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45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响结构,包括音箱,音箱内设有扬声器单元,扬声器单元安装在音箱的下面板,还包括:位于扬声器单元下方的散射壳体,连接于散射壳体下方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连接音箱和支撑结构的连接件;散射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散射壳体与支撑结构之间围合形成一腔体,腔体通过至少一个通孔与外界连通,腔体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一起构成共振吸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音响结构,将传统的反射锥,改进为带通孔的散射壳体,且散射壳体与下方的支撑结构之间围合形成腔体,从而构成共振吸声结构,这种设计集声音扩散和吸声结构于一体,既拓宽了声频响的高频段,又吸收了某些频率过多的能量,使得声频响更加平坦,从而提升音质。

A soun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响
,具体涉及一种音响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大多数的音响设计构造中,扬声器单元11是安装在音箱12的前面板,直接向空气中辐射声音。扬声器单元11是电声转换换能器,音箱12是为了保证足量低音的输出,音箱放置在桌面13上。此时扬声器单元11辐射的声音没有经过周边结构的反射影响,避免了额外的声染色,保证了较好的音质。有时候因为特殊需要,比如外观或者结构要求不希望在外观上看到扬声器单元,此时扬声器单元不是直接向空气辐射,而是经过了周边结构件的反射。如图2和图3所示,最典型的设计是扬声器单元21是安装在音箱22的下面板,扬声器单元21向下辐射,声音被辐射至反射结构。此时的反射结构可能是如图2所示的桌面23,或者是如图3所示的音箱22的部分支撑组件24等。但是,这种反射结构经常是平面设计,结构简单,或者由于扬声器单元的指向性原因对系统的声频响有很大的影响,对声音有较大的染色,从而恶化音质。如图4所示,为了改善声频响,一种做法是在正对于箱体32内的扬声器单元31的锥盆的下方一定距离,添加一个圆锥形的刚性的反射锥33,通过反射锥33的不规则反射扩散不同频率的声音辐射,尤其是对高频部分可以较多的扩散,达到改善声频响的目的。如图5所示,是增加反射锥前后的声频响对比示意图,图中的纵坐标是声压级,横坐标是声音频率。可以看到,声频响的高频段得到了一定的延展。但是,由于刚性反射锥的反射对于不同频率声音分量的影响不同,导致最终声频响不平坦和主观音质的染色。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响结构,用于进一步改善声频响,提升音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音响结构,包括音箱,所述音箱内设有扬声器单元,所述扬声器单元安装在所述音箱的下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扬声器单元下方的散射壳体,连接于所述散射壳体下方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音箱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件;所述散射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散射壳体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围合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腔体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一起构成共振吸声结构。可选的,所述散射壳体与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振膜之间的距离在3mm到30mm之间。可选的,所述散射壳体为球面状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可选的,所述腔体是形成在所述散射壳体和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之间的半球形腔体。可选的,所述腔体内填充有吸音棉。可选的,所述吸音棉在所述腔体内的体积占比在50%到70%之间。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固定杆,所述音箱通过所述多个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方。可选的,所述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音响结构的频响曲线的最大峰值的频率相同或接近,用于通过吸收该最大峰值的声音成分来降低该最大峰值,使频响曲线更加平坦。可选的,所述散射壳体的厚度在2.5mm到3.0mm之间,所述通孔的数量在30个到60个之间,所述通孔的直径在1mm到2mm之间。可选的,所述腔体的体积在2ml到4ml之间。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音响结构,将传统的反射锥,改进为带通孔的散射壳体,且散射壳体与下方的支撑结构之间围合形成腔体,从而构成共振吸声结构,该共振吸声结构可以吸收特定频率的过多的声压分量,以降低声音频率响应曲线的峰值。从而,本专利技术的这种设计集声音扩散及吸声结构于一体,既拓宽了声频响的高频段,又吸收了某些频率过多的能量,使得声频响更加平坦,从而提升音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一种扬声器单元安装在音箱前面板的音响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一种扬声器单元安装在音箱下面板的音响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另一种扬声器单元安装在音箱下面板的音响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一种扬声器单元安装在音箱下面板且带反射锥的音响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增加反射锥减后的音响结构的的声频响对比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响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响结构的共振吸声结构的等效类比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音响结构的声频响改善效果对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图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音响结构60,包括音箱61述音箱61内设有扬声器单元62,扬声器单元62安装在所述音箱61的下面板;该音响结构60还包括:位于扬声器单元62下方的散射壳体63,连接于散射壳体63下方的支撑结构64,以及用于连接音箱61和支撑结构64的连接件65。特别的,散射壳体6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散射壳体63与支撑结构64之间围合形成一腔体66,腔体66通过至少一个通孔与外界连通,腔体66与至少一个通孔一起构成能够吸收特定频率声音的共振吸声结构。本实施例中,音箱61可以是常规音箱,例如木质或塑料或金属材质的音箱。扬声器单元62可以是常规喇叭,例如动圈式喇叭。音箱61的下面板上开设圆孔,扬声器单元62的振膜朝下安装在圆孔处,通过圆孔向下方发出声音。圆孔处可覆盖有防尘网。本实施例中,音箱61通过连接件65安装在支撑结构64上方。可选的,所述连接件65可以包括多个固定杆,所述音箱61可通过所述多个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64上方。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64一方面用来支撑上方的音箱61和散射壳体63等部件,一方面用来连接固定在其他装置上。可选的,该支撑结构64例如可以是圆柱体或立方体等形式,其下表面或侧面等可以设有螺纹安装孔或其它链结构件,其材质例如可选择塑料、金属、木材以及其它材料。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较好的散射、吸声效果,所述散射壳体63可以是球面状壳体,尤其是与扬声器单元62的振膜的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球面状壳体。可选的,至少所述散射壳体63的顶点处为球面状,不具有尖锐的顶点,且至少在顶点处设有通孔。但需要理解,本文中,所述散射壳体63并不限于采用球面状,也可以是采用圆锥形或者其它形状。所述散射壳体63的材质例如可以选择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等,本文不予限制。所述散射壳体63可通过胶水粘结等方式固定在支撑结构64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当所述支撑结构64的上表面为平面,且所述散射壳体63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64的上表面为球面状壳体,则所述腔体66是形成在所述散射壳体63和所述支撑结构64的上表面之间的半球形腔体,半球形腔体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本实施例中,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响结构,包括音箱,所述音箱内设有扬声器单元,所述扬声器单元安装在所述音箱的下面板,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位于所述扬声器单元下方的散射壳体,连接于所述散射壳体下方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音箱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件;所述散射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散射壳体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围合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腔体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一起构成共振吸声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响结构,包括音箱,所述音箱内设有扬声器单元,所述扬声器单元安装在所述音箱的下面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扬声器单元下方的散射壳体,连接于所述散射壳体下方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音箱和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件;所述散射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散射壳体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围合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腔体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一起构成共振吸声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射壳体与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振膜之间的距离在3mm到3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射壳体为球面状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是形成在所述散射壳体和所述支撑结构的上表面之间的半球形腔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