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创呼吸机面罩,包括罩体、滑轨和气囊一,所述罩体的右侧贯穿有呼气孔,且呼气孔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固定有呼吸延伸口,且呼吸延伸口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硅胶垫,所述滑轨开设于罩体的前后两侧,且滑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仓,所述限位仓的内侧固定有扭转弹簧,且扭转弹簧的内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气囊一的固定于罩体的左侧,且气囊一的内侧设置有气囊二,所述气囊二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孔,且进气孔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通过安装的卡槽能够将呼吸延伸口进行限位,防止使用时连接处发生松动影响正常使用,并且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面罩内,通过安装的硅胶垫能够防止患者使用时呼吸管掉落影响患者正常救治,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创呼吸机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装置
,具体为无创呼吸机面罩。
技术介绍
呼吸机是一种可有效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消耗,节约心脏储备的装置,在临床中,特别是在手术、急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领域中,呼吸机的应用正越来越广泛,而氧气面罩提供了一个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方法。市场上的呼吸机面罩使用过程中若病人长时间佩戴在脸上时特别容易引起压疮,并且使用时呼吸管与面具连接处易出现松动,会有灰尘进入面罩内,而且面罩固定带收放不便,难以进行日常拆卸清洗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创呼吸机面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呼吸机面罩使用过程中若病人长时间佩戴在脸上时特别容易引起压疮,并且使用时呼吸管与面具连接处易出现松动,会有灰尘进入面罩内,而且面罩固定带收放不便,难以进行日常拆卸清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创呼吸机面罩,包括罩体、滑轨和气囊一,所述罩体的右侧贯穿有呼气孔,且呼气孔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固定有呼吸延伸口,且呼吸延伸口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硅胶垫,所述滑轨开设于罩体的前后两侧,且滑轨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仓,所述限位仓的内侧固定有扭转弹簧,且扭转弹簧的内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气囊一固定于罩体的左侧,且气囊一的内侧设置有气囊二,所述气囊二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孔,且进气孔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尾端连接有微型气泵,且微型气泵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呼气孔通过卡槽与呼吸延伸口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呼气孔内壁与呼吸延伸口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优选的,所述硅胶垫的内侧设置有呼吸管,且呼吸延伸口通过硅胶垫与呼吸管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仓通过滑轨与罩体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仓与滑轨内壁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转轴外表面缠绕有固定带,且扭转弹簧关于转轴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并且限位仓通过扭转弹簧与转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气囊一与气囊二紧密贴合,且气囊一与罩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并且罩体的形状为半椭圆形状。优选的,所述气囊二的下端开设有出气管,且微型气泵通过进气管和进气孔与气囊二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并且进气管的右侧设置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创呼吸机面罩通过安装的卡槽能够将呼吸延伸口进行限位,防止使用时连接处发生松动影响正常使用,并且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面罩内,通过安装的硅胶垫能够防止患者使用时呼吸管掉落影响患者正常救治,增加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滑轨能够方便限位仓进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后期维护与保养,通过安装的转轴和扭转弹簧能够自动将固定带进行收放,防止固定带过长掉落到地面上,影响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的气囊一和气囊二能够设置有2组,可以增大装置于面部的接触面积减少其压力,并且其能够交替换气,可以防止气囊长时间挤压同一位置而引起压疮,而且气囊一为硅胶材质,能够使得患者佩戴时更加舒适,通过安装的微型气泵能够自动对气囊一与气囊二进行充气,然后控制器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对气囊一进行充放气,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囊一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罩体;2、呼气孔;3、卡槽;4、呼吸延伸口;5、硅胶垫;6、呼吸管;7、滑轨;8、限位仓;9、转轴;10、固定带;11、气囊一;12、气囊二;13、进气孔;14、进气管;15、阀门;16、出气管;17、微型气泵;18、控制器;19、扭转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创呼吸机面罩,包括罩体1、呼气孔2、卡槽3、呼吸延伸口4、硅胶垫5、呼吸管6、滑轨7、限位仓8、转轴9、固定带10、气囊一11、气囊二12、进气孔13、进气管14、阀门15、出气管16、微型气泵17、控制器18和扭转弹簧19,罩体1的右侧贯穿有呼气孔2,且呼气孔2的内侧设置有卡槽3,呼气孔2通过卡槽3与呼吸延伸口4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呼气孔2内壁与呼吸延伸口4之间构成密封结构,通过安装的卡槽3能够将呼吸延伸口4进行限位,防止使用时连接处发生松动影响正常使用,并且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面罩内,卡槽3的内侧固定有呼吸延伸口4,且呼吸延伸口4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硅胶垫5,硅胶垫5的内侧设置有呼吸管6,且呼吸延伸口4通过硅胶垫5与呼吸管6之间构成密封结构,通过安装的硅胶垫5能够防止患者使用时呼吸管6掉落影响患者正常救治,增加装置的实用性;滑轨7开设于罩体1的前后两侧,且滑轨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仓8,限位仓8通过滑轨7与罩体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限位仓8与滑轨7内壁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设置的滑轨7能够方便限位仓8进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后期维护与保养,限位仓8的内侧固定有扭转弹簧19,且扭转弹簧19的内侧设置有转轴9,转轴9外表面缠绕有固定带10,且扭转弹簧19关于转轴9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并且限位仓8通过扭转弹簧19与转轴9之间构成转动结构,通过安装的转轴9和扭转弹簧19能够自动将固定带10进行收放,防止固定带10过长掉落到地面上,影响正常使用;气囊一11的固定于罩体1的左侧,且气囊一11的内侧设置有气囊二12,气囊一11与气囊二12紧密贴合,且气囊一11与罩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并且罩体1的形状为半椭圆形状,通过设置的气囊一11和气囊二12能够设置有2组,可以增大装置于面部的接触面积减少其压力,并且其能够交替换气,可以防止气囊长时间挤压同一位置而引起压疮,而且气囊一11为硅胶材质,能够使得患者佩戴时更加舒适,气囊二12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孔13,且进气孔13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的尾端连接有微型气泵17,且微型气泵17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器18,气囊二12的下端开设有出气管16,且微型气泵17通过进气管14和进气孔13与气囊二12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并且进气管14的右侧设置有阀门15,通过安装的微型气泵17能够自动对气囊一11与气囊二12进行充气,然后控制器18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对气囊一11进行充放气,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呼吸机面罩,使用前,需要知道气囊一11和气囊二12能够设置有2组,并且每一组都开设有进气孔13,当气囊一11放气时,设置的气囊二12将进行进气,并且罩体1为半椭圆形,可以与患者的面部更加贴合,同时气囊一11和气囊二12的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创呼吸机面罩,包括罩体(1)、滑轨(7)和气囊一(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右侧贯穿有呼气孔(2),且呼气孔(2)的内侧设置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内侧固定有呼吸延伸口(4),且呼吸延伸口(4)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硅胶垫(5),所述滑轨(7)开设于罩体(1)的前后两侧,且滑轨(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仓(8),所述限位仓(8)的内侧固定有扭转弹簧(19),且扭转弹簧(19)的内侧设置有转轴(9),所述气囊一(11)固定于罩体(1)的左侧,且气囊一(11)的内侧设置有气囊二(12),所述气囊二(12)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孔(13),且进气孔(13)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的尾端连接有微型气泵(17),且微型气泵(17)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创呼吸机面罩,包括罩体(1)、滑轨(7)和气囊一(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右侧贯穿有呼气孔(2),且呼气孔(2)的内侧设置有卡槽(3),所述卡槽(3)的内侧固定有呼吸延伸口(4),且呼吸延伸口(4)的尾部内侧设置有硅胶垫(5),所述滑轨(7)开设于罩体(1)的前后两侧,且滑轨(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仓(8),所述限位仓(8)的内侧固定有扭转弹簧(19),且扭转弹簧(19)的内侧设置有转轴(9),所述气囊一(11)固定于罩体(1)的左侧,且气囊一(11)的内侧设置有气囊二(12),所述气囊二(12)的右侧开设有进气孔(13),且进气孔(13)的右侧连接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的尾端连接有微型气泵(17),且微型气泵(17)的下侧设置有控制器(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孔(2)通过卡槽(3)与呼吸延伸口(4)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呼气孔(2)内壁与呼吸延伸口(4)之间构成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玉婷,管海洋,徐燕,李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