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51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系统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方法中,针杆藻和聚磷菌的复合菌剂投放到污染水区进行反应产生沉淀物,通过网袋截留沉淀物,直至水质监测数据在正常的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生物除磷系统,能够根据水质的情况及时适量的投放复合菌剂,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生物除磷,能避免多余的人工耗时以及降低人工施工时的不稳定性因素。通过投放针杆藻和聚磷菌,发挥协同除磷的作用,以达到水质快速净化。

A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 and rapid water purif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当前社会对水质环境处理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对于已经污染的水无法做到立刻处理。污水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属于不动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和在好氧条件下蓄积磷的作用。污水除磷包括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而化学除磷包括两个必要的过程,首先将污水中溶解性含磷物质转化成不溶性颗粒形态,通过将颗粒固体去除从而达到污水除磷的目的,生物除磷是通过功能微生物超量富集废水中的磷,去除效果理想,环境友好,富集磷的活性污泥经过处理实现磷资源的回收,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现有生物除磷,采用人工投加除磷剂,人工投加除磷剂,会增加许多的不稳定因素,如无法在特定区添加适量的复合复合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定量自动投放自动化生物除磷系统;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过投放针杆藻和聚磷菌,发挥协同除磷的作用,以达到水质快速净化方法。(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其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包括探测头,水质污染区中每相隔2米就设有探测头,并在探测头处通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管道与复合菌剂存放桶连通;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通过探测头监测得到的数据发送到主控平台;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有体积测量模块、自动投放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平台发送的复合菌剂添加量的指令,接收的指令通过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开合;体积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控制器将体积测量模块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主控平台;当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小于预设的体积时,主控平台发出关闭阀体的指令到控制器的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关闭。进一步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总磷含量、氨氮含量和总氧含量。进一步的,复合菌剂存放桶设置在污染水质区的陆地上,使复合菌剂存放桶的液面高于污染水质区的水位。进一步的,管道在靠近复合菌剂存放桶的一侧设有调节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质快速净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复合菌剂制备:所述复合菌剂包括针杆藻和聚磷菌;复合菌剂中针杆藻的含量为0.1~0.6g/L,聚磷菌的含量为0.8~1.5g/L;S2网袋的设置:在水质污染区沿着河道方向每2米固定有网袋,所述网袋上设有开口,并所述网袋表面通过热熔方式使其表面吸附活性炭形成有活性炭层;所述网袋的网格半径为1~2mm;S3将生物除磷系统中的复合菌剂的管道出料口通过网袋的开口延伸至网袋内;S4通过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测定的数据,在网袋中投放相应水质流量数据对应量的复合菌剂进行反应产生沉淀物,通过网袋截留沉淀物,直至水质监测数据在正常的范围内。进一步的,网袋内通过分隔层分为上端部和下端部,分隔层设有连通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通道,上端部内侧设有隔水层,上端部设有开口;置于水质污染区内的网袋其上端部保持在水质污染区水位上。进一步的,网袋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水质污染区所在河道的横向两侧,并且下端部分沿横向分为两个以上的隔间,隔间均可通过通道与上端部连通。(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生物除磷系统,能够根据水质的情况及时适量的投放复合菌剂,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生物除磷,能避免多余的人工耗时以及降低人工施工时的不稳定性因素。2、本专利技术投放的复合生物菌剂,复合菌剂会与水质污染区域中的总磷生成难溶解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投放高效复合菌剂的是通过利用针杆藻和聚磷菌的协同作用,以此达到快速高效的净化被污染水体的目的。通过投放复合菌剂,可以在水中形成以针杆藻和聚磷菌为优势种族群体的绿色水体。聚磷菌分解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而针杆藻利用聚磷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同时,针杆藻的光合作用所生产释放出的氧气又可以促进好氧菌的新陈代谢,二者互相协同,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N、P,并且还可以达到抑制其他有害藻生长繁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投放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网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端部;2-下端部;3-隔间;4-通道;5-隔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其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包括探测头,水质污染区中每相隔2米就设有探测头,并在探测头处通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管道与复合菌剂存放桶连通;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通过探测头监测得到的数据发送到主控平台;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有体积测量模块、自动投放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平台发送的复合菌剂添加量的指令,接收的指令通过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开合;体积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控制器将体积测量模块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主控平台;当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小于预设的体积时,主控平台发出关闭阀体的指令到控制器的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关闭。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主控平台记录和统计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的水质监测数据,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记录体积测量模块测量复合菌剂存放桶中的复合菌剂体积数据;主控平台通过水质监测数据,确定对应的区域投放的体积,将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到控制器,并使自动投放模块开启阀体,当体积测量模块反馈到主控平台的数据中投放量到达预定的投放的体积时,主控平台发出关闭阀体的指令到控制器,并使自动投放模块关闭阀体,从而完成投放。其中,无线通讯模块可以是蓝牙、wifi或者其它无线可通讯的模块。本实施方式中,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总磷含量、氨氮含量和总氧含量。本实施方式中,复合菌剂存放桶设置在污染水质区的陆地上,使复合菌剂存放桶的液面高于污染水质区的水位。进一步的,管道在靠近复合菌剂存放桶的一侧设有调节阀。调节阀为手动调节阀为了避免系统故障等其它意外发生时使用。【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水质快速净化方法,其可以采用实施方式一中的,其包括以下步骤:S1复合菌剂制备:复合菌剂包括针杆藻和聚磷菌;复合菌剂中针杆藻的含量为0.1~0.6g/L,聚磷菌的含量为0.8~1.5g/L;S2网袋的设置:在水质污染区沿着河道方向每2米固定有网袋,网袋上设有开口,并网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n所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包括探测头,所述水质污染区中每相隔2米就设有探测头,并在探测头处通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管道与所述复合菌剂存放桶连通;/n所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通过探测头监测得到的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控平台;/n所述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体积测量模块、自动投放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n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平台发送的复合菌剂添加量的指令,接收的指令通过自动投放模块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合;/n所述体积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所述控制器将体积测量模块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主控平台;当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小于预设的体积时,主控平台发出关闭阀体的指令到控制器的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
所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包括探测头,所述水质污染区中每相隔2米就设有探测头,并在探测头处通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管道与所述复合菌剂存放桶连通;
所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通过探测头监测得到的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控平台;
所述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体积测量模块、自动投放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平台发送的复合菌剂添加量的指令,接收的指令通过自动投放模块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合;
所述体积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所述控制器将体积测量模块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主控平台;当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小于预设的体积时,主控平台发出关闭阀体的指令到控制器的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总磷含量、氨氮含量和总氧含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存放桶设置在污染水质区的陆地上,使复合菌剂存放桶的液面高于污染水质区的水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章栋
申请(专利权)人: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