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增稠剂、其制备方法及高粘缓速酸化液技术

技术编号:2474744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己六醇与水混合,然后加热,得到第一溶液;2)将正丙醇锆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加热并伴随搅拌;得到第二溶液;3)将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烷基糖苷加入到所述第二溶液中,保温并伴随搅拌,得到高粘增稠剂。

A high viscosity thickener,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high viscosity retarded acidizing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增稠剂、其制备方法及高粘缓速酸化液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增稠剂、其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的高粘缓速酸化液。
技术介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以缝洞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基质基本不含油气。这类油藏普遍无法通过自然完井投产,一般油井完井后自然产能低或无自然产能,需要通过酸压改造沟通有利岩溶储集体,才能实现油井投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集空间主要有孔、洞、缝等形式,储集类型主要有溶洞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等。碳酸盐岩油藏酸压的工作目标,是形成深穿透、高导流的酸蚀裂缝。而对于埋藏深(5500-6500m)、温度高(110-130℃)、裂缝发育碳酸盐岩储层,目前常规酸液在这种储层条件下,存在粘度低,滤失量大,作用距离短,难以沟通远处储集体等难题。常规酸液在120℃的高温下酸液粘度迅速下降,滤失量增大,酸液作用距离有限,导致酸压过程中,酸岩反应速度快,有效酸蚀裂缝缝长不足,难以实现深穿透改造,无法沟通远处的储集体。专利技术专利CN1610311《胍胶压裂液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公开了一种胍胶压裂液交联剂,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1,2-二醇50-60份,聚合物10-15份,硼砂20-30份,钛酸酯5-10;所述的1,2-二醇为聚天冬氨酸,1,2-丙二醇和1,2-丁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糖是蔗糖或葡萄糖;所述的钛酸酯是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异丙酯。该专利技术制备的胍胶压裂液交联剂通过在交联剂中集成更多的交联中心,使低浓度胍胶交联成有效的水凝胶。但是这种体系不耐酸,不能用于高浓度盐酸酸化体系中。r>专利技术专利CN201110317640.1《一种用于酸压的地面交联酸液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地面交联酸液,按质量百分比组分为:盐酸(以纯氯化氢计)15-25%,EVA-180稠化剂0.6-1.2%,有机金属交联剂乙酰丙酮锆1.5%,其余为水。所得的地面交联酸在强酸环境下发生地面交联,形成可以挑挂的冻胶,可用于油田酸压。因此需要研发具有高粘度、高缓速的耐高温酸液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之一提供了一种高粘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己六醇与水混合,然后加热,得到第一溶液;2)将正丙醇锆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加热并伴随搅拌;得到第二溶液;3)将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烷基糖苷加入到所述第二溶液中,保温并伴随搅拌,得到高粘增稠剂。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烷基糖苷选自十二烷基糖苷至十六烷基糖苷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以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己六醇5wt%至20wt%;所述亚氨基二琥珀酸4wt%至20wt%;所述正丙醇锆2wt%至8wt%;所述烷基糖苷10wt%至20wt%;余量为水。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加热至60至85℃,并保持30至50分钟;在步骤2)中,加热至110至120℃,并伴随搅拌50至100分钟;在步骤3)中,在110至120℃保温,并伴随搅拌100至150分钟。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为至少符合GB/T6682-2008的三级水。例如还可以是符合GB/T6682-2008的二级水和/或一级水。本专利技术之二提供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粘增稠剂。本专利技术之三提供了一种高粘缓速酸化液,其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混合得到:如本专利技术之一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粘增稠剂和/或如本专利技术之二所述的高粘增稠剂,以及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其中所述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包括如下组分:盐酸、高粘稠化剂、酸化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防乳破乳剂和水。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粘增稠剂与所述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的用量体积比为(0.5-0.8):100。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以所述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为100wt%计,氯化氢19wt%至21wt%、高粘稠化剂0.6wt%至0.7wt%、酸化缓蚀剂1.5wt%至2.5wt%、铁离子稳定剂0.5wt%至1.5wt%、防乳破乳剂0.5wt%至1.5wt%和余量的水。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以所述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为100wt%计,氯化氢20wt%、高粘稠化剂0.6wt%至0.7wt%、酸化缓蚀剂2wt%、铁离子稳定剂1wt%、防乳破乳剂1wt%和余量的水。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粘稠化剂选自相对分子量为500万至1000万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相对分子量为500万至1000万丙烯酰胺-三甲苯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相对分子量为500万至1000万的丙烯酰胺-N-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高粘稠化剂可以为北京弘毅恩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ECA-180稠化剂。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酸化缓蚀剂选自曼西尼碱和/或含烷基吡啶化合物。例如,曼西尼碱可以选自苯乙酮-甲醛-苯胺缩合物、苯乙酮-甲醛-乙二胺缩合物和苯乙酮-甲醛-环己胺缩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烷基吡啶化合物可以选自N-十二烷基吡啶、N-十六烷基吡啶和N-十八烷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酸化缓蚀剂可以为北京佛瑞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FRK-HS6酸化缓蚀剂。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铁离子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醋酸、乙二胺四乙酸和葡萄糖酸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乳破乳剂选自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和相对分子量为50万至100万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烷基磺酸盐可以选自十二烷基磺酸盐(例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盐(例如十六烷基磺酸钠)、十八烷基磺酸盐(例如十八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烷基苯磺酸盐可以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盐(例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盐(例如,十八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可以选自OP系列;例如OP-4、OP-7、OP-9、OP-10、OP-13、OP-15、OP-20、OP-30、OP-40和OP-50中的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制备高粘缓速酸化液过程中使用的水可以为至少符合GB/T6682-2008的三级水。例如还可以是符合GB/T6682-2008的二级水和/或一级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使用本专利技术高粘增稠剂制得得到的稠化酸液可以在2小时剪切后保持较高的粘度,可以用于深部酸化酸压,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特别是在以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己六醇5wt%至20wt%;所述亚氨基二琥珀酸4wt%至20wt%;所述正丙醇锆2wt%至8wt%;所述烷基糖苷10wt%至20wt%和余量为水进行组合时。(2)本专利技术的高粘增稠剂以己六醇、亚氨基二琥珀酸、烷基糖苷作为金属离子的稳定剂,这些稳定剂具有低毒无毒的特点,达到对锆离子有效稳定、提高耐温性的目的。(3)本专利技术的高粘增稠剂可以用于制备高粘缓速酸化液,使得酸液体系粘度大大增加,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所使用的高粘增稠剂的浓度控制在0.5wt%-0.8wt%,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n1)将己六醇与水混合,然后加热,得到第一溶液;/n2)将正丙醇锆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加热并伴随搅拌;得到第二溶液;/n3)将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烷基糖苷加入到所述第二溶液中,保温并伴随搅拌,得到高粘增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己六醇与水混合,然后加热,得到第一溶液;
2)将正丙醇锆加入到所述第一溶液中,加热并伴随搅拌;得到第二溶液;
3)将亚氨基二琥珀酸和烷基糖苷加入到所述第二溶液中,保温并伴随搅拌,得到高粘增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糖苷选自十二烷基糖苷至十六烷基糖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原料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己六醇5wt%至20wt%;所述亚氨基二琥珀酸4wt%至20wt%;所述正丙醇锆2wt%至8wt%;所述烷基糖苷10wt%至20wt%;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加热至60至85℃,并保持30至50分钟;
在步骤2)中,加热至110至120℃,并伴随搅拌50至100分钟;
在步骤3)中,在110至120℃保温,并伴随搅拌100至15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粘增稠剂。


6.一种高粘缓速酸化液,其由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混合得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粘增稠剂和/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粘增稠剂,以及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其中所述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包括如下组分:盐酸、高粘稠化剂、酸化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防乳破乳剂和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粘缓速酸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增稠剂与所述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的用量体积比为(0.5-0.8):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高粘缓速酸化液,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高粘缓速酸化液基液为100wt%计,氯化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洋李新勇罗攀登耿宇迪张雄焦克波方裕燕侯帆安娜赵兵王洋张俊江房好青李永寿应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