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57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涉及喝水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杯子功能单一,并且不能热奶、不能快速将热水变凉的技术问题。该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包括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上、下分别设置有上开口和下开口;外壳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外壳内部分隔为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的隔层,所述第一杯体的杯口与上开口连通;第二杯体的杯口与下开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以放置两种不同的液体,并且可以热奶、使热水变凉,方便、快捷。也可以在第一杯体中放入茶叶,不需要再携带茶叶盒,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个开口互不影响,不会出现因两个开口设置在同一侧,导致喝水不方便、喝水时容易将另一个杯盖上的细菌碰到嘴里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
本技术涉及喝水杯
,具体来说,是指一种上、下均设置有开口,可以实现多种用途的杯子。
技术介绍
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饮料等。在餐厅打包饮料,则常用纸杯或胶杯盛载。杯子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污染,所以当长时间放置,多用杯盖遮掩。盛载热饮的杯有手柄,这样方便使用。在各国的不同领域和文化中,杯子的形状有个不一样,可以说文化决定形状。水杯也有很多种类,如保温杯,开口杯,环行杯,智能水杯等等。不过目前杯子只有一个内腔,只能同时放置一种液体;而且在杯子中的水过热时,只能等热水自然变凉或者使用另一个容器来回倒,使用不方便;在冬天小孩需要热奶时,通常需要将奶放入锅中进行加热,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以解决现有杯子功能单一,并且不能热奶、不能快速将热水变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包括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上、下分别设置有上开口和下开口;外壳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外壳内部分隔为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的隔层,所述第一杯体的杯口与上开口连通;第二杯体的杯口与下开口连通;上开口和下开口分别设置有上杯盖和下杯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隔层使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相互独立设置,因此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中可以放置不同的液体,在外出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中放置不同想要喝的液体,并且两种液体不会串味。2、在第二杯体中的水过热时,可以在第一杯体中装入冷水,热水的温度可以沿着隔层传入冷水中,从而使热水可以快速变冷,使用方便、快捷;在冬天小孩需要热奶时,可以将奶倒入第二杯体中,在第一杯体中装入热水,热水的温度可沿着隔层传入奶中,使奶变热,使用方便、快捷;也可以在第一杯体中放入茶叶,在需要泡茶时,将茶叶从第一杯体中取出放入第二杯体中,倒入热水,不需要再携带茶叶盒,使用方便。3、在想要喝本技术中的一种液体时,只需像使用正常杯子一样,直接打开杯盖就可以饮用,使用方便。4、本技术的两个开口分别位于上、下两端,两个开口互不影响,不会出现因两个开口设置在同一侧,导致喝水不方便、喝水时容易将另一个杯盖上的细菌碰到嘴里的情况。优选的,所述隔层为第二杯体;第二杯体套设在外壳内部,第二杯体上部与外壳上部之间连接,形成连接部,外壳、连接部、第二杯体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杯体。优选的,所述第二杯体外部圆周与外壳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可以提高第二杯体中液体的保温效果,并且间隙可以提高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热奶和热水变凉过程更加快速。优选的,所述间隙宽度为4-6mm。在避免第一杯体宽度过宽的同时,保证热奶和热水变凉过程的速度。优选的,所述隔层为与外壳长度方向平行的格挡,格挡两侧与外壳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分别位于格挡上、下两端;外壳、第一杯底、格挡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杯体;外壳、第二杯底、格挡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二杯体。优选的,所述格挡位于外壳中轴线上。优选的,所述外壳和隔层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外壳和隔层的材料为玻璃。使本技术外形美观,并且保温效果好,并且可以从外部直观的看到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中液体的状况,也可以准确打开想要打开的杯体。优选的,所述外壳和隔层的材料为不锈钢。使本技术不易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并且不锈钢的传热效果更好,使热奶和热水变凉过程更加快速。优选的,所述上杯盖和上开口、下杯盖与下开口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且上杯盖和上开口、下杯盖与下开口的螺纹方向相反。避免在拧开一侧杯盖时,将另一侧杯盖拧开,导致另一侧杯盖内的水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未与上杯盖、下杯盖连接状态;图3是实施例3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开口,2-下开口,3-第一杯体,4-第二杯体,5-上杯盖,6-下杯盖,7-连接部,8-间隙,9-格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包括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上、下分别设置有上开口1和下开口2。外壳内设置有第二杯体4,第二杯体4套设在外壳内部,第二杯体4外部圆周和外壳设置有宽度为4mm的间隙8。第二杯体4上部与外壳上部之间水平设置有连接部7,连接部7形成第一杯体3的杯底。外壳、连接部7、第二杯体4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杯体3。如图2所示,上开口1为第二杯体4的杯口,下开口2为第一杯体3的杯口。上开口1和下开口2分别螺纹连接有上杯盖5和下杯盖6,上杯盖5和下杯盖6的螺纹方向相反。外壳和第二杯体4的材料为玻璃,上杯盖5和下杯盖6的材料为不锈钢,外壳设置为两层,可以对本技术内的液体进行保温,并且避免本技术内的液体温度过高,导致烫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第一杯体3和第二杯体4中分别装入饮料、白开水、茶水等任意两种液体,可以喝到两种不同的液体,并且两种液体不会串味。在第二杯体4中的水过热时,可以在第一杯体3中装入冷水,从而使热水可以快速变冷,使用方便、快捷。在冬天小孩需要热奶时,可以将奶倒入第二杯体4中,在第一杯体3中装入热水,使奶变热,使用方便、快捷。也可以在第一杯体3中放入茶叶,在需要泡茶时,将茶叶从第一杯体3中取出放入第二杯体4中,倒入热水,不需要再携带茶叶盒,使用方便。在想要喝本技术中的一种液体时,只需像使用正常杯子一样,直接打开上杯盖5或下杯盖6就可以饮用,使用方便;并且在饮用时,上开口1和下开口2互不影响,不会出现因两个开口设置在同一侧,导致喝水不方便、喝水时容易将另一个杯盖上的细菌碰到嘴里的情况。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包括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上、下分别设置有上开口(1)和下开口(2);/n外壳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外壳内部分隔为第一杯体(3)和第二杯体(4)的隔层,所述第一杯体(3)的杯口与下开口(2)连通;第二杯体(4)的杯口与上开口(1)连通;上开口(1)和下开口(2)分别设置有上杯盖(5)和下杯盖(6);/n所述隔层为与外壳长度方向平行的格挡(9),格挡(9)两侧与外壳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分别位于格挡(9)上、下两端;/n外壳、第一杯底、格挡(9)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杯体(3);外壳、第二杯底、格挡(9)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二杯体(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开口的多用途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上、下分别设置有上开口(1)和下开口(2);
外壳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将外壳内部分隔为第一杯体(3)和第二杯体(4)的隔层,所述第一杯体(3)的杯口与下开口(2)连通;第二杯体(4)的杯口与上开口(1)连通;上开口(1)和下开口(2)分别设置有上杯盖(5)和下杯盖(6);
所述隔层为与外壳长度方向平行的格挡(9),格挡(9)两侧与外壳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分别位于格挡(9)上、下两端;
外壳、第一杯底、格挡(9)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杯体(3);外壳、第二杯底、格挡(9)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二杯体(4)。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龙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