉与预埋套管若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表面会产生大量的铁锈,使得现有装置会失去固定钢轨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与意外,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安全性。(2)、现有装置在固定钢轨时,由于雨水浸泡了螺旋道钉与预埋套管,使得螺旋道钉与预埋套管的表面会产生大量的铁锈,螺旋道钉与预埋套管锈蚀粘黏在一起,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在操作人员后续对钢轨的检修与更换老化、磨损严重的零部件时,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较大,不利于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成本。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不易生锈的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密封板,使得该装置长时间固定在室外,遭受雨水的侵蚀,浸泡时,密封板能够阻止雨水进入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内部,避免了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表面生锈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避免了该装置由于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表面生锈,通过设置使得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表面能够避免被雨水侵蚀、生锈、腐烂,使得操作人员在检修该装置时,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降低了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损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的表面粘接有调高垫板,所述调高垫板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垫板,所述地板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套管,所述第一预埋套管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旋道钉,所述地板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套管,所述第二预埋套管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旋道钉,所述第一螺旋道钉的顶端表面粘接有平垫圈,所述第一螺旋道钉的底端表面摩擦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第一预埋套管的顶端焊接有第一轨距挡板,所述第一轨距挡板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所述第二预埋套管的顶端焊接有第二轨距挡板,所述第二轨距挡板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调高垫板的材质为树脂质构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垫板的位于钢轨的正下方,所述橡胶垫板的厚度值范围为三厘米至四厘米。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埋套管与第二预埋套管的内部表面开设有螺纹,且第一预埋套管与第二预埋套管的结构相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旋道钉依次贯穿平垫圈和密封板和第一轨距挡板与第一预埋套管螺纹安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材质为合金质构件,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板与第一螺旋道钉的表面和第一预埋套管的顶面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轨距挡板的左侧与钢轨的表面顶端摩擦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封板,使得该装置长时间固定在室外,遭受雨水的侵蚀,浸泡时,密封板能够阻止雨水进入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内部,避免了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表面生锈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避免了该装置由于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表面生锈,而导致的该装置固定效果的削弱,降低了该装置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封板,使得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表面能够避免被雨水侵蚀、生锈、腐烂,使得操作人员在检修该装置时,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降低了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损耗,增加预埋套管与螺旋道钉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操作人员检修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高垫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地板;2、调高垫板;3、橡胶垫板;4、第一预埋套管;5、第一螺旋道钉;6、平垫圈;7、密封板;8、第一轨距挡板;9、第一固定装置;10、第二预埋套管;11、第二螺旋道钉;12、第二轨距挡板;13、第二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包括地板1,地板1的表面粘接有调高垫板2,调高垫板2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垫板3,地板1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套管4,第一预埋套管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旋道钉5,地板1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套管10,第二预埋套管10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旋道钉11,第一螺旋道钉5的顶端表面粘接有平垫圈6,第一螺旋道钉5的底端表面摩擦连接有密封板7,第一预埋套管4的顶端焊接有第一轨距挡板8,第一轨距挡板8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9,第二预埋套管10的顶端焊接有第二轨距挡板12,第二轨距挡板12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3,所述调高垫板2的材质为树脂质构件,所述橡胶垫板3的位于钢轨的正下方,所述橡胶垫板3的厚度值范围为三厘米至四厘米,所述第一螺旋道钉5依次贯穿平垫圈6和密封板7和第一轨距挡板8与第一预埋套管4螺纹安装,所述密封板7与第一螺旋道钉5的表面和第一预埋套管4的顶面紧紧贴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轨距挡板8的左侧与钢轨的表面顶端摩擦连接。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第一预埋套管4与第二预埋套管10的内部表面开设有螺纹,且第一预埋套管4与第二预埋套管10的结构相同。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第一预埋套管4与第二预埋套管10的结构相同,使得该装置在检修更换老化的零件时,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第一固定装置9和第二固定装置13的材质为合金质构件,第一固定装置9和第二固定装置13的结构相同。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第一固定装置9与第二固定装置13的结构相同,使得操作人员在更换第一固定装置9与第二固定装置13时,操作人员仅需要准备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包括地板(1),所述地板(1)的表面粘接有调高垫板(2),所述调高垫板(2)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垫板(3),所述地板(1)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套管(4),所述第一预埋套管(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旋道钉(5),所述地板(1)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套管(10),所述第二预埋套管(10)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旋道钉(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道钉(5)的顶端表面粘接有平垫圈(6),所述第一螺旋道钉(5)的底端表面摩擦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第一预埋套管(4)的顶端焊接有第一轨距挡板(8),所述第一轨距挡板(8)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9),所述第二预埋套管(10)的顶端焊接有第二轨距挡板(12),所述第二轨距挡板(12)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包括地板(1),所述地板(1)的表面粘接有调高垫板(2),所述调高垫板(2)的顶端粘接有橡胶垫板(3),所述地板(1)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预埋套管(4),所述第一预埋套管(4)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一螺旋道钉(5),所述地板(1)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预埋套管(10),所述第二预埋套管(10)的内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旋道钉(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道钉(5)的顶端表面粘接有平垫圈(6),所述第一螺旋道钉(5)的底端表面摩擦连接有密封板(7),所述第一预埋套管(4)的顶端焊接有第一轨距挡板(8),所述第一轨距挡板(8)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一固定装置(9),所述第二预埋套管(10)的顶端焊接有第二轨距挡板(12),所述第二轨距挡板(12)的顶端摩擦连接有第二固定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垫板(2)的材质为树脂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的扣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板(3)的位于钢轨的正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良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