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仪表的表牌,所述表牌上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有透光渐变层,所述透光渐变层的透光度按照一定方式逐渐变大和/或变小。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仪表,包括所述的车辆仪表的表牌。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辆仪表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的透光渐变层,喷墨打印的点更为细腻,不受传统丝网印刷网目数的限制,避免了堵网问题,使得该透光渐变层的透光度变化更为均匀和连续,能够满足用户对车辆仪表视觉效果的要求,且易于生产。
Vehicle instruments and their plates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仪表及其表牌以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仪表及其表牌以及使用该车辆仪表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仪表是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装置,是驾驶员与车辆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界面。随着用户对车辆仪表显示区域和与其相邻的屏幕显示区域的显示风格一致性和视觉整体性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体现更强的科技感,光晕效果被愈加广泛的应用到屏幕显示和仪表显示。现有的车辆仪表刻度盘主要包括显示指示信息的表牌以及提供背光的LED,如图1(a)所示的现有车辆仪表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和图1(b)所示的具有图1(a)中显示效果的车辆仪表的表牌沿X-X’的切面的油墨图层示意图,表牌通常为平面结构,光晕效果显示于表牌的透光区域(例如,光晕沿方向Y由亮变暗)。为体现光晕的渐变效果,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油墨层9印刷在表牌上,按照所要求的光晕的渐变效果,通过对丝网印刷中所使用的丝网网点的大小来控制油墨层9的透光孔91的大小进而控制该网点所在区域的透光度、通过透光度的变化实现视觉上光晕的渐变效果,如图1(b)所示,光晕沿方向Y由亮变暗,即油墨层9的透光度沿方向Y由大变小,相应的,油墨层9的透光孔91则沿方向Y由大变小,如图所示,透光孔912的尺寸大于透光孔911的尺寸,相应的,在印刷该油墨层9时,所使用的丝网的网点也随最终显示效果由亮变暗的要求而由大变小。但从丝网印刷工艺的局限可知,丝网印刷的网点大小受网目数的影响,即透光孔91的大小需由印刷中所使用丝网的网点大小控制,网点越小则该区对应的丝网的网目数越多,在光晕的暗区由于透光孔变小,则印刷油墨层时对应该区的丝网的网目数就多,导致印刷过程中容易堵网,无法批量;而光晕的亮区内透光孔变大,即印刷油墨层时对应该区的丝网的网目数少,虽然堵网的几率变小,但由于印刷的网点越大,印刷至表牌上的油墨层的透光孔边界就越容易被肉眼识别,如图1(a)所示,所呈现的光晕渐变的过程中显示出了透光孔的边界,相邻透光区域间的效果差异明显,光晕渐变区域出现点阵、光晕渐变的连续性差,最终影响仪表显示效果和屏幕显示效果的一致性。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改进车辆仪表表牌显示区域油墨层结构来实现更连续的光晕渐变效果,同时易于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仪表的表牌,所述表牌上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有透光渐变层,所述透光渐变层的透光度按照一定方式逐渐变大和/或变小。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仪表,包括所述的车辆仪表的表牌。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辆仪表组件。根据本技术,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的透光渐变层,喷墨打印的点更为细腻,不受传统丝网印刷网目数的限制,避免了堵网问题,使得该透光渐变层的透光度变化更为均匀和连续,能够满足用户对车辆仪表视觉效果的要求,且易于生产。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同样的元件。其中:图1(a)示出了现有车辆仪表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1(b)示出了具有图1(a)中显示效果的车辆仪表的表牌沿X-X’的切面的油墨图层示意图;图2(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车辆仪表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2(b)示出了具有图2(a)中显示效果的车辆仪表的表牌沿A-A’的切面的油墨图层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的透光渐变层的渐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请参阅图2(a)所示出的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车辆仪表的显示效果示意图以及图2(b)所示出的具有图2(a)中显示效果的车辆仪表的表牌的油墨图层示意图,所述车辆仪表的表牌100的片基10上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有透光渐变层3,所述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按照一定方式逐渐变大和/或变小,例如在图2(b)所示的本实施例的表牌示意图中,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沿方向D逐渐变化。具体地,例如,如图2(b)所示,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沿方向D逐渐变小,使得透过透光渐变层3而由人眼观察到的光线L的亮度在方向D上逐渐变弱,整体使得在涂覆有透光渐变层3的表牌100的显示区域内,在方向D上呈现出光亮度逐渐变弱的视觉效果。需说明的是,在图2(b)中通过疏密不同的点的分布来示意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的变化,即以密度大的点阵示意该区域内透光度相对较小、以密度小的点阵示意该区域内透光度相对较大,图2(b)中透光渐变层3的点阵密度仅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起示意作用,而并不当然代表该区域内的油墨密度等。由于采用喷墨打印方式形成透光渐变层3,喷墨打印的点更为细腻,不受传统丝网印刷网目数的限制,避免了堵网问题,使得该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变化更为均匀和连续,从而能够呈现出如图2(a)所示的光晕视觉效果,相较于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中所呈现的出现点阵的不连续的光晕效果,更能够满足用户对车辆仪表视觉效果的要求,且更易于生产。请继续参阅图2(b),所述表牌100还包括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形成的第一透光层1和第二透光层2,所述第一透光层1形成于所述片基10与所述透光渐变层3之间,所述透光渐变层3形成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和第二透光层2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透光层2是透光白色油墨层。第一透光层1以丝网印刷方式涂覆于片基10表面,丝网印刷的油墨层在片基10表面的附着力较强,因此第一透光层1能够牢固的附着于片基10的表面,而以喷墨打印方式形成的喷墨涂层与丝网印刷层之间的附着力也较强,使得透光渐变层3可以牢固附着在第一透光层1上而最终牢固地附着于表牌上,相较于通过其他方式(如不对片基进行增加涂层的表面处理而直接喷墨打印涂层),更加能够满足车辆仪表的要求(例如更好的通过百格测试),并且生产中更为简易和稳定;而第二透光层2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形成于透光渐变层3上,同理,丝网印刷的第二透光层2在喷墨打印的透光渐变层3上的附着力也较强,第二透光层2用于保护透光渐变层3。第一透光层1和第二透光层2并不需承担改变透光度的功能,因此在印刷第一透光层1和第二透光层2过程中所使用丝网的网目数在所需的显示区域内是均匀的,即网点大小是均匀的,既可避免因网点过小而发生堵网,也可避免因网点变大而影响视觉效果。优选地,第二透光层2是透光白色油墨层,白色油墨层能够将非显示区域所接收到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支架(未图示)、经由导光支架再反射至显示区域,提高光源的光线的利用率。车辆仪表的表牌、导光支架、光源等部件的结构及位置关系系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的内容,在此不赘述。为了配合屏幕显示可能有的不同视觉效果,例如,在仅需要通过透光渐变层3控制所需显示区域的透光度时,所述透光渐变层3是由黑色油墨在所述表牌上经喷墨打印而成的透光渐变黑色油墨层,如图3所示,所述渐变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仪表的表牌(100),包括片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基(10)上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有透光渐变层(3),所述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逐渐变大和/或变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仪表的表牌(100),包括片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基(10)上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有透光渐变层(3),所述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逐渐变大和/或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的表牌(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牌(100)还包括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形成的第一透光层(1)和第二透光层(2),所述第一透光层(1)形成于所述片基(10)与所述透光渐变层(3)之间,所述透光渐变层(3)形成于所述第一透光层(1)和第二透光层(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的表牌(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按照线性渐变方式沿所述表牌(100)的表面逐渐变大和/或变小,和/或所述透光渐变层(3)的透光度按照放射性渐变方式沿所述表牌(100)的表面逐渐变大和/或变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的表牌(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渐变层(3)是由黑色油墨在所述表牌(100)上经喷墨打印而成的透光渐变黑色油墨层,所述透光度渐变由所述黑色油墨层的灰度渐变所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的表牌(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渐变层(3)是由单彩色油墨在所述表牌(100)上经喷墨打印而成的透光渐变单彩色油墨层,所述透光度渐变由所述单彩色油墨层的色彩逐渐加深和/或逐渐变浅所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明鑫,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汽车多媒体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