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93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与所述施工电梯的轿厢相连接,包括:压型钢板,其与所述轿厢通过合页铰接,使所述压型钢板可绕所述合页翻转从而实现所述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的桥接;平行且间隔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下方的方管;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上方两侧的防护栏杆,其中,所述防护栏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轿厢的宽度,从而使所述压型钢板完全上拉时,所述防护栏杆收回至所述轿厢内。弹性牵引绳,其一端与所述轿厢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型钢板远离所述轿厢的一侧,且所述压型钢板与建筑物桥接时,所述弹性牵引绳处于伸展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实用性强,相对现有施工技术施工方便,减小施工成本。

A turnover plate of construction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组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迅速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保障进出施工楼层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电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施工电梯与建筑主体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施工方法通过搭设钢管架体平台,通过平台与建筑主体连接从而形成人员和设备进出的通道。但平台的搭设需要专业的钢管架工人,并且需要大量的钢管、扣件和脚手板等材料,架体搭设也存在安全风险。工程结束后还需耗费人力拆除架体,造成材料资源的浪费。特别地,越来越多的施工电梯采用无架体施工防护。在使用全钢型附着式脚手架的工程中,这种架体平台的搭设既不美观,且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与所述施工电梯的轿厢相连接,包括:压型钢板,其与所述轿厢通过合页铰接,使所述压型钢板可绕所述合页翻转从而实现所述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的桥接;平行且间隔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下方的方管;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上方两侧的防护栏杆,其中,所述防护栏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轿厢的宽度,从而使所述压型钢板完全上拉时,所述防护栏杆收回至所述轿厢内;弹性牵引绳,其一端与所述轿厢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型钢板远离所述轿厢的一侧,且所述压型钢板与建筑物桥接时,所述弹性牵引绳处于伸展状态。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踢脚板,其对称设置于所述防护栏杆内侧。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压型钢板上设置有弯钩,其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牵引绳。一种施工电梯,包括上述的翻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施工电梯与建筑结构之间配置压型钢板,通过合页铰链使压型钢板做翻板使用,实现施工电梯与建筑结构的桥接;本技术设计新颖、实用性强,相对现有施工技术施工方便,减小施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俯视图。图中:1.方管2.压型钢板3.弹性牵引绳4.防护栏杆5.踢脚板6.合页7.轿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与所述施工电梯的轿厢7相连接,包括:压型钢板2,其与所述轿厢7通过合页6铰接,使所述压型钢板2可绕所述合页6翻转从而实现所述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的桥接;平行且间隔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2下方的方管1;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2上方两侧的防护栏杆4,其中,所述防护栏杆4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轿厢7的宽度,从而使所述压型钢板2完全上拉时,所述防护栏杆4收回至所述轿厢7内;弹性牵引绳3,其一端与所述轿厢7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型钢板2远离所述轿厢7的一侧,且所述压型钢板2与建筑物桥接时,所述弹性牵引绳3处于伸展状态。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踢脚板5,其对称设置于所述防护栏杆4内侧。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压型钢板2上设置有弯钩(图中未示出),其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牵引绳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是这样实现的:在施工电梯与建筑结构之间配置压型钢板2,通过合页6使压型钢板2做翻板使用,使用方便且操作简单,更增加两边拉结弹性牵引绳3来辅助压型钢板2的操作,更加省力简单,同时可做压型钢板2下翻时的受力支撑到达安全稳定效果。在压型钢板2两侧焊接防护栏杆4,起到施工通道的防护作用,保障施工通道的施工通行安全,同时也是压型钢板2回收到施工电梯时的支撑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与所述施工电梯的轿厢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型钢板,其与所述轿厢通过合页铰接,使所述压型钢板可绕所述合页翻转从而实现所述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的桥接;/n平行且间隔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下方的方管;/n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上方两侧的防护栏杆,其中,所述防护栏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轿厢的宽度,从而使所述压型钢板完全上拉时,所述防护栏杆收回至所述轿厢内;/n弹性牵引绳,其一端与所述轿厢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型钢板远离所述轿厢的一侧,且所述压型钢板与建筑物桥接时,所述弹性牵引绳处于伸展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电梯的翻板,与所述施工电梯的轿厢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型钢板,其与所述轿厢通过合页铰接,使所述压型钢板可绕所述合页翻转从而实现所述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的桥接;
平行且间隔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下方的方管;
固设于所述压型钢板上方两侧的防护栏杆,其中,所述防护栏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轿厢的宽度,从而使所述压型钢板完全上拉时,所述防护栏杆收回至所述轿厢内;
弹性牵引绳,其一端与所述轿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华陈永烨陈浠宋健榕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