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7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的扶手杆、设置于支撑架并用于支撑人体的悬吊机构及转动设置于底座的多个万向轮,万向轮设置有速度抑制机构,支撑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悬吊机构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底座与支撑架交叉设置,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柱和呈U型状的横梁,两个立柱的一端分别与底座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底座设置有行走空间,悬吊机构位于行走空间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支撑患者的体重,实现了在实际地面上的移动行走训练,便于偏瘫患者移乘到减重步行训练器上,不容易出现跌倒事故,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偏瘫患者使用。

Mobile weight-loss walking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康复医疗器械
,尤其是指一种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
技术介绍
老龄人的脑卒中及脊椎损伤等疾病患者人群在逐渐增加,这类患者中多数伴有偏瘫症状,恢复步行能力是偏瘫患者康复的主要目标。传统的康复训练一般是由治疗师手扶患者进行站立行走训练,以减轻患者自身重量,帮助其减重步行。但是在这种训练方式中治疗师工作强度大,而且不容易保证步行训练过程中与患者动作的协调性,很难根据不同康复阶段患者需求而调整其支撑的力度。用悬吊装置让患者站在电动跑台上的减重步行训练是近年来应用于康复领域进行步行训练的一种新方法。它可以带动患者下意识地迈步,激活运动皮质和脊髓节律性运动中枢,锻炼患者的关节机能和筋力。但是,人的步行是脚蹬地面获得与地面摩擦形成的反作用力使身体重心移动的一种运动,而患者在电动跑台上的运动是随着踏台的移动,身体被动地做抬脚和活动下肢关节等类似于步行的动作,并没有脚蹬地面而获得与地面摩擦形成的反作用力使身体重心移动的效果。从认知功能角度来看,实际环境中人的步行,其速度快慢能反映在人的视野上,人的视觉与步行速度联动,而患者在电动跑台上的运动,其运动速度与视觉没有联动。即,电动跑台上的减重步行训练不能完全代替治疗师手扶患者进行的站立行走训练。因此,偏瘫患者经过在电动跑台等装置上的减重步行训练,对步行的感觉功能以及关节机能和筋力有了一定的恢复后,需要转为移动式减重步行训练,才能实现一个完整的步行训练过程,从而提高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康复的可能性。另外,传统的移动式步行训练器存在有当患者身体出现前倾时,患者双脚移动跟不上身体重心前倾,造成向前推力变大步行器前滑,导致前趴跌倒事故的问题。尤其对于支撑力严重不足需要减重步行训练的偏瘫患者,步行训练器更容易出现前滑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偏瘫患者自力移动困难,所以使偏瘫患者从床上或者轮椅上能方便地移乘到步行训练器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能够支撑偏瘫患者的体重,实现了在实际地面上的移动行走训练,便于偏瘫患者移乘到减重步行训练器上,不容易出现跌倒事故,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偏瘫患者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的扶手杆、设置于支撑架并用于支撑人体的悬吊机构及转动设置于底座的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速度抑制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悬吊机构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与支撑架交叉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柱和呈U型状的横梁,两个立柱的一端分别与底座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行走空间,所述悬吊机构位于行走空间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杆和底座均呈U型状,所述扶手杆与底座平行设置,扶手杆的开口方向与底座的开口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横脚管及分别与横脚管的两端连接的两个纵脚伸缩组件,所述纵脚伸缩组件包括固定管、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横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管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与固定管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两个立柱远离横梁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纵脚伸缩组件的固定管连接,多个万向轮分别装设于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有位置调整件,所述扶手杆与位置调整件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悬吊机构包括吊带、滑轮、固定座、张紧轮、调节座、悬挂背心架和悬挂背心,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横梁的中部,所述滑轮转动设置于固定座,所述调节座设置于横梁的一端,所述张紧轮转动设置于调节座,所述吊带的一端连接于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吊带的另一端绕经张紧轮和滑轮后连接于悬挂背心架,所述悬挂背心吊挂于悬挂背心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收放吊带。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绞盘、滑动组件及用于驱动绞盘收放吊带的驱动件,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设置于立柱,所述绞盘转动设置于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能够移出或移入支撑架。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装设于立柱的滑座、滑动设置于滑座的滑轨板及用于将滑轨板锁紧于滑座的锁止件,所述绞盘转动设置于滑轨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把手,所述把手转动设置于绞盘的输入端。进一步地,所述速度抑制机构包括调节螺丝、轮板和设置于轮板的压辊,所述万向轮转动设置于轮板内,所述压辊位于轮板与万向轮之间,所述调节螺丝螺接于轮板并用于驱动压辊靠近或远离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置有用于对万向轮定向的定向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来调节横梁的高度,使得横梁的两端分别沿着两个立柱的升降滑动,横梁的两端能够分别在立柱内滑动以进行两者叠加长度的伸长和缩短,以实现支撑架的伸长和缩短,从而适合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实际应用中,当使用者坐在轮椅上或者床上时,只需将本技术移动至使用者的身边,然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悬吊机构下降,以便于使用者进入至本减重步行训练器的悬吊机构上,使用者手持扶手杆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悬吊机构连带使用者上升,从而支撑使用者站起来,减轻了使用者所需承受自身体重的负荷,有利于使用者进行行走康复训练。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且合理,通过悬吊机构对使用者的体重进行支撑,使得使用者的脚蹬地面获得与地面摩擦的反作用力使身体重心移动,进而实现在实际地面上的行走训练;升降驱动机构能够升降悬吊机构,以便于使用者从轮椅或者床上移乘到减重步行训练器上;通过速度抑制机构控制万向轮的移动速度,能预防偏瘫患者身体前倾而双脚移动跟不上身体重心前倾时减重步行训练器前滑而导致的前趴跌倒事故,保证偏瘫患者的安全性;万向轮便于使用者自由行走,能够拓宽使用者的视野,舒缓使用者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好转;支撑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伸长或缩短,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驱动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万向轮和速度抑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使用者从轮椅向本技术移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使用者从床上向本技术移乘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横脚管;12、纵脚伸缩组件;121、固定管;122、第一活动杆;123、第二活动杆;2、支撑架;21、立柱;22、横梁;23、行走空间;3、扶手杆;4、悬吊机构;41、吊带;42、滑轮;43、固定座;44、张紧轮;45、调节座;46、悬挂背心架;47、悬挂背心;48、连接环;5、万向轮;6、速度抑制机构;61、调节螺丝;62、轮板;63、压辊;7、升降驱动机构;71、绞盘;721、滑座;722、滑轨板;723、锁止件;73、驱动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的扶手杆、设置于支撑架并用于支撑人体的悬吊机构及转动设置于底座的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速度抑制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悬吊机构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与支撑架交叉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柱和呈U型状的横梁,两个立柱的一端分别与底座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行走空间,所述悬吊机构位于行走空间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的扶手杆、设置于支撑架并用于支撑人体的悬吊机构及转动设置于底座的多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速度抑制机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悬吊机构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与支撑架交叉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柱和呈U型状的横梁,两个立柱的一端分别与底座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行走空间,所述悬吊机构位于行走空间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和底座均呈U型状,所述扶手杆与底座平行设置,扶手杆的开口方向与底座的开口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横脚管及分别与横脚管的两端连接的两个纵脚伸缩组件,所述纵脚伸缩组件包括固定管、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横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与固定管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与固定管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两个立柱远离横梁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纵脚伸缩组件的固定管连接,多个万向轮分别装设于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滑动连接有位置调整件,所述扶手杆与位置调整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移乘式减重步行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沢硕玉王俊锋和食一男猪野真吾宋北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爱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