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相调光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49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22
切相调光电路包括交流电源,顺序串联接入交流电源的光源负载、充电单元和电容,以及开关单元。充电单元配置为接收PWM控制信号,并根据PWM控制信号导通以对电容进行充电,使电容两端的电压根据充电单元的导通而变化。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光源负载与充电单元之间的连接点,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充电单元和电容之间的连接点,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电容与交流电源之间的连接点,开关单元配置为当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阈值电压时导通,以使光源负载、交流电源以及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端间形成回路,从而实现对光源负载的调光。用户可以通过控制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就可以改变电容被充电达到开关单元导通的阈值电压的时间,实现光源负载的亮度调节。

Tangent dimm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相调光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切相调光电路。
技术介绍
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常常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求去调整灯的亮度。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可以改变灯具亮度的电路,如图1所示,这种电路具有用于提供交流电压的交流供电电源,顺序串联接入交流供电电源的灯、滑动变阻器、电阻与电容器,这种电路还具有二端交流器件和双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的第一阳极连接在灯与滑动变阻器之间,双向晶闸管的第二阳极连接在交流供电电源与电容器之间,二端交流器件的一端连接在电阻与电容器之间,二端交流器件的另一端连接双向晶闸管的门极,二端交流器件会根据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导通,从而触发双向晶闸管导通。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电容器达到二端交流器件的导通电压所用的充电时间也会变化,从而使得双向晶闸管可以在不同的相位导通,进而改变灯的亮度。然而,这种电路只能通过用户手动地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节灯亮度,不仅操作复杂、精度较差,也不能进行联网调节和远程操作等,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切相调光电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源负载的亮度可远程调节的切相调光电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少这种电路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相调光电路,包括用于提供交流电压的交流电源,顺序串联接入所述交流电源的光源负载、充电单元和电容,以及开关单元;所述充电单元配置为接收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导通以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使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根据所述充电单元的导通而变化;所述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源负载与所述充电单元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电容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交流电源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配置为当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阈值电压时导通,以使所述光源负载、所述交流电源以及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端间形成回路,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负载的调光。可选地,所述PWM控制信号包括第一PWM分控制信号和第二PWM分控制信号;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一充电子单元,配置为在所述交流电压的一个半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PWM分控制信号导通以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以及第二充电子单元,与所述第一充电子单元并联,配置为在所述交流电压的另一个半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PWM分控制信号导通以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子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的栅极用于获取所述第一PWM分控制信号,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光源负载,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子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电容连接,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子单元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之间。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子单元包括:第二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用于获取所述第二PWM分控制信号,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光源负载,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容。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子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所述电容,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容。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子单元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PWM分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PWM分控制信号为同一控制信号或不同控制信号。可选地,所述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与所述PWM控制信号的频率的比值为0.0005至0.006。可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双向可控硅,其第一阳极连接所述光源负载与所述充电单元之间,其第二阳极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交流电源之间;以及双向触发二极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电容之间,另一端连接所述双向可控硅的门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相调光电路,切相调光电路包括用于提供交流电压的交流电源,顺序串联接入交流电源的光源负载、充电单元和电容,以及开关单元。充电单元配置为接收PWM控制信号,并根据PWM控制信号导通以对电容进行充电,使电容两端的电压根据充电单元的导通而变化。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光源负载与充电单元之间的连接点,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充电单元和电容之间的连接点,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电容与交流电源之间的连接点,开关单元配置为当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阈值电压时导通,以使光源负载、交流电源以及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端间形成回路,从而实现对光源负载的调光。用户可以通过控制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就可以改变充电单元的导通占空比来改变电容被充电达到开关单元导通的阈值电压的时间,从而可以控制双向触发二极管在不同的相位导通,进而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使得光源负载在交流电压的单个周期内工作时间可调,实现光源负载的亮度调节。由于PWM控制信号可远程提供(如由远程通讯控制电路提供),可以进行联网调节和远程操作,以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并且,这种切相调光电路操作简单,便于用户精确调整光源负载的亮度。进一步地,第一充电子单元通过第一NMOS管的栅极获取第一PWM分控制信号,第二充电子单元通过第二NMOS管的栅极获取第二PWM分控制信号。由于NMOS管相比于PMOS管(PMOS即positivechannelMetalOxideSemiconductor,PMOS管即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因此,使得这种切相调光电路的成本较低。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可调节灯具亮度的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切相调光电路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切相调光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切相调光电路接收第一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时的相关波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切相调光电路接收第二占空比的PWM控制信号时的相关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现有技术中可调节灯120亮度的电路10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这种电路10具有用于提供交流电压的交流供电电源110,顺序串联接入交流供电电源110的灯120、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相调光电路,包括用于提供交流电压的交流电源,顺序串联接入所述交流电源的光源负载、充电单元和电容,以及开关单元;/n所述充电单元配置为接收PWM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导通以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使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根据所述充电单元的导通而变化;/n所述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源负载与所述充电单元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电容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交流电源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配置为当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阈值电压时导通,以使所述光源负载、所述交流电源以及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端间形成回路,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负载的调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相调光电路,包括用于提供交流电压的交流电源,顺序串联接入所述交流电源的光源负载、充电单元和电容,以及开关单元;
所述充电单元配置为接收PWM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PWM控制信号导通以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使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根据所述充电单元的导通而变化;
所述开关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光源负载与所述充电单元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电容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交流电源之间的连接点,所述开关单元配置为当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阈值电压时导通,以使所述光源负载、所述交流电源以及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端间形成回路,从而实现对所述光源负载的调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相调光电路,其中所述PWM控制信号包括第一PWM分控制信号和第二PWM分控制信号;
所述充电单元包括:
第一充电子单元,配置为在所述交流电压的一个半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一PWM分控制信号导通以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以及
第二充电子单元,与所述第一充电子单元并联,配置为在所述交流电压的另一个半周期内根据所述第二PWM分控制信号导通以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相调光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子单元包括:
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用于获取所述第一PWM分控制信号,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光源负载,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相调光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子单元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松朱元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