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商洛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304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灭害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包括药液配制箱,药液配制箱与进水管连接,药液配制箱还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管、定时控制器、流量传感器与水泵,药液配制箱与过滤管之间设有第一阀门;出水管的末端连接有输水支路,输水支路上垂直间隔连接有滴施管道,滴施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滴施管道上设有滴灌装置;输水支路上还向上间隔垂直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喷施管道,喷施管道靠近导水管的连接端设有第二阀门,喷施管道上设有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能够有效控制用药量和喷施时间,针对中药材地下害虫及叶面、枝干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A pest control device for plant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灭害虫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质量,在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中药材是人们用来防病、治病、保健的特殊商品,过量施用农药,不但使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过国际上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研究表明,某些药用植物施用农药不当,也会使其有效成分降低。由于许多药用植物的根、块根和鳞茎等地下部分,既是药用植物营养成分积累的部位,又是药用部位,这些地下部分极易遭受土壤中的病原菌及害虫的危害,导致减产和药材品质下降。由于地下部病虫害防治难度很大,往往经济损失惨重,历来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老大难问题。另外,由于各种药用植物本身含有它特殊的化学成分,这也决定了某些特殊害虫喜食这些植物或趋向于在这些植物上产卵,例如射干钻心虫,栝楼透翅娥、白术术籽虫、金银花尺蠖、山茱萸蛀果蛾、黄芪籽蜂等,它们会附着和食用一种或几种近缘植物。虽说药农对发生的病虫害往往也采用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许多药农由于缺乏相应的用药技术及对用药环境掌握不住,或只会采取常规喷药方式,药物打湿叶面后顺着叶片流到土壤中,造成需要用药的面积无药物喷洒到,而不需药物的面积又白白浪费药物的情况;或下药过猛过重,让中药材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此,研制开发一种能便于控制药剂用药量、且用药均匀,并能提高药效避免药害发生的中药材害虫杀灭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能够有效控制用药量和喷施时间,且喷施均匀,针对中药材地下害虫及叶面、枝干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包括药液配制箱,所述药液配制箱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药液配制箱还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管、定时控制器、流量传感器与水泵,所述药液配制箱与所述过滤管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过滤管内竖直设有滤网;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连接有输水支路,所述输水支路上垂直于所述输水支路方向间隔连接有若干滴施管道,每个所述滴施管道均与所述输水支路连通,且每个所述滴施管道与所述输水支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滴施管道靠近所述输水支路的连接端设有第三阀门,各个所述滴施管道上间隔设有若干滴灌装置;每个所述滴灌装置包括竖直水管及多个灌溉管道,所述竖直水管垂直于所述滴施管道向上设置,所述竖直水管与所述滴施管道连通,所述灌溉管道与所述竖直水管相连通,且围绕所述竖直水管辐射排列,各个所述灌溉管道上朝向地面方向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滴孔;所述输水支路上还垂直向上连接有若干导水管,每个所述导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喷施管道,每个所述喷施管道靠近所述导水管的连接端设有第二阀门,每个所述喷施管道上等间距设有若干雾化喷头。优选地,所述过滤管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优选地,所述过滤管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管两端的所述出水管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过滤管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接在所述出水管上。优选地,所述输水支路与所述滴施管道、所述输水支路与所述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喷施管道均通过三通管连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能够有效控制用药量和喷施时间,并设置有喷施管道和滴施管道,对中药材的地下部分及地上部分均能够均匀施药,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中出水管、输水支路、导水管、滴施管道及喷施管道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中滴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管、2-药液配制箱、3-第一阀门、4-滤网、5-过滤管、6-定时控制器、7-流量传感器、8-水泵、9-出水管、10-输水支路、101-导水管、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滴施管道、14-滴灌装置、141-竖直水管、142-灌溉管道、143-滴孔、15-雾化喷头、16-喷施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具体如图1-3所示,包括药液配制箱2,所述药液配制箱2与进水管1连接,所述药液配制箱2还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管5、定时控制器6、流量传感器7与水泵8,所述药液配制箱2与所述过滤管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3,所述第一阀门3可以控制进入所述过滤管5的药液;所述定时控制器6产自沈阳伟普电气有限公司,型号为HW3000,所述定时控制器6可以任意设定药液施用的时间段;市售任一流量传感器均可实现控制药液流量的功能,如产自青天伟业流量仪表有限公司,型号为JB/T9248-1999的流量传感器;且所述定时控制器6与所述流量传感器7的连接方式均为常规连接方式,不涉及到任何创新。所述过滤管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出水管9上,所述过滤管5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管5两端的所述出水管9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过滤管5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接在所述出水管9上,所述过滤管5内竖直设有滤网4,所述滤网4可以过滤药液中可能存在的泥沙或其他颗粒性物质,防止堵塞管道或者喷头;所述出水管9的末端连接有输水支路10,所述输水支路10上垂直于所述输水支路10方向间隔连接有若干滴施管道13,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均与所述输水支路10连通,且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与所述输水支路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靠近所述输水支路10的连接端设有第三阀门12,各个所述滴施管道13上间隔设有若干滴灌装置14;每个所述滴灌装置14包括竖直水管141及多个灌溉管道142,所述竖直水管141垂直于所述滴施管道13向上设置,所述竖直水管141与所述滴施管道13连通,所述灌溉管道142与所述竖直水管141相连通,且围绕所述竖直水管141辐射排列,各个所述灌溉管道142上朝向地面方向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滴孔143,药液经过所述滴灌装置14滴灌地面土壤和中药草的根茎,可用于防治人参锈腐病和立枯病、贝母腐烂病、地黄线虫病等侵蚀中草药地下部分的病虫害;所述输水支路10上还向上间隔垂直连接有若干导水管101,每个所述导水管101的顶端连接有喷施管道16,所述喷施管道16的数量与中药材种植垄的数量相匹配,每个所述喷施管道16靠近所述导水管101的连接端设有第二阀门11,每个所述喷施管道16上等间距设有若干雾化喷头15,药液经过所述雾化喷头15,均匀地喷施在中药材的叶面和枝干,可用于防治如射干钻心虫、栝楼透翅娥、山茱萸蛀果蛾、黄芪籽蜂等食用中药材地上部分的害虫;所述滴施管道13与所述喷施管道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液配制箱(2),所述药液配制箱(2)与进水管(1)连接,所述药液配制箱(2)还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管(5)、定时控制器(6)、流量传感器(7)与水泵(8),所述药液配制箱(2)与所述过滤管(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3),所述过滤管(5)内竖直设有滤网(4);/n所述出水管(9)的末端连接有输水支路(10),所述输水支路(10)上垂直于所述输水支路(10)方向间隔连接有若干滴施管道(13),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均与所述输水支路(10)连通,且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与所述输水支路(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靠近所述输水支路(10)的连接端设有第三阀门(12),各个所述滴施管道(13)上间隔设有若干滴灌装置(14);每个所述滴灌装置(14)包括竖直水管(141)及多个灌溉管道(142),所述竖直水管(141)垂直于所述滴施管道(13)向上设置,所述竖直水管(141)与所述滴施管道(13)连通,所述灌溉管道(142)与所述竖直水管(141)相连通,且围绕所述竖直水管(141)辐射排列,各个所述灌溉管道(142)上朝向地面方向均间隔开设有若干滴孔(143);/n所述输水支路(10)上还垂直向上连接有若干导水管(101),每个所述导水管(101)的顶端连接有喷施管道(16),每个所述喷施管道(16)靠近所述导水管(101)的连接端设有第二阀门(11),每个所述喷施管道(16)上等间距设有若干雾化喷头(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材种植的灭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液配制箱(2),所述药液配制箱(2)与进水管(1)连接,所述药液配制箱(2)还连接有出水管(9),所述出水管(9)上依次设置有过滤管(5)、定时控制器(6)、流量传感器(7)与水泵(8),所述药液配制箱(2)与所述过滤管(5)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3),所述过滤管(5)内竖直设有滤网(4);
所述出水管(9)的末端连接有输水支路(10),所述输水支路(10)上垂直于所述输水支路(10)方向间隔连接有若干滴施管道(13),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均与所述输水支路(10)连通,且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与所述输水支路(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个所述滴施管道(13)靠近所述输水支路(10)的连接端设有第三阀门(12),各个所述滴施管道(13)上间隔设有若干滴灌装置(14);每个所述滴灌装置(14)包括竖直水管(141)及多个灌溉管道(142),所述竖直水管(141)垂直于所述滴施管道(13)向上设置,所述竖直水管(141)与所述滴施管道(13)连通,所述灌溉管道(142)与所述竖直水管(141)相连通,且围绕所述竖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商洛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