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77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扩弓器,其包括扩弓器本体和导向板,扩弓器本体包括安装部、两第一连接部和两牙合支托,牙合支托位于第一连接部的端部,两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安装部的两侧,安装部成型有四个用于植入支抗钉的第一安装孔,导向板成型有四个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设计具有第二安装孔的导向板,临床上安装扩弓器时,支抗钉沿第二安装孔植入,避免支抗钉植入出现偏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操作,可广泛应用于口腔器械技术领域。

Pantograph expa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弓器
本技术涉及口腔器械
,特别涉及扩弓器。
技术介绍
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临床表现为上牙弓较下牙弓小、后牙反牙合甚至反锁牙合、牙列拥挤、腭盖高拱、颊侧前庭沟间隙变宽,有时为了不出现反牙合,上颌磨牙代偿性颊倾,下颌磨牙代偿性舌倾,现在越来越多医师意识到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是造成许多错牙合畸形的重要原因,矢状向和垂直向的问题多继发于横向问题,治疗横向问题可以减少潜在的牙周问题,提高正畸治疗的稳定性。1860年,Angell提出上颌扩弓技术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近年来,上颌快速扩弓、上颌慢速扩弓、手术辅助上颌骨性扩弓以及微支抗钉辅助骨性扩弓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正畸医师根据年龄、扩弓量、创伤大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扩弓方式。目前微支抗钉辅助骨性扩弓治疗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可,具有微创、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特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正畸医生也发现其不足:1,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往往腭盖高拱且腭盖形态各异,成品微支抗钉辅助骨性扩弓器难以放置到理想位置;2,支抗钉需植入双层骨皮质才可获得长期稳定性,由于患者腭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在植入过程中难以将支抗钉以最佳的角度植入最佳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方便植入支抗钉,本技术提供扩弓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扩弓器包括扩弓器本体和导向板,扩弓器本体包括安装部、两第一连接部和两牙合支托,牙合支托位于第一连接部的端部,两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安装部的两侧,安装部成型有四个用于植入支抗钉的第一安装孔,导向板成型有四个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进一步,导向板的两侧分别成型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上远离导向板的一端成型有分别对应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三个定位部。进一步,第二连接部上远离导向板的一端成型有穿孔。进一步,两牙合支托分别对应上颌双侧第一磨牙的腭侧面。进一步,安装部包括左半部和右半部,两第一连接部分别位于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拼接后成型有一用于放置螺旋扩张部的凹部。有益效果:设计具有第二安装孔的导向板,临床上安装扩弓器时,支抗钉沿第二安装孔植入,避免支抗钉植入出现偏差;安装时,扩弓器本体通过导向板确定在上颌的位置,避免扩弓器本体偏移。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操作,可广泛应用于口腔器械
附图说明图1为扩弓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导向板的结构图;图4为图3中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螺旋扩张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涉及扩弓器,其包括扩弓器本体和导向板11,导向板11用于确定扩弓器本体的安放位置和支抗钉的植入位置,扩弓器本体和导向板11均采用3D打印的技术制作,根据患者腭盖形态适应性制作,扩弓器本体组织面形态结构与腭粘膜解剖形态贴合,降低临床操作的技术敏感性。扩弓器本体包括安装部12、两第一连接部13和两牙合支托14,安装部12通过支抗钉固定在上腭,牙合支托14位于第一连接部13的端部,两第一连接部13分别位于安装部12的两侧,两牙合支托14分别对应上颌双侧第一磨牙的腭侧面。安装部12包括左半部和右半部,两第一连接部13分别位于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拼接后成型有一用于放置螺旋扩张部的凹部18。螺旋扩张部为一现有技术,螺旋扩张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布置在凹部18,通过螺旋扩张部使两第一连接部13慢慢的向外扩张。螺旋扩张部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第一移动板23、第二移动板24和螺纹杆20,第一连接杆21、螺纹杆20和第二连接杆22平行布置,第一移动板23焊接在左半部,第二移动板24焊接在右半部。第一移动板23成型有分别可供第一连接杆21、螺纹杆20、第二连接杆22穿过的通孔,第二移动板24成型有分别可供第一连接杆21、螺纹杆20和第二连接杆22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在扩弓过程中对第一移动板23和第二移动板24起支撑作用,螺纹杆20的中部有4个小孔,每90度一个小孔,通过小孔转动螺纹杆20,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90度,使螺纹杆转动,可使第一移动板23和第二移动板24朝相反方向移动,两板的总共移动量为每天0.5mm,从而扩弓器慢慢的向外扩张。导向板11的两侧分别成型有第二连接部19,第二连接部19上远离导向板11的一端成型有分别对应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三个定位部。第二连接部19上远离导向板11的一端成型有穿孔17,穿孔17用于检查在口内戴用导向板11时查看导向板11是否到位。安装部12成型有四个用于植入支抗钉的第一安装孔15,第一安装孔15的分布具体为:左半部和右半部上分布具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5,凹部18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之间。导向板11成型有四个与第一安装孔15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6,第一安装孔15的孔径略大于支抗钉的直径,第二安装孔16的孔径略大于用于植入支抗钉手柄的工作端的直径。临床上,支抗钉植入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导向板11对支抗钉植入的方向、角度和深度起到导向作用。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扩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弓器本体和导向板(11),扩弓器本体包括安装部(12)、两第一连接部(13)和两牙合支托(14),牙合支托(14)位于第一连接部(13)的端部,两第一连接部(13)分别位于安装部(12)的两侧,安装部(12)成型有四个用于植入支抗钉的第一安装孔(15),导向板(11)成型有四个与第一安装孔(15)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扩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弓器本体和导向板(11),扩弓器本体包括安装部(12)、两第一连接部(13)和两牙合支托(14),牙合支托(14)位于第一连接部(13)的端部,两第一连接部(13)分别位于安装部(12)的两侧,安装部(12)成型有四个用于植入支抗钉的第一安装孔(15),导向板(11)成型有四个与第一安装孔(15)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弓器,其特征在于:导向板(11)的两侧分别成型有第二连接部(19),第二连接部(19)上远离导向板(11)的一端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从华王春林宋思吟周丽淑林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