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33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探测雷达和带提示灯的外后视镜,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探测雷达对其所在一侧的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信息,所述探测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目标与本车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控制所述移动目标所在一侧的所述提示灯按所述预设提示等级对应的预设点亮方式进行点亮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不同的点亮方式来点亮提示灯,形成不同等级的安全提示,使驾驶员能够从提示灯不同的点亮方式中获知盲区中的移动目标的更多信息,提高安全提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赖以交通的主要工具之一。目前家用小型车辆的主要类别为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燃油汽车占主要市场,近几年受国家新能源政策影响,电动汽车也得到迅猛发展。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外后视镜所能提供给驾驶员的视觉范围总会有一些盲区存在,在驾驶过程中,在变道之前会看不到盲区的车辆,如果盲区内有正在超车的车辆,此时变道就会发生碰撞事故。另外,在大雨天气、大雾天气、夜间光线昏暗,更加难以看清后方车辆,此时变道就面临更大的危险。为了解决视野盲区问题,一般会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布置一探测雷达,以对盲区内的目标进行探测,同时会在车辆的左右外后视镜上分别布置一提示灯进行安全提示,但目前外后视镜上的提示灯只以长亮这一种方式进行提示,提示效果差,无法给于驾驶员更多的盲区来车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外后视镜上的提示灯提示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探测雷达和带提示灯的外后视镜,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探测雷达对其所在一侧的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信息,所述探测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目标与本车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检测是否存在向所述移动目标所在的一侧作出的满足报警条件的事件,所述满足报警条件的事件包括拨转向灯、开车门和/或变道事件;当检测结果为是,则控制所述移动目标所在一侧的所述提示灯按所述预设提示等级对应的预设点亮方式进行点亮提示。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计算出所述移动目标移动到与本车相会所需的会车时间;根据所述会车时间和所述相对速度,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进一步地,根据所述会车时间,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的步骤包括:从预存映射表当中获取与所述会车时间和所述相对速度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以得到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进一步地,在相同的所述预设提示等级下,副驾驶侧的移动目标所需要的所述会车时间大于主驾驶侧的移动目标所需要的所述会车时间。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提示等级包括等级由高到低设置的第一预设提示等级、第二预设提示等级和第三预设提示等级,所述第三预设提示等级、所述第二预设提示等级和所述第一预设提示等级所对应的所述提示灯的点亮方式依次为长亮、低频闪烁和高频高亮闪烁。进一步地,驾驶室内的预设显示器中设有分别对车辆两侧进行安全提示的警示灯,所述预设显示器为中控屏、抬头显、行车记录仪和内后视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为所述第一预设提示等级时,控制所述预设显示器中与所述移动目标所在一侧相对应的警示灯按所述第一预设提示等级所对应的预设点亮方式进行点亮提示。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是否存在向所述移动目标所在的一侧作出的满足报警条件的事件,所述满足报警条件的事件包括拨转向灯、开车门和/或变道事件;当检测结果为是,则控制仪表报警器发出告警声音提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提示灯控制系统,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探测雷达和带提示灯的外后视镜,所述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探测雷达对其所在一侧的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信息,所述探测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目标与本车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等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安全提示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目标所在一侧的所述提示灯按所述预设提示等级对应的预设点亮方式进行点亮提示。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提示灯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探测雷达和带提示灯的外后视镜,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提示灯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当中的提示灯控制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通过探测雷达来探测移动目标与本车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并根据探测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来确定所需要进行安全提示的提示等级,并按所确定的提示等级对应的点亮方式点亮移动目标所在一侧的提示灯,从而以不同的点亮方式来进行安全提示,使驾驶员能够从提示灯不同的点亮方式中获知移动目标的更多信息,提高安全提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雷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提示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提示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提示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以下各实施例均可以应用到图1所述的车辆当中,图1示出车辆包括变道辅助系统(LCA)1、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2、方向盘模块(SWM)3、车身控制系统(BCM)4、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5、车载MP56、左提示灯7和右提示灯8,左提示灯7设置于车辆的左外后视镜上,右提示灯8设置于车辆的右外后视镜上,变道辅助系统(LCA)1包括主雷达101和从雷达102,主雷达101和从雷达102分设于车辆的左右两侧,以探测车辆左右两侧盲区中的移动目标。左提示灯7和右提示灯8均为LED灯,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其中,车身电子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探测雷达和带提示灯的外后视镜,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所述探测雷达对其所在一侧的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信息,所述探测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目标与本车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n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n控制所述移动目标所在一侧的所述提示灯按所述预设提示等级对应的预设点亮方式进行点亮提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示灯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探测雷达和带提示灯的外后视镜,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探测雷达对其所在一侧的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信息,所述探测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目标与本车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
控制所述移动目标所在一侧的所述提示灯按所述预设提示等级对应的预设点亮方式进行点亮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速度和所述相对距离,计算出所述移动目标移动到与本车相会所需的会车时间;
根据所述会车时间和所述相对速度,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示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会车时间,确定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的步骤包括:
从预存映射表当中获取与所述会车时间和所述相对速度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以得到所述移动目标对应的预设提示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示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同的所述预设提示等级下,副驾驶侧的移动目标所需要的所述会车时间大于主驾驶侧的移动目标所需要的所述会车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提示等级包括等级由高到低设置的第一预设提示等级、第二预设提示等级和第三预设提示等级,所述第三预设提示等级、所述第二预设提示等级和所述第一预设提示等级所对应的所述提示灯的点亮方式依次为长亮、低频闪烁和高频高亮闪烁。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刘卫东汪韩韩王爱春黄少堂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