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企业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84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企业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根据是否纳入碳交易市场,该评估模型分为两种情景,纳入碳交易市场时,结合总排放量、碳价以及碳排放配额计算碳资产总值,未纳入碳交易市场时,结合减排量和碳价,计算碳资产总值。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arbon assets evaluation model for power transmission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企业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输电企业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节能减排的支持,与此相适应的“碳当量”作为温室气体的计量单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环境角度来看,“碳”本身不存在任何价值,但碳的吸收货控制碳排出的活动具有价值。因此,“碳资产”的概念应运而生。根据现有的文献,可得出一些结论:一是,在在环境容量相对合理的前提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受到某些限制,从而加剧了一些特定主体对“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量额度”的需求,从而形成一种在市场上公开买卖的“产品”,这种产品就是“碳资产”。二是,碳资产作为特定主体由于实行节能减排而给企业带来的有形资产和无形收益。总结起来:碳资产是一个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身上体现或潜藏的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试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务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个对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城市、地区。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碳资产项目类型有:(1)配额碳资产;(2)项目减排碳资产——国际项目:黄金标准项目(GS)、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自愿碳标准项目(VCS)等;国内项目: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碳普惠项目(PHCER)等;(3)其他碳资产——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如碳期权、碳期货等。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中提到,分三阶段稳步推进碳市场建设工作:基础建设期: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国统一的数据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深入开展能力建设,提升各类主体参与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展碳市场管理制度建设。模拟运行期: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发电行业配额模拟交易,全面检验市场各要素环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强化市场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完善碳市场管理制度和支撑体系。深化完善期:在发电行业交易主体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交易仅以履约(履行减排义务)为目的,履约部分的配额予以注销,剩余配额可跨履约期转让、交易。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创造条件,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南方区域西电东送低碳资源丰富,电力排放强度低,具备参与碳交易的优势。西电东送过程中产生的减排量,可作为碳资产参与碳交易,对西电东送工程进行生态补偿。现阶段,急需构建碳资产评估模型,用以指导西电东送项目的碳交易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研究内容为2016年-2020年西电东送项目的碳资产情况,由于全国碳市场极有可能在2020年正式运行,发电行业企业正式开始交易,则西电东送项目的碳资产将分为下列两种情况:1)纳入碳交易市场原本全国碳交易市场计划将纳入八大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在2013年-2018年碳核查工作中,电网行业同样在核查范围内,在此情况下,输电企业作为电网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西电东送项目排放量纳入输电企业的排放量,获得配额在市场进行交易;同时随着碳交易市场的继续完善,输电企业公共建筑所产生的排放量也将纳入碳市场,同样获取配额进行交易。2)未纳入碳交易市场根据近期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得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将只纳入发电企业,碳交易市场正式运行一段时候后,其他八大行业将陆陆续续加入,及存在输电企业未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情况,在此情况下,西电东送项目开发成CCER项目。根据两种不同的情况,西电东送项目的碳资产有着两种不同的量化方法。通过整合《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和《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两种核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以及对应的系数,我们得出,在输电企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后,每年的总排放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E总,y=(EL供电,y-EL售电,y+ACe,y)×EF输电企业,y+(0.8467×AD汽油,y+0.8747×AD柴油,y)×3.5933结合上述总排放量、碳价以及碳排放配额计算碳资产总值。纳入碳交易市场情景下,输电企业参与碳交易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效应对碳交易各项工作的合规要求;二是提高自身碳排放控制和管理能力,完成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三是提升参与碳市场交易的能力。若未被纳入碳交易市场,作为非控排企业,输电企业参与碳交易则不涉及配额的领取和履约,交易策略则应着重减排量交易,可将西电东送项目申请成为CCER项目,根据选择的方法学获得备案的减排量,减排量同样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获取项目碳资产。在这种情景下,只需要考虑线路部分产生的排放量,不需要考虑输电企业公共建筑部分的排放量。随着时间推移,企业一旦被纳入碳交易市场,成为控排企业,则可纳入控排场景进行评估。在输电企业不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各特高压直流线路项目开发成为CCER项目后每年可获得的减排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结合上述减排量和碳价,计算碳资产总值。其中,EFEL,y根据第y年根据电网OM与BM计算所得,公式为EFEL,y=(0.5*OM+0.5*B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次提出输电企业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用以指导西电东送项目的碳交易活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纳入碳交易市场情景下,碳资产评估模型拥有输电企业碳资产情况汇总表格、输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表格、公共建筑二氧化碳排放表格。模型实现的功能如下:1)能够计算输电企业2016-2020年的排放量;2)能够测量输电企业本身公共建筑2016-2020年的排放量;3)能够测量输电企业2016-2020年的送端电量和受端电量;4)能够测量输电企业2016-2020年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及对应的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和净外购电力;5)能够测量2016-2020年的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6)拥有汇总页,可清晰明了显示每条线路排放量总量;7)拥有反映线路每年排放量的柱状图。未纳入碳交易市场情景下,碳资产评估模型拥有输电企业碳资产情况汇总表格、多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各自计算表格。模型实现的功能如下:1)能够分别计算多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2016-2020年减排量;2)能够测量2016-2020年的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3)能够记录多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各自固定系数;4)拥有汇总页,可清晰明了显示每条线路排放量总量;5)拥有反映线路每年排放量的柱状图。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相关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企业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是否纳入碳交易市场,该评估模型分为两种情景:/nI纳入碳交易市场/n1)测量第y年电网送端和受端电量;/n2)确定企业公共建筑第y年外购电量/n3)测量第y年电网排放因子;/n4)测量企业公共建筑第y年汽油和柴油用量;/n5)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每年的总排放量:/n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企业碳资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是否纳入碳交易市场,该评估模型分为两种情景:
I纳入碳交易市场
1)测量第y年电网送端和受端电量;
2)确定企业公共建筑第y年外购电量
3)测量第y年电网排放因子;
4)测量企业公共建筑第y年汽油和柴油用量;
5)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每年的总排放量:
E总,y=(EL供电,y-EL售电,y+ACe,y)×EF输电企业,y+(0.8467×AD汽油,y+0.8747×AD柴油,y)×3.5933








E总,y
第y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tCO2)


EL供电,y
电网第y年送端电量(MWh)


EL售电,y
电网第y年受端电量(MWh)


Ace,y
企业公共建筑第y年外购电量(MWh)


EF输电企业,y
第y年电网排放因子(tCO2/MWh)


AD汽油,y
企业公共建筑第y年汽油用量(t)


AD柴油,y
企业公共建筑第y年柴油用量(t)






6)结合上述总排放量、碳价以及碳排放配额计算碳资产总值。
II未纳入碳交易市场
1)测量送电端供电量;
2)测量送端与受端之间的距离;
3)测量项目情景直流线路的单位长度电阻值;
4)测量项目情景直流线路单位长度电晕损耗;
5)测量第y年输电线所损耗电量的排放因子;
6)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每年的减排量:











ERUHVDC,y
第y年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减排量(tCO2e)


ERUHVDC送端,y
送电端供电量(MWh)


L
送端与受端之间的距离(km)


RUHVDC
项目情景直流线路的单位长度电阻值(Ω/km)


FUHV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王植夏磊陈晓理邓颖慧魏爱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绿石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