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增压器压力设置精度及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135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涡轮增压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增压器设置压力精度及效率的方法。可以先理论计算出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和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设置压力时,使用所述装置对计算出来的距离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设置精度和效率。此方法简单,合理,低成本,易操作,且可保证产品的一致性,经过在产线的试装验证能够有效提高增压器的压力设置精度以及效率。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supercharger pressure se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增压器压力设置精度及效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涡轮增压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增压器压力设置精度及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终端客户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油耗,后处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促使了可旁通增压器的诞生。和传统的固定截面积,不可旁通的增压器相比,带有旁通阀的增压器可以允许选择更小的涡壳来提高增压器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降低油耗。同时,可旁通增压器可以在发动机高膨胀比下旁通掉部分废气来降低增压器转速,从而减少增压器低周疲劳失效,提高增压器的耐久寿命。为了实现以上功能,需要增压器和发动机进行精确地匹配来确定废气旁通阀何时应该执行旁通功能,即确定旁通阀开启的压力值。如果废气旁通阀开启太早则会影响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反之则会有增压器的超速风险,增加低周疲劳失效风险。在完成增压器匹配和发动机标定后,发动机性能完全固定,废气旁通阀的开启压力也随之确定。为了控制量产增压器的旁通阀开启压力和原始匹配一致,就需要严格控制产线增压器设置压力的精度,同时也不能因此影响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产线准确设置压力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增压器压力设置精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而设计了如下方法。此方法摆脱了传统上必须装配完增压器整机再进行压力设置的方法,可以将压力设置放在装配调节器和调节杆时,简单易操作且效率更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相关距离:采用的装置包括,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和调节杆相连,调节杆通过第一调节杆孔和旁通阀摇臂相连来控制旁通阀的开关,将增压器整机三维模型装配好后将废气旁通阀固定在关闭位置,利用尺寸变差分析计算得到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和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2)设计夹具控制L1或者L2;在确定增压器整机模型后可以通过尺寸变差分析计算出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以及调节器到第一调节杆孔的距离L2;调节器和调节杆为螺纹连接,产线在进行废气旁通阀压力设置时,首先将已定的设置压力通入调节器中,此时调节器杆将会弹出,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或者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2.1)控制L1的距离:采用的夹具包括调节器、调节杆和第一导向块,第一导向块上设有弧形槽,两端面为平行平面,一面可贴于调节器底部,一面可贴于调节杆前部;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将第一导向块的圆弧槽卡到调节器杆上,一面贴于调节器底部,旋转调节杆直至和第一导向块的另外一面接触,固定此时调节杆的距离;(2.2)控制L2的距离:采用的夹具包括调节器、调节杆、第二导向块、第三导向块5、锁紧螺母和销钉;其中第二导向块上设有圆弧槽可以贴紧调节器杆,端面为光滑平面可贴于调节器底部,销钉可直接和第二调节杆孔连接;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第二导向块上有U型长槽,第三导向块上设有圆形孔,调节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的长度等于步骤1中的L2,使用锁紧螺母固定此时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的位置。将第二导向块的圆弧槽卡到调节器杆上,平面紧贴于调节器底部,旋转调节杆使销钉能轻易通过第二调节杆孔,固定此时调节杆的位置。(3)装配:将已经调节好的调节器总成件装配到增压器上即完成了增压器压力设置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此方法可以控制所有的增压器在设置压力下保持一样的旁通阀开度,来保证调节精度及一致性。同时此操作非常简单,产线工人易于操作,生产效率明显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距离的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距离的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种提高增压器压力设置精度及效率的方法,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方法所用的装置包括,调节器1,所述调节器1和调节杆2相连,调节杆2通过第一调节杆孔8和旁通阀摇臂4相连来控制旁通阀的开关。设计初期,在确定增压器整机模型后可以通过尺寸变差分析计算出调节器1底部到调节杆2的距离L1,以及调节器1到第一调节杆孔8的距离L2.在尺寸变差分析计算时,需要考虑影响到调节器1和旁通阀摇臂4位置的所有尺寸链,当某些尺寸变化时需要重新复算L1和L2。设计夹具控制步骤1中的L1或者L2。如图2是用于控制L1的简单夹具示意图,图3是用于控制L2的夹具示意图。根据增压器整机布置的复杂情况我们可以选择L1或L2其中给的任意一种距离进行控制,从而得到控制设置压力的结果。图2的第一导向块3为控制L1的简单夹具,第一导向块3上设有弧形槽,两端面为平行平面,一面可贴于调节器1底部,一面可贴于调节杆2前部。图3为控制L2的夹具示意图,装置包含第二导向块4,第三导向块5,锁紧螺母6和销钉7。其中第二导向块4上设有圆弧槽可以贴紧调节器杆2,端面为光滑平面可贴于调节器底部,销钉7可直接和第二调节杆孔9连接。调节器1和调节杆2为螺纹连接,产线在进行废气旁通阀压力设置时,首先将已定的设置压力通入调节器1中,此时调节器杆将会弹出。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或者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如图2,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将第一导向块3的圆弧槽卡到调节器杆上,一面贴于调节器1底部,旋转调节杆2直至和第一导向块3的另外一面接触,固定此时调节杆2的距离。如图3,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第二导向块4上有U型长槽,第三导向块5上设有圆形孔,调节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5的长度等于步骤1中的L2,使用锁紧螺母6固定此时第二导向块4和第三导向块5的位置。将第二导向块的圆弧槽卡到调节器杆上,平面紧贴于调节器1底部,旋转调节杆2使销钉7能轻易通过第二调节杆孔9,固定此时调节杆2的位置。将已经调节好的调节器总成件装配到增压器上即完成了增压器压力设置过程。此方法的好处在于摆脱了传统上必须将调节器总成件装配到增压器上以后才可以调节设置压力,可以在调节器和调节杆装配时完成压力设置。经过产线验证此方法简单易操作,产品一致性更好,产线效率明显提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参数范围内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增压器压力设置精度及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计算相关距离:/n采用的装置包括,调节器(1),所述调节器(1)和调节杆(2)相连,调节杆(2)通过第一调节杆孔(8)和旁通阀摇臂(4)相连来控制旁通阀的开关,将增压器整机三维模型装配好后将废气旁通阀固定在关闭位置,利用尺寸变差分析计算得到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和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n(2)、设计夹具控制L1和L2;/n在确定增压器整机模型后可以通过尺寸变差分析计算出调节器(1)底部到调节杆(2)的距离L1,或者调节器(1)到第一调节杆孔(8)的距离L2;/n调节器(1)和调节杆(2)为螺纹连接,产线在进行废气旁通阀压力设置时,首先将已定的设置压力通入调节器(1)中,此时调节器杆将会弹出,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或者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n(2.1)、控制L1的距离:采用的夹具包括调节器(1)、调节杆(2)和第一导向块(3),第一导向块(3)上设有弧形槽,两端面为平行平面,一面可贴于调节器(1)底部,一面可贴于调节杆(2)前部;/n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n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将第一导向块(3)的圆弧槽卡到调节器杆上,一面贴于调节器(1)底部,旋转调节杆(2)直至和第一导向块(3)的另外一面接触,固定此时调节杆(2)的距离;/n(2.2)、控制L2的距离:采用的夹具包括调节器(1)、调节杆(2)、第二导向块(4)、第三导向块(5)、锁紧螺母(6)和销钉(7);其中第二导向块(4)上设有圆弧槽可以贴紧调节器杆(2),端面为光滑平面可贴于调节器底部,销钉(7)可直接和第二调节杆孔(9)连接;/n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n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第二导向块(4)上有U型长槽,第三导向块(5)上设有圆形孔,调节第二导向块和第三导向块(5)的长度等于步骤1中的L2,使用锁紧螺母(6)固定此时第二导向块(4)和第三导向块(5)的位置,将第二导向块的圆弧槽卡到调节器杆上,平面紧贴于调节器(1)底部,旋转调节杆(2)使销钉(7)能轻易通过第二调节杆孔9,固定此时调节杆2的位置;/n(3)、装配:将已经调节好的调节器总成件装配到增压器上即完成了增压器压力设置过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增压器压力设置精度及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相关距离:
采用的装置包括,调节器(1),所述调节器(1)和调节杆(2)相连,调节杆(2)通过第一调节杆孔(8)和旁通阀摇臂(4)相连来控制旁通阀的开关,将增压器整机三维模型装配好后将废气旁通阀固定在关闭位置,利用尺寸变差分析计算得到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和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
(2)、设计夹具控制L1和L2;
在确定增压器整机模型后可以通过尺寸变差分析计算出调节器(1)底部到调节杆(2)的距离L1,或者调节器(1)到第一调节杆孔(8)的距离L2;
调节器(1)和调节杆(2)为螺纹连接,产线在进行废气旁通阀压力设置时,首先将已定的设置压力通入调节器(1)中,此时调节器杆将会弹出,使用设计好的夹具来控制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的距离L1或者调节器底部到调节杆孔的距离L2;
(2.1)、控制L1的距离:采用的夹具包括调节器(1)、调节杆(2)和第一导向块(3),第一导向块(3)上设有弧形槽,两端面为平行平面,一面可贴于调节器(1)底部,一面可贴于调节杆(2)前部;
使用设计好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