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驱动轴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35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D驱动轴模具,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槽的内腔镶嵌有下模具块,所述顶板底部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杆、圆形盖板、下模具块、上模具块、限位板、冲击柱、定位柱、定位板、下模槽和固定基板的配合使用,可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这样工件加工后的精度更高,解决了模具在使用时,因不能对工件进行限位,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错位,从而导致模具生产出的工件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

D drive shaft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驱动轴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D驱动轴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工业中D驱动轴得到了广泛使用,D驱动轴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到模具,现有的模具在使用时,不能对加工件进行限位处理,这样容易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错位,从而导致模具生产出的工件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D驱动轴模具,具备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的优点,解决了模具生产出的工件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D驱动轴模具,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下模槽,所述下模槽的内腔镶嵌有下模具块,所述顶板底部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体,所述顶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形盖板;所述圆形盖板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圆形盖板、顶板、连接板和上模体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表面的外圈套设有上模具块,所述上模具块镶嵌于上模体底部表面的内腔,所述定位柱的表面且位于定位板和上模具块的顶部套设有限位板,所述圆形盖板底部表面的两侧和定位柱底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冲击柱,所述冲击柱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板、连接板、限位板和定位板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贯穿下模体并延伸至下模体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放置有放置板,所述插杆的底部延伸至放置板的内腔。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底部表面的四角和圆形盖板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依次贯穿限位板与连接板和圆形盖板和顶板。优选的,所述下模体顶部的表面和下模具块顶部的表面以及上模具块底部的表面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顶板、连接板和限位板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均贯穿开设有与定位柱配合使用的安装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插杆、圆形盖板、下模具块、上模具块、限位板、冲击柱、定位柱、定位板、下模槽和固定基板的配合使用,可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这样工件加工后的精度更高,解决了模具在使用时,因不能对工件进行限位,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错位,从而导致模具生产出的工件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实用性,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放置板,可对废料进行承载,通过定位螺栓,方便了限位板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同时方便了圆形盖板和顶板的连接,通过下模体、下模具块和上模具块的配合,提高了工件加工后的精度,通过安装通孔,方便了定位柱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中:1底板、2放置板、3支撑板、4插杆、5下模体、6上模体、7连接板、8圆形盖板、9顶板、10下模具块、11上模具块、12限位板、13冲击柱、14定位柱、15定位螺栓、16定位板、17下模槽、18固定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D驱动轴模具,包括底板1和顶板9,底板1顶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模体5,下模体5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下模槽17,下模槽17的内腔镶嵌有下模具块10,顶板9底部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体6,顶板9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形盖板8;圆形盖板8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柱14,定位柱14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圆形盖板8、顶板9、连接板7和上模体6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6,顶板9、连接板7和限位板12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均贯穿开设有与定位柱14配合使用的安装通孔,通过安装通孔,方便了定位柱14的安装,定位板16表面的外圈套设有上模具块11,下模体5顶部的表面和下模具块10顶部的表面以及上模具块11底部的表面均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下模体5、下模具块10和上模具块11的配合,提高了工件加工后的精度,上模具块11镶嵌于上模体6底部表面的内腔,定位柱14的表面且位于定位板16和上模具块11的顶部套设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底部表面的四角和圆形盖板8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定位螺栓15,定位螺栓1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依次贯穿限位板12与连接板7和圆形盖板8和顶板9,通过定位螺栓15,方便了限位板12和连接板7之间的连接,同时方便了圆形盖板8和顶板9的连接,圆形盖板8底部表面的两侧和定位柱14底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冲击柱13,冲击柱13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板9、连接板7、限位板12和定位板16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基板18,固定基板18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4,插杆4的底部贯穿下模体5并延伸至下模体5的底部,通过设置插杆4、圆形盖板8、下模具块10、上模具块11、限位板12、冲击柱13、定位柱14、定位板16、下模槽17和固定基板18的配合使用,可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这样工件加工后的精度更高,解决了模具在使用时,因不能对工件进行限位,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错位,从而导致模具生产出的工件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实用性,值得推广,底板1顶部表面的中心处放置有放置板2,插杆4的底部延伸至放置板2的内腔,通过放置板2,可对废料进行承载。使用时,通过设置插杆4、圆形盖板8、下模具块10、上模具块11、限位板12、冲击柱13、定位柱14、定位板16、下模槽17和固定基板18的配合使用,可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这样工件加工后的精度更高,解决了模具在使用时,因不能对工件进行限位,使得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错位,从而导致模具生产出的工件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实用性。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综上所述:该D驱动轴模具,通过设置插杆4、圆形盖板8、下模具块10、上模具块11、限位板12、冲击柱13、定位柱14、定位板16、下模槽17和固定基板18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模具生产出的工件出现质量较低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D驱动轴模具,包括底板(1)和顶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模体(5),所述下模体(5)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下模槽(17),所述下模槽(17)的内腔镶嵌有下模具块(10),所述顶板(9)底部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体(6),所述顶板(9)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形盖板(8);/n所述圆形盖板(8)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柱(14),所述定位柱(14)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圆形盖板(8)、顶板(9)、连接板(7)和上模体(6)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6),所述定位板(16)表面的外圈套设有上模具块(11),所述上模具块(11)镶嵌于上模体(6)底部表面的内腔,所述定位柱(14)的表面且位于定位板(16)和上模具块(11)的顶部套设有限位板(12),所述圆形盖板(8)底部表面的两侧和定位柱(14)底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冲击柱(13),所述冲击柱(13)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板(9)、连接板(7)、限位板(12)和定位板(16)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基板(18),所述固定基板(18)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4),所述插杆(4)的底部贯穿下模体(5)并延伸至下模体(5)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D驱动轴模具,包括底板(1)和顶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下模体(5),所述下模体(5)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下模槽(17),所述下模槽(17)的内腔镶嵌有下模具块(10),所述顶板(9)底部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体(6),所述顶板(9)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形盖板(8);
所述圆形盖板(8)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柱(14),所述定位柱(14)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圆形盖板(8)、顶板(9)、连接板(7)和上模体(6)并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6),所述定位板(16)表面的外圈套设有上模具块(11),所述上模具块(11)镶嵌于上模体(6)底部表面的内腔,所述定位柱(14)的表面且位于定位板(16)和上模具块(11)的顶部套设有限位板(12),所述圆形盖板(8)底部表面的两侧和定位柱(14)底部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冲击柱(13),所述冲击柱(13)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板(9)、连接板(7)、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国宏张正鹏黄志雄何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永利兴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