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33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用于将柔性内屏贴合至曲面玻璃内侧以组成屏幕组件;屏幕组件具有一中间显示部和两弯折部;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包含:一具有容置腔的弹性变形件、一施压组件;弹性变形件包含:一中间变形部、两弯折变形部;施压组件包含:一具有第一中间施压部和第一弯折施压部的第一施压件、一具有第二中间施压部和第二弯折施压部的第二施压件;第一中间施压部和第二中间施压部相拼接形成对中间变形部的内壁面施压的中间施压部;第一弯折施压部和第二弯折施压部与两弯折变形部的内壁面分别抵接,以对两弯折变形部进行施压。本申请的贴合用装置有利于使得曲面玻璃和柔性内屏贴合在一起时二者的曲率关系符合要求。

A screen component lamin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屏幕组件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
技术介绍
曲面屏幕组件通常包含柔性内屏和曲面玻璃,柔性内屏借由光学胶贴合至曲面玻璃内侧,进而形成屏幕组件。针对柔性内屏和曲面玻璃的贴合,需要保证二者之间的曲率关系符合使用要求,并且需要保证贴合的可靠性以及贴合精度,使二者的端部对齐且中间平整贴合而不产生气泡。目前的C型屏幕组件,曲率较为复杂存在较大倒扣,现有的贴合用装置,无法满足C型屏幕组件贴合后,两侧C型区域的曲率关系符合使用要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以提高C型屏幕组件的贴合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用于将柔性内屏贴合至曲面玻璃内侧以组成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具有一中间显示部和两弯折部,两弯折部分设于中间显示部的左右两侧且分别向内呈C形弯折;所述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包含:一具有容置腔的弹性变形件、一具有位于容置腔内的施压部的施压组件;所述弹性变形件包含:一中间变形部、两分设于中间变形部的左右两侧的弯折变形部;所述施压组件包含:一具有第一中间施压部和第一弯折施压部的第一施压件、一具有第二中间施压部和第二弯折施压部的第二施压件;第一中间施压部和第二中间施压部相拼接形成对中间变形部的内壁面施压的中间施压部;第一弯折施压部和第二弯折施压部与两弯折变形部的内壁面分别抵接,以对两弯折变形部进行施压。较佳地,所述第一施压件和所述第二施压件左右对称配置。<br>较佳地,所述容置腔包含:一容置第一中间施压部和第二中间施压部的中间容腔、两分别容置第一弯折施压部和第二弯折施压部的弯折容腔;所述中间容腔包含:一在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矩形的第一腔部、两在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梯形的第二腔部;两第二腔部分设于第一腔部左右两侧,且与两弯折容腔分别连通。较佳地,所述容置腔的容腔体积与所述施压组件的体积相同。较佳地,所述中间变形部的内壁面为平面。较佳地,所述中间变形部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面。较佳地,所述第一施压件和所述第二施压件为硬质金属材质制成的施压件。较佳地,所述弹性变形件为硅橡胶弹性材料制成的变形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的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其施压组件的第一施压件和第二施压件相拼接形成中间施压部,且第一施压件和第二施压件具有弯折施压部,中间施压部可向上活动对弹性变形件的中间变形部施压,而两施压件的弯折施压部可分别向左右活动对弹性变形件的弯折变形部施压。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的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能够较好地使柔性内屏的两侧贴合至曲面玻璃两侧的C型区域,使得曲面玻璃和柔性内屏贴合在一起时二者的曲率关系可更好地符合要求。附图说明图1绘示一实施例的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在形成屏幕组件时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沿图1的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图;图3绘示了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4绘示了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在使柔性内屏贴合至曲面玻璃时的示意图;图5绘示了弹性变形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为便于说明,以图示中X方向为左向方向,Y方向为前后方向,Z方向为上下方向。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包含:一弹性变形件2和施压组件5。结合图2,弹性变形件2具有容置腔S。弹性变形件2包含:一中间变形部2A、两分设于中间变形部2A的左右两侧的弯折变形部2B。施压组件5包含:一具有第一中间施压部3A和第一弯折施压部3B的第一施压件3、一具有第二中间施压部4A和第二弯折施压部4B的第二施压件4。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S的容腔体积与施压组件5的体积相同,施压组件5整体位于容置腔S内,且第一施压件3和第二施压件4左右对称配置。在本实施例,中间变形部2A的内壁面为平面,第一施压件3和第二施压件4的上表面亦对应为平面。第一施压件3和第二施压件4可为硬质金属材质制成的施压件,例如铝材,但亦可为其它硬质材质。弹性变形件2可为硅橡胶弹性材料制成的制成的变形件。结合图5,容置腔S包含:一容置第一中间施压部3A和第二中间施压部4A的中间容腔S1、两分别容置第一弯折施压部3B和第二弯折施压部4B的弯折容腔S2。中间容腔S1包含:一在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矩形的第一腔部S11、两在左右方向的纵向截面为梯形的第二腔部S12。两第二腔部S12分设于第一腔部S11左右两侧,且与两弯折容腔S2分别连通。结合图2至图4,第一中间施压部3A和第二中间施压部4A相拼接形成对中间变形部2A的内壁面施压的中间施压部,第一弯折施压部3B和第二弯折施压部4B与两弯折变形部2B的内壁面分别抵接,以对两弯折变形部2B进行施压。结合图2和图4,本申请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用于将柔性内屏N贴合至曲面玻璃M内侧以组成屏幕组件1(图示未绘示出光学胶)。具体而言,曲面玻璃M的中间部分的内侧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面,两侧具有C型状的弧面弯折结构。相对应的,中间变形部2A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面,而弯折变形部2B具有对应曲面玻璃M的C型状区域的形状。在贴合时,第一施压件3和第二施压件4两者可同步向上活动,以对中间变形部2A施压,使柔性内屏N的中间部分贴合至曲面玻璃M的中间部分;进一步地,第一施压件3可向左活动,而第二施压件4可向右活动,以使柔性内屏N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贴合至曲面玻璃M的C型区域的内侧。通过上述方式即完成贴合,所形成的屏幕组件1具有一中间显示部1A和两弯折部1B,两弯折部1B分设于中间显示部1A的左右两侧且分别向内呈C形弯折。以上即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但本申请亦可有其它变形设计,例如第一施压件3和第二施压件4可不为左右对称,容置腔S的容腔体积可小于施压组件5的体积,即只需施压组件5的施压部位于容置腔S内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用于将柔性内屏(N)贴合至曲面玻璃(M)内侧以组成屏幕组件(1);所述屏幕组件(1)具有一中间显示部(1A)和两弯折部(1B),两弯折部(1B)分设于中间显示部(1A)的左右两侧且分别向内呈C形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包含:一具有容置腔(S)的弹性变形件(2)、一具有位于容置腔(S)内的施压部的施压组件(5);所述弹性变形件(2)包含:一中间变形部(2A)、两分设于中间变形部(2A)的左右两侧的弯折变形部(2B);所述施压组件(5)包含:一具有第一中间施压部(3A)和第一弯折施压部(3B)的第一施压件(3)、一具有第二中间施压部(4A)和第二弯折施压部(4B)的第二施压件(4);第一中间施压部(3A)和第二中间施压部(4A)相拼接形成对中间变形部(2A)的内壁面施压的中间施压部;第一弯折施压部(3B)和第二弯折施压部(4B)与两弯折变形部(2B)的内壁面分别抵接,以对两弯折变形部(2B)进行施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用于将柔性内屏(N)贴合至曲面玻璃(M)内侧以组成屏幕组件(1);所述屏幕组件(1)具有一中间显示部(1A)和两弯折部(1B),两弯折部(1B)分设于中间显示部(1A)的左右两侧且分别向内呈C形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包含:一具有容置腔(S)的弹性变形件(2)、一具有位于容置腔(S)内的施压部的施压组件(5);所述弹性变形件(2)包含:一中间变形部(2A)、两分设于中间变形部(2A)的左右两侧的弯折变形部(2B);所述施压组件(5)包含:一具有第一中间施压部(3A)和第一弯折施压部(3B)的第一施压件(3)、一具有第二中间施压部(4A)和第二弯折施压部(4B)的第二施压件(4);第一中间施压部(3A)和第二中间施压部(4A)相拼接形成对中间变形部(2A)的内壁面施压的中间施压部;第一弯折施压部(3B)和第二弯折施压部(4B)与两弯折变形部(2B)的内壁面分别抵接,以对两弯折变形部(2B)进行施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压件(3)和所述第二施压件(4)左右对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组件贴合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红强吴晅李建军张泽饶崇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骏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