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519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它包括吸收罩、通气管、抽风机、吸收罐、喷淋塔、吸附箱、清水池、辅助吸收装置、雾化器、回流泵,所述吸收罩设置在通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抽风机的进气口,所述抽风机的出气口连通吸收罐的进气口,所述吸收罐的出气口连接喷淋塔的入气口,所述喷淋塔的逸气口连接吸附箱,所述吸附箱通过管道连接清水池,所述喷淋塔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器,所述清水池、喷淋塔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回流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及时处理加注站各挥发点的废气吸收处理,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

A waste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barrier explosion proof skid mounted filling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撬装式加注站由于其安全性高的特点,现在已经推广开来,在加注站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汽油中通常会添加一些易挥发性的添加剂(醇类、醚类、脂类、苯类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储油罐、加注机、加注枪等会溢出大量的挥发性物质甚至有毒物质,尤其是加注枪在使用后悬挂在加注机上,粘附在加注枪的枪口上的汽油会挥发,给工作人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能够及时处理加注站各挥发点的废气吸收处理,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它包括吸收罩、通气管、抽风机、吸收罐、喷淋塔、吸附箱、清水池、辅助吸收装置、雾化器、回流泵,所述吸收罩设置在通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抽风机的进气口,所述抽风机的出气口连通吸收罐的进气口,所述吸收罐的出气口连接喷淋塔的入气口,所述喷淋塔的逸气口连接吸附箱,所述吸附箱通过管道连接清水池,所述喷淋塔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器,所述清水池、喷淋塔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回流泵,所述清水池内的回流泵的出液口连通至喷淋塔的底部,所述喷淋塔内的回流泵的出液口分别连通雾化器与吸收罐的底部,所述吸收罐内设置辅助吸收装置,所述辅助吸收装置包括散气管、电机、扩气管、逸气管、搅拌轴、旋转轴承,所述散气管的一端连接进气口,另一端设置在扩气管内,所述扩气管与散气管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所述电机安装在吸收罐的顶部,所述扩气管安装在电机的传动轴上,所述逸气管均匀的环形设置在扩气管的底端,所述扩气管与逸气管贯通,所述搅拌轴环形设置在扩气管上且位于逸气管的顶侧。进一步的,所述逸气管为3—6支。进一步的,所述逸气管上均匀的设置有逸气孔。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的个数与逸气管的个数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搅拌轴与逸气管交错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包括主轴、轴桨,所述轴桨均匀的设置在主轴上。进一步的,所述轴桨呈X形,所述轴桨所在的平面与主轴垂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便于处理乙醇溶液。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箱内填充活性炭棉。本技术的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能够及时处理加注站各挥发点的废气吸收处理,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收罩;2、通气管;3、抽风机;4、吸收罐;5、喷淋塔;6、吸附箱;7、清水池;8、辅助吸收装置;9、雾化器;10、回流泵;41、进气口;42、出气口;43、出液口;51、入气口;52、逸气口;81、散气管;82、电机;83、扩气管;84、逸气管;85、搅拌轴;86、旋转轴承;841、逸气孔;851、主轴;852、轴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所示: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它包括吸收罩1、通气管2、抽风机3、吸收罐4、喷淋塔5、吸附箱6、清水池7、辅助吸收装置8、雾化器9、回流泵10。吸收罩1设置在通气管2的一端,通气管2的另一端连通抽风机3的进气口,抽风机3的出气口连通吸收罐4的进气口41,吸收罐4的出气口42连接喷淋塔5的入气口51,喷淋塔5的逸气口52连接吸附箱6,吸附箱6通过管道连接清水池7,喷淋塔5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器9,清水池7、喷淋塔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回流泵10,清水池7内的回流泵10的出液口连通至喷淋塔5的底部,喷淋塔5内的回流泵10的出液口分别连通雾化器9与吸收罐4的底部。吸收罐4内设置辅助吸收装置8,辅助吸收装置8包括散气管81、电机82、扩气管83、逸气管84、搅拌轴85、旋转轴承86,散气管81的一端连接进气口41,另一端设置在扩气管83内,扩气管83与散气管81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86。电机82安装在吸收罐4的顶部,扩气管83安装在电机82的传动轴上,逸气管84为3—6支,均匀的环形设置在扩气管83的底端,扩气管83与逸气管84贯通,逸气管84上均匀的设置有逸气孔841,搅拌轴85的个数与逸气管84的个数相同,其环形设置在扩气管83上且位于逸气管84的顶侧,搅拌轴85与逸气管84交错分布,即相邻两个逸气管84的对称轴的顶侧设置有搅拌轴85,这样使用时,下层的气泡上浮,刚好可以被搅拌轴85搅拌破碎,使气泡与吸收液充分接触,便于吸收液吸收气泡中的挥发性物质。搅拌轴85包括主轴851、轴桨852,轴桨852均匀的设置在主轴851上,轴桨852呈X形,轴桨852所在的平面与主轴851垂直。吸收罐4的底部加装乙醇溶液,便于吸收汽油蒸发物中的有机添加剂,例如醚类、脂类等不易融入水的有机物。吸收罐4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43,便于处理乙醇溶液。喷淋塔5便于喷洒水,使得水雾可以吸收来自吸收罐4内蒸发的乙醇。吸附箱6内填充活性炭棉,可以吸收未被处理的挥发性有毒物质,进一步处理废气。清水池7为气体净化池,废气经过清水池7的吸收净化,基本已经吸收完全废气中的挥发性醇类物质,已经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回流泵10的设置,可以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清水池7的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回流至喷淋塔5使用,喷淋塔5的水使用一段时间后,醇类富集,可以回流至吸收罐4内使用,吸收罐4内的吸收液使用长时间后,各类汽油的添加剂富集到一定程度,通过出液口43排出蒸发回收添加剂,蒸发后的水可用作清水池7内的水,本申请的整个系统没有废水排放,通过不断的回流使用,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本新型的使用原理为:将吸收罩设置在加注站的加注机、加注罐周围,开启抽风机,抽风机将挥发的废气经过吸收罐、喷淋塔、吸附箱、清水池的处理,然后排放。本技术的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能够及时处理加注站各挥发点的废气吸收处理,达到安全环保的目的。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吸收罩(1)、通气管(2)、抽风机(3)、吸收罐(4)、喷淋塔(5)、吸附箱(6)、清水池(7)、辅助吸收装置(8)、雾化器(9)、回流泵(10),所述吸收罩(1)设置在通气管(2)的一端,所述通气管(2)的另一端连通抽风机(3)的进气口,所述抽风机(3)的出气口连通吸收罐(4)的进气口(41),所述吸收罐(4)的出气口(42)连接喷淋塔(5)的入气口(51),所述喷淋塔(5)的逸气口(52)连接吸附箱(6),所述吸附箱(6)通过管道连接清水池(7),所述喷淋塔(5)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器(9),所述清水池(7)、喷淋塔(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回流泵(10),所述清水池(7)内的回流泵(10)的出液口连通至喷淋塔(5)的底部,所述喷淋塔(5)内的回流泵(10)的出液口分别连通雾化器(9)与吸收罐(4)的底部,所述吸收罐(4)内设置辅助吸收装置(8),所述辅助吸收装置(8)包括散气管(81)、电机(82)、扩气管(83)、逸气管(84)、搅拌轴(85)、旋转轴承(86),所述散气管(81)的一端连接进气口(41),另一端设置在扩气管(83)内,所述扩气管(83)与散气管(81)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86),所述电机(82)安装在吸收罐(4)的顶部,所述扩气管(83)安装在电机(82)的传动轴上,所述逸气管(84)均匀的环形设置在扩气管(83)的底端,所述扩气管(83)与逸气管(84)贯通,所述搅拌轴(85)环形设置在扩气管(83)上且位于逸气管(84)的顶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注站的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吸收罩(1)、通气管(2)、抽风机(3)、吸收罐(4)、喷淋塔(5)、吸附箱(6)、清水池(7)、辅助吸收装置(8)、雾化器(9)、回流泵(10),所述吸收罩(1)设置在通气管(2)的一端,所述通气管(2)的另一端连通抽风机(3)的进气口,所述抽风机(3)的出气口连通吸收罐(4)的进气口(41),所述吸收罐(4)的出气口(42)连接喷淋塔(5)的入气口(51),所述喷淋塔(5)的逸气口(52)连接吸附箱(6),所述吸附箱(6)通过管道连接清水池(7),所述喷淋塔(5)的顶部设置有雾化器(9),所述清水池(7)、喷淋塔(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回流泵(10),所述清水池(7)内的回流泵(10)的出液口连通至喷淋塔(5)的底部,所述喷淋塔(5)内的回流泵(10)的出液口分别连通雾化器(9)与吸收罐(4)的底部,所述吸收罐(4)内设置辅助吸收装置(8),所述辅助吸收装置(8)包括散气管(81)、电机(82)、扩气管(83)、逸气管(84)、搅拌轴(85)、旋转轴承(86),所述散气管(81)的一端连接进气口(41),另一端设置在扩气管(83)内,所述扩气管(83)与散气管(81)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承(86),所述电机(82)安装在吸收罐(4)的顶部,所述扩气管(83)安装在电机(82)的传动轴上,所述逸气管(84)均匀的环形设置在扩气管(83)的底端,所述扩气管(83)与逸气管(84)贯通,所述搅拌轴(85)环形设置在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新能油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