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莲花专利>正文

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552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包括支撑婴儿身体的第一支撑部、支撑婴儿腿部的第二支撑部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表面设有遮盖婴儿腹部的护肚,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方设有调节第一支撑部倾斜角度的调节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遮盖婴儿腹部,防止婴儿着凉和呛奶、吐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肚防吐奶垫
本技术涉及婴儿用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肚防吐奶垫。
技术介绍
刚吃饱的婴儿平躺时容易呛奶、吐奶,针对这种情况,市面上出现许多倾斜的防吐奶垫,婴儿通过盖小被子或小毯子在这些防吐奶垫上休息,但是小被子或小毯子极易被踢掉指示婴儿受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可以遮盖婴儿腹部,防止婴儿受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护肚防吐奶垫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包括支撑婴儿身体的第一支撑部、支撑婴儿腿部的第二支撑部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表面设有遮盖婴儿腹部的护肚,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方设有调节第一支撑部倾斜角度的调节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婴儿腹部着凉,避免婴儿休息时呛奶、吐奶,提高婴儿休息的舒适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肚包括左护肚片和右护肚片,所述左护肚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侧,所述右护肚片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侧,所述左护肚片和所述右护肚片连接后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形成能容纳婴儿腹部的空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肚可以随时拆开或遮盖在婴儿腹部,使用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挡垫和右挡垫,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左挡垫的左环片(11)和用于固定右挡垫的右环片;所述左环片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左环片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侧壁;所述右环片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右环片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侧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挡垫和右挡垫用于婴儿休息时的抵靠和防止婴儿滚落该护肚防吐奶垫;左环片对左挡垫起定位作用,右环片对右挡垫起定位作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环片包括左一环片和左二环片,所述左挡垫包括可以包裹在左一环片的左一挡垫和可以包裹在左二环片的左二挡垫,所述左一挡垫和左二挡垫可折叠的连接;所述右挡垫包括可以包裹在右一环片的右一挡垫和可以包裹在右二环片的右二挡垫,所述右一挡垫和右二挡垫可折叠的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一挡垫和左二挡垫及右一挡垫和右二挡垫可折叠连接,便于其折叠使用,有助于婴儿侧睡换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一环片和左二环片外形相同且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左侧壁并列间隔设置,所述左一挡垫与所述左二挡垫外形相同,所述左一挡垫与所述左一环片相互匹配;所述右一环片和右二环片外形相同且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右侧壁并列间隔设置,所述右一挡垫与所述右二挡垫外形相同,所述右一挡垫与所述右一环片相互匹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护肚片设置在所述左二环片的内侧;所述右护肚片设置在所述右二环片的内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肚拆开后,左护肚片可以随左二环片一起粘贴在第一支撑部的左侧壁,右护肚可以随右二环片一起粘贴在第一支撑部的右侧壁,使得第一支撑部的上表面中间比较空旷,便于婴儿躺在第一支撑部玩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挡垫和右挡垫的横截面为斜面为弧形的直角三角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挡垫和右挡垫更便于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垫呈三角形柱状,所述调节垫上设有防滑凸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调节垫的个数,调节第一支撑部的倾斜程度,以适应婴儿的各种使用需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方设有防止婴儿下滑的托臀垫,所述托臀垫呈长条状,所述托臀垫两端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和所述托臀垫环绕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托臀垫可以促使婴儿腿部不悬空,保护婴儿的脊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内垫,所述第一内垫至少分为两层,下层为硬质材料形成的第一底垫,上层为柔软材质形成的第一顶垫;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内垫,所述第二内垫分为两层,下层为硬质材料形成的第二底垫,上层为柔软材质形成的第二顶垫;还包括外罩,所述第一内垫和第二内垫并排装在所述外罩内,所述第一内垫与套在所述第一内垫部分的外罩形成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内垫与套在所述第二内垫部分的外罩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连接件为软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与婴儿接触部分柔软,提高使用舒适性,底部硬挺,从而起到支撑和定型的作用;采用外罩可以便于拆卸清洗;软布可以提高婴儿使用的舒适性。根据本技术一种护肚防吐奶垫,第一支撑部上设置的护肚,防止婴儿腹部着凉;利用左环片和右环片固定左挡垫和右挡垫,改变现有的弹性带的使用不便及弹性带松弛的缺点;左挡垫和右挡垫均设置为可折叠的两部分,便于婴儿侧躺,便于随时调整两个挡垫的使用状态,从而可以少设置一个放置在第一支撑部中间的挡垫,提高该护肚防吐奶垫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肚防吐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肚防吐奶垫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肚防吐奶垫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二挡垫折叠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垫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部;2、第二支撑部;3、调节垫;4、托臀垫;6、连接件;11、左环片;12、右环片;13、左护肚片;14、右护肚片;41、弹性带;51、左挡垫;52、右挡垫;111、左一环片;112、左二环片;121、右一环片;122、右二环片;511、左一挡垫;512、左二挡垫;521、右一挡垫;522、右二挡垫。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如图1-图3所示,包括支撑婴儿身体的第一支撑部1和支撑婴儿腿部的第二支撑部2,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通过连接件6连接,第一支撑部1的上表面设有护肚,用于遮盖婴儿腹部;此处的连接件6指不影响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之间相对折叠的软布。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1包括第一内垫,第一内垫分为两层,下层为硬质材料形成的第一底垫,上层为柔软材质形成的第一顶垫;第二支撑部2包括第二内垫,第二内垫分为两层,下层为硬质材料形成的第二底垫,上层为柔软材质形成的第二顶垫,此处第一底垫和第二底垫可以为棕垫,上述第一顶垫和第二顶垫可以为海绵垫、棉垫、乳胶垫等;还包括具有拉链的外罩,外罩的底面具有防滑凸点,第一内垫和第二内垫并排套在上述外罩内,第一内垫与套在第一内垫部分的外罩形成第一支撑部1,第二内垫与套在第二内垫部分的外罩形成第二支撑部2;第一内垫和第二内垫之间缝隙处的外罩形成上述连接的连接件6;第一支撑部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均呈方形,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相同;外罩可以拆卸来清洗或者替换。护肚,如图1所示,包括形状相同的左护肚片13和右护肚片14,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婴儿身体的第一支撑部(1)、支撑婴儿腿部的第二支撑部(2)和连接件(6),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通过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上表面设有遮盖婴儿腹部的护肚,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下方设有调节第一支撑部倾斜角度的调节垫(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婴儿身体的第一支撑部(1)、支撑婴儿腿部的第二支撑部(2)和连接件(6),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通过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上表面设有遮盖婴儿腹部的护肚,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下方设有调节第一支撑部倾斜角度的调节垫(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肚包括左护肚片(13)和右护肚片(14),所述左护肚片(1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左侧,所述右护肚片(14)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右侧,所述左护肚片(13)和所述右护肚片(14)连接后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形成能容纳婴儿腹部的空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挡垫(51)和右挡垫(52),所述第一支撑部(1)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左挡垫(51)的左环片(11)和用于固定右挡垫(52)的右环片(12);所述左环片(1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上表面,所述左环片(11)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左侧壁;所述右环片(12)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上表面,所述右环片(12)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所述第一支撑部(1)的右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肚防吐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环片(11)包括左一环片(111)和左二环片(112),所述左挡垫(51)包括可以包裹在左一环片(111)的左一挡垫(511)和可以包裹在左二环片(112)的左二挡垫(512),所述左一挡垫(511)和左二挡垫(512)可折叠的连接;所述右环片(12)包括右一环片(121)和右二环片(122),所述右挡垫(52)包括可以包裹在右一环片(121)的右一挡垫(521)和可以包裹在右二环片(122)的右二挡垫(522),所述右一挡垫(521)和右二挡垫(522)可折叠的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莲花
申请(专利权)人:陈莲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