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包括壳体、防滑块、连接件、旋转体、第一驱动块,连接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一侧,防滑块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另一侧,旋转体可绕前后延伸的支撑轴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中,第一驱动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中,旋转体上设置有可推动第一驱动块的推动部,连接件向下移动可带动旋转体转动,旋转体的转动可通过推动部驱使第一驱动块移动,防滑块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配合的第二驱动块,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之间设置有倾斜的驱动斜面,第一驱动块移动可驱使第二驱动块向前移动,从而带动防滑块向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单杠。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rizontal bar antiskid support seat and a horizonta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及单杠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及单杠。
技术介绍
单杠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的祖先原始人在丛林中进行的各种攀登、爬越、摆动、摆荡等练习。单杠主要分为墙定式、落地式和重力支撑式三种,重力支撑式只需将单杠置于两面墙体之间,做单杠运动时杠体会因操作者身体重量而更加紧密的受到墙体支承,具有拆卸简易、方便运输、无损墙体的特点。现有技术的重力支撑式单杠的支撑座结构较为粗糙,在将使用者重力转化为对墙体的压力的过程中,转化率低且转化后的力不均匀,会出现单杠支撑不稳而导致杠体下滑的情况,若承受重力过大甚至会因支撑力不均匀导致墙体凹陷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及单杠,通过将重力转化为扭矩力,再将扭矩力转化为支撑力,均匀的分散于防滑块表面,有效解决在将使用者重力转化为对墙体压力的过程中,转化率低且转化后的力不均匀的问题,改善支撑座对墙体的压力。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包括壳体、防滑块、连接件、旋转体、第一驱动块,连接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一侧,防滑块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另一侧,旋转体可绕前后延伸的支撑轴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中,第一驱动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中,旋转体上设置有可推动第一驱动块的推动部,连接件向下移动可带动旋转体转动,旋转体的转动可通过推动部驱使第一驱动块移动,防滑块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配合的第二驱动块,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之间设置有倾斜的驱动斜面,第一驱动块移动可驱使第二驱动块向前移动,从而带动防滑块向前移动。进一步的,包括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圆周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块,对应的所述防滑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驱动块,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推动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块沿所述支撑轴的径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块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支撑轴,所述旋转体可转动支撑在支撑轴上。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体包括左右分布的两个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所述连接件分别与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内侧设有向内凸起的两个凸齿,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各设有与凸齿配合的一个齿槽,连接件下移时通过凸齿带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转动。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板和限位板,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块的滑槽,所述推动部伸入滑槽中,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驱动块和所述推动部脱离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键槽配合与壳体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有螺孔,所述连接件侧面设有长螺孔,连接件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配合,连接件可在壳体内上下移动。一种单杠,包括可伸缩的杠体,还包括上述的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两单杠防滑支撑座与杠体连接,分别设置于杠体两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单杠防滑支撑座通过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将重力均匀转化为对多个第一驱动块的推力,第一驱动块将推力传递至第二驱动快转化为防滑块对墙体的压力,该转化过程使防滑块对墙体的压力均匀,不易造成墙体的损伤,减少支撑座与墙体接触不稳导致杠体下滑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单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杠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杠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单杠防滑支撑座的正面爆炸图;图5为单杠防滑支撑座的反面爆炸图;图6为防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安装板和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信息为:壳体1、防滑块2、连接件3、安装板4、旋转体5、杠体6、键槽11、螺孔12、第二驱动块21、支撑轴22、防滑块承重条23、弹性防滑面24、凸齿31、长螺孔32、第一驱动块41、滑槽42、限位板43、滑槽承重条44、固定板45、第一旋转体51、第二旋转体52、推动部53、齿槽54、第二倾斜驱动面211、缺口面411、第一倾斜驱动面412、第一螺栓71、第二螺栓72、第三螺栓73、螺母7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一种单杠,包括杠体6和单杠防滑支撑座,杠体6可伸缩,两个单杠防滑支撑座设置于杠体6两端,单杠防滑支撑座包括壳体1、防滑块2、安装板4、连接件3,杠体6通过第一螺栓71固定设置于连接件3内,连接件3侧面设有四个长螺孔32,壳体1侧面设有四个螺孔12,连接件3与壳体1通过第二螺栓72连接配合,连接件3可在壳体1内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壳体1一侧,防滑块2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另一侧,安装板4通过键槽11固定在壳体1内,夹于连接件3与防滑块2之间。防滑块2上设置有弹性防滑面24、六个第二驱动块21和穿过安装板4的支撑轴22,支撑轴22与防滑块2一体成型,第二驱动块21绕支撑轴22径向设置且第二驱动块21前后设置有防滑块承重条23,第一驱动块表面设有第一倾斜驱动面412,第二驱动块21表面为与第一倾斜驱动面412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驱动面211,当第一驱动块41向外推出时,第一驱动块41通过第一倾斜驱动面412推动第二驱动块21的第二倾斜驱动面211使防滑块2向前移动。安装板4设置有六个滑槽42、六个第一驱动块41、旋转体5和限位板43,六个滑槽42绕支撑轴22径向设置,滑槽42后设置有滑槽承重条44,限位板43外周为六边形内边为圆形,通过第三螺栓73和螺母74固定于安装板4的固定板45上,限位板43与固定板45均为钢制。将第一驱动块41限制于滑槽42内移动并将旋转体5限制于安装板4内绕支撑轴22旋转,旋转体5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旋转体51和第二旋转体52,均设置有三个推动部53对应推动六个第一驱动块41,第一驱动块41上设置有与推动部53配合的缺口面411,推动部53转动时推动缺口面411,缺口面411带动第一驱动块41于滑槽42内移动,第一旋转体51和第二旋转体52向下旋转时会将六个第一驱动块41向外推出。第一旋转体51和第二旋转体52上各设置有一个齿槽54,连接件3上设置有两个与齿槽54配合的凸齿31,当杠体6带动连接件3下移时,凸齿31带动齿槽54使第一旋转体51和第二旋转体52绕支撑轴22向下旋转,第一旋转体51和第二旋转体52向下旋转时会将六个第一驱动块41向外推出,第一驱动块41向外推出时,第一驱动块41推动第二驱动块21使防滑块2向前移动。使用时,将单杠水平放置,调整杠体6长度,使两个单杠防滑支撑座的两个防滑块2均被压入壳体1内且与两墙面相贴,随后即可于单杠上做运动,使用者重力会将杠体6带动向下移动,杠体6带动连接件3下移,凸齿31带动齿槽54使第一旋转体51和第二旋转体52绕支撑轴22向下旋转,第一旋转体51和第二旋转体52向下旋转时会将六个第一驱动块41向外推出,第一驱动块41向外推出时,第一驱动块41推动第二驱动块21使防滑块2向前移动,将重力均匀的转化为对墙面的压力,使墙体对单杠的支撑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防滑块、连接件、旋转体、第一驱动块,连接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一侧,防滑块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另一侧,旋转体可绕前后延伸的支撑轴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中,第一驱动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中,旋转体上设置有可推动第一驱动块的推动部,连接件向下移动可带动旋转体转动,旋转体的转动可通过推动部驱使第一驱动块移动,防滑块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配合的第二驱动块,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之间设置有倾斜的驱动斜面,第一驱动块移动可驱使第二驱动块向前移动,从而带动防滑块向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防滑块、连接件、旋转体、第一驱动块,连接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一侧,防滑块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壳体另一侧,旋转体可绕前后延伸的支撑轴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中,第一驱动块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中,旋转体上设置有可推动第一驱动块的推动部,连接件向下移动可带动旋转体转动,旋转体的转动可通过推动部驱使第一驱动块移动,防滑块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配合的第二驱动块,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之间设置有倾斜的驱动斜面,第一驱动块移动可驱使第二驱动块向前移动,从而带动防滑块向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所述支撑轴为中心圆周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块,对应的所述防滑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驱动块,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驱动块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推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块沿所述支撑轴的径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杠防滑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上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支撑轴,所述旋转体可转动支撑在支撑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陆小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