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792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包括连接件一、连接件二、脚掌板、滑块、连接件三和连接杆,可降低患者在康复时穿戴外骨骼的不适应性,提高康复效果,使外骨骼与患者外形匹配度较好。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加减或者更换各个模块,当发生零件损坏亦可跟换对应模块,减少维修时间。

An orthopedic device for ankle joint of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跟关节扭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超过了它的正常活动范围而引起的关节周围组织发生撕裂伤。另外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踝关节容易出现足内翻、足下垂等下肢痉挛模式,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甚至站立。对于裸关节扭伤患者,可以借助外力或医疗器械,使踝关节按照正常的步态规律进行适度地锻炼,从而加速关节周围组织的愈合,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踝关节韧带的协调性、柔韧性及稳定性。对于脑卒中患者,如在脑卒中的治疗早期即开始进行正确的步态训练,往往可矫正上述异常步态完全或部分回复正常。矫形器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自身姿势的控制能力,改善步行能力,控制轻度痉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现阶段用外骨骼大多数采用踝关节部分直接固定在机架上。不能根据人体的跟腱长度来调节,局限性强,对病患的外骨骼穿戴的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在外骨骼固定式的条件下,外骨骼设计必须具备普遍适用性,没有针对性的适用,这对患者康复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外骨骼日常维护拆卸增加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在外骨骼踝关节的连接上设计了一种可调节机构,即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该矫正装置可降低患者在康复时穿戴外骨骼的不适应性,提高康复效果,使外骨骼与患者外形匹配度较好。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加减或者更换各个模块,当发生零件损坏亦可跟换对应模块,减少维修时间。本技术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包括连接件一、连接件二、脚掌板、滑块、连接件三和连接杆,其中,连接件二安装在脚掌板上,连接件三安装在连接件二上,滑块与连接件三通过紧固螺栓连接、锁定;滑块与连接件一通过连接杆连接,具体为滑块与连接杆焊接在一起,连接件一设有两通孔,连接杆两端通过通孔与连接件一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件一、连接件二上,所述滑块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轴承,并通过轴承安装(套接)连接杆。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实心阶梯轴,其两端直径小于连接件一上的通孔直径,且通孔直径小于连接杆中间段直径。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两端穿过通孔并用螺丝固定。优选地,所述脚掌板上设有弹性带,对患者脚部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弹性带与脚掌板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二与脚掌板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脚掌板上。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三与连接件二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连接件二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滑块紧固螺栓连接的设计,使得滑块可沿连接件三上下移动,实现高度的调节,因此可根据每个人跟腱长度不同进行调节,使脚踝活动摆动中心也随之调节变化,可调控范围大,符合各种需要;2、弹簧的设计,可调节患者脚部无力导致的自然下放状态,使其脚背自然情况与腿部呈90°状态,加上滑块与连接杆轴承连接,滑块可绕连接杆进行小角度的旋转,可进行踝关节的前后屈伸康复运动。3、弹性带的设计,保证了患者康复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4、本技术设计相较以往设计增加了更多灵活性,安全性,体积小,实用性更强,可用作多种设施的减重机构,并且轻便易于安装,部件都是采用很简单的零件,成本较低。5、本技术各部分一次性焊接比较少,大部分采用可拆卸螺栓连接,安装更换零件比较方便,这不仅增加整体结构的使用持续性,也为使用者对本技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改造提供了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连接件一1、弹簧2、连接件二3、脚掌板4、滑块5、连接件三6和连接杆7,其中,弹簧2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件一1、连接件二3上;连接件二3与脚掌板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脚掌板4上,连接件三6与连接件二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连接件二3上,滑块5与连接件三6通过紧固螺栓9连接、锁定;滑块5与连接件一1通过连接杆7连接,具体为滑块1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轴承,并通过轴承安装(套接)连接杆7;连接件一1设有两通孔,连接杆7两端通过通孔与连接件一1固定连接,具体为连接杆7为实心阶梯轴,其两端直径小于连接件一1上的通孔直径,且通孔直径小于连接杆7中间段直径;所述脚掌板上设有弹性带8,对患者脚部进行固定,弹性带8与脚掌板4通过螺栓连接。实施例2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连接件一1、连接件二3、脚掌板4、滑块5、连接件三6和连接杆7,其中,连接件二3与脚掌板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脚掌板4上,连接件三6与连接件二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连接件二3上,滑块5与连接件三6通过紧固螺栓9连接、锁定;滑块5与连接件一1通过连接杆7连接,滑块5与连接杆7焊接在一起,连接件一1设有两通孔,连接杆7两端通过通孔与连接件一1固定连接,具体为连接杆7为实心阶梯轴,其两端直径小于连接件一1上的通孔直径,且通孔直径小于连接杆7中间段直径;所述脚掌板4上设有弹性带8,对患者脚部进行固定,弹性带8与脚掌板4通过螺栓连接。实施例3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区别在于脚掌板上没有弹性带。实施例4与实施例2结构相似,区别在于脚掌板上没有弹性带。尽管已经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一、连接件二、脚掌板、滑块、连接件三和连接杆,其中,连接件二安装在脚掌板上,连接件三安装在连接件二上,滑块与连接件三通过紧固螺栓连接、锁定;滑块与连接件一通过连接杆连接,具体为滑块与连接杆焊接在一起,连接件一设有两通孔,连接杆两端通过通孔与连接件一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一、连接件二、脚掌板、滑块、连接件三和连接杆,其中,连接件二安装在脚掌板上,连接件三安装在连接件二上,滑块与连接件三通过紧固螺栓连接、锁定;滑块与连接件一通过连接杆连接,具体为滑块与连接杆焊接在一起,连接件一设有两通孔,连接杆两端通过通孔与连接件一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件一、连接件二上,所述滑块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轴承,并通过轴承安装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下肢外骨骼踝关节的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实心阶梯轴,其两端直径小于连接件一上的通孔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雷蕾吴青鸿吕鹏飞石永杰吕佳乐刘欢张维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