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系统及治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417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系统及治具,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包括:塑料治具本体,塑料治具本体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沉孔构造;沉孔构造沿其孔深方向依次包括存放槽和容设腔,存放槽的内侧壁与柄身的外侧壁贴合,容设腔与叶片主体间隙配合,柄头突起于沉孔构造,使得每一沉孔构造形成一用于存放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存放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具有与机器人配合的高协调性,有效避免航空发动机叶片在自动上下料过程中出现晃动,保证了机器人抓取柄头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了后续磨抛的精准度,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具有对叶片主体的高保护性,重量轻便且便于搬运等优异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系统及治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磨抛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系统及治具。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叶片是飞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航空发动机依靠燃气流产生推力,气流从进气口进入,经过压气机压缩、燃烧室燃烧,再经过涡轮机膨胀做功,从排气口排出,在气流做功的过程中,压气机和涡轮机中的多级叶片为发动机提供了主要的动力输出。航空发动机中的叶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形状复杂,使得叶片的加工和测量非常困难。因此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环境适应力强、效率高且具有“测量-加工”自适应闭环加工能力的叶片加工设备,边加工边测量,实现了叶片测量和加工一体化,叶片加工设备加工效率高,如果人工进行上料将大大降低其生产效率,因此,本申请人研发出一种自动上下料系统和治具,为设备的智能化加工提供了保障,保证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无人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其中,航空发动机叶片包括叶柄和叶片主体,所述叶柄包括与机器人配合夹取的柄头和柄身,所述柄身设于所述柄头和所述叶片主体之间,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包括:塑料治具本体,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沉孔构造;所述沉孔构造沿其孔深方向依次包括存放槽和容设腔,所述存放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柄身的外侧壁贴合,所述容设腔与所述叶片主体间隙配合,所述柄头突起于所述沉孔构造,使得每一所述沉孔构造形成一用于存放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存放工位。可选地,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还设有配合部,使得多个所述塑料治具本体可相互替换;所述配合部由所述塑料治具本体朝向背离所述存放工位一侧凸起形成。可选地,可相互替换的多个所述塑料治具本体中至少两个塑料治具本体的沉孔构造的尺寸不同。可选地,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还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U型握持部,所述U型握持部的开口端与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系统,包括:输送结构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直线驱动机构和安装基板,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安装基板做往复运动,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连接。可选地,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可拆卸式连接。可选地,多个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可替换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可选地,所述输送结构还包括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包括支撑平台和隔板,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间隔布置多个所述隔板以形成两种容设通道,每一种所述容设通道安装一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和一所述安装基板,以实现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上料和下料。可选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气缸。可选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组件和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沿所述安装基板的往复运动方向依次布置,所述行程开关均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连接。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叶片自动上下料,通过硬度低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塑料治具对其进行输送,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柄身与存放槽贴合,使得航空发动机叶片被固定,从而有效避免航空发动机叶片在自动上下料过程中出现晃动,保证了机器人抓取柄头的精准性,从而保证了后续磨抛的精准度,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叶片主体(需要磨削部位)与容设腔间隙配合,从而避免了治具与叶片主体的摩擦,从而避免了叶片主体出现摩擦痕迹,保证了叶片主体磨抛后的磨抛质量,同时避免了叶片主体因摩擦而导致的航空发动机运行效率低下的不良现象。更优的,叶片主体与容设腔间隙配合,提高了机器人夹取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误差容忍度,使得机器人自动取放航空发动机叶片更易于实现,机器人在放航空发动机叶片时,叶片主体更易于插入沉孔构造中,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不管是相同结构或不同结构的均可自由替换安装于安装基板中,从而保障了设备可实现多种类型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自动加工,同时,在生产同一批航空发动机叶片,通过连续且结构相同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可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无间隙加工,大大降低了机台空闲率,减少设备启动和停机的次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可仅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上料、下料或兼具上料或下料功能,具体可根据设备需求进行设置,更优的,本专利技术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做往复运动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提高了设备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被搬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塑料治具本体、11-存放槽、12-容设腔、13-配合部、14-握持部、211-气缸、212-安装基板、213-配合件、22-输送平台、221-支撑平台、222-隔板、223-上料容设通道、224-下料容设通道、311-柄头、312-柄身、32-叶片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包括:塑料治具本体1,塑料治具本体1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沉孔构造;沉孔构造沿其孔深方向依次包括存放槽11和容设腔12,存放槽11的内侧壁与柄身312的外侧壁贴合,容设腔12与叶片主体32间隙配合,柄头311突起于沉孔构造,使得每一沉孔构造形成一用于存放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存放工位。可理解的是,航空发动机叶片包括叶柄和叶片主体32,叶柄包括与机器人配合夹取的柄头311和柄身312,柄身312设于柄头311和叶片主体32之间。如图3和4所示,航空发动机叶片结构比较多样化,但均包含有叶柄(无需磨抛区域)和叶片主体32(需磨抛区域),因此,机器人夹取叶柄进行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转移以实现其“测量-加工”自适应闭环加工。由于叶柄又分为与机器人配合的柄头311以及实现叶片主体32和柄头311连接的柄身312,柄身312的特性为柄身312其实为一柱体构造(如图3和4的柄身312均为长方体),其截面积远远大于柄头311和叶片主体32,为叶片主体32的截面积加上为形成叶片主体32而被磨削或铣削去除的部分的截面积。在实际应用中,容设腔12与存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其中,航空发动机叶片包括叶柄和叶片主体,所述叶柄包括与机器人配合夹取的柄头和柄身,所述柄身设于所述柄头和所述叶片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n塑料治具本体,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沉孔构造;所述沉孔构造沿其孔深方向依次包括存放槽和容设腔,所述存放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柄身的外侧壁贴合,所述容设腔与所述叶片主体间隙配合,所述柄头突起于所述沉孔构造,使得每一所述沉孔构造形成一用于存放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存放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其中,航空发动机叶片包括叶柄和叶片主体,所述叶柄包括与机器人配合夹取的柄头和柄身,所述柄身设于所述柄头和所述叶片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料治具本体,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沉孔构造;所述沉孔构造沿其孔深方向依次包括存放槽和容设腔,所述存放槽的内侧壁与所述柄身的外侧壁贴合,所述容设腔与所述叶片主体间隙配合,所述柄头突起于所述沉孔构造,使得每一所述沉孔构造形成一用于存放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存放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还设有配合部,使得多个所述塑料治具本体可相互替换;所述配合部由所述塑料治具本体朝向背离所述存放工位一侧凸起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其特征在于:
可相互替换的多个所述塑料治具本体中至少两个塑料治具本体的沉孔构造的尺寸不同。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还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U型握持部,所述U型握持部的开口端与所述塑料治具本体连接。


5.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磨抛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结构和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欢姜宗民丁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