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压铸机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10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属于轮毂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炉体的后侧壁的后方设置有蓄能器,蓄能器的内部设置有蛇形通道,蛇形通道上间断地设置有若干个使用陶瓷制作的蓄热通道,陶瓷制作的蓄热通道具有蓄热作用:低温空气经过高温蓄热通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高温空气经过低温蓄热通道释放热量温度降低。由于压铸机生产时,炉体打压、排压过程循环进行,使蓄能器中越接近炉体的蓄热通道温度越高。打压时,经过蓄能器进入炉体的空气温度迅速升高至炉体内部温度,保持炉内温度恒定,排压时,经过蓄能器排出的空气温度迅速下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保证轮毂生产品质、保证汽车用户的行车安全、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特性。

Furnace body of wheel die cas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压铸机炉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制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
技术介绍
在汽车铝合金轮毂的制造工艺中,基本有三种:铸造工艺、锻造工艺和MAT旋压技术。其中,铸造轮毂使用最为广泛。如图1所示,压铸工艺是将模具架设固定在装有铝液的炉体上方,模具的下口和炉体上口之间设计有升液管,升液管向下穿过炉膛延伸到炉体底部并与炉体底面留有一定距离,炉体为密封结构。工作时,向炉体内打入气压,铝液在气压作用下挤入升液管进入模具,模具中的铝液经过冷却成型为轮毂毛坯,然后再通过机加工艺和涂装工艺精加工制成轮毂成品。炉体内打入气压是将外部空气压入炉体内部,外部空气温度通常为室内温度,对于700℃的铝液属于低温,大量外部空气进入炉体内部,会瞬间降低炉内温度。这将导致:接触外部空气的铝液温度偏低,没接触外部空气的铝液温度不变,当存在温差的铝液同时进入模具,将导致铝液密度分布不均匀,成品轮毂强度不均匀,造成品质低劣,更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汽车用户的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轮毂生产品质、保证汽车用户的行车安全、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轮毂压铸机炉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包括密封设计的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为平面结构的炉顶,所述炉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升液管,所述升液管的上口用于连接模具的下口,所述升液管的下口延伸到所述炉体底部并与炉体底面留有一定距离,所述炉体的内部上方平行设置有三根加热碳棒,其中: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为上下均为半椭球面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蓄能器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后侧壁的后方,所述蓄能器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蓄能器的内部设置有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上间断地设置有若干个使用陶瓷制作的蓄热通道,所述蛇形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蛇形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炉体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T型管,所述第一T型管的三个端口分别包括第一蓄能器端口、气压端口和密封端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设置有第二T型管,所述第二T型管的三个端口分别包括第二蓄能器端口、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其中:所述炉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气压口,所述气压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气压端口,所述第一蓄能器端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蓄能器端口,所述进气端口用于连通进气管,所述排气端口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通断的排气阀。进一步的,所述蓄能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方向设置的优弓形隔片,所述优弓形隔片的弧线边缘与所述蓄能器的内壁密封连接,一半数量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上下重叠并间隔相同距离设置在所述蓄能器内壁的一侧,另一半数量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上下重叠并间隔相同距离设置在所述蓄能器内壁的另一侧,两侧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交错设置在所述蓄能器的内部形成所述蛇形通道;任一上下相邻的两层相互交错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之间设置有使用陶瓷制作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流通气体的蜂窝状通孔,所述蓄热体左右两侧与所述蓄能器内壁密封连接,带有若干个蜂窝状通孔的所述蓄热体为所述蓄热通道;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蓄能器的顶部半椭球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处固定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蓄能管道,所述蓄能管道的上口向上延伸至所述蓄能器的外部,所述蓄能管道的上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端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蓄能管道的下口向下穿过所有所述优弓形隔片延伸至蓄能器底部并与蓄能器底面留有一定距离,使所述蓄能管道的下口与所述蛇形通道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蓄能器的顶部半椭球面的侧方,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蛇形通道的上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端口上安装有气体稳压阀,所述气体稳压阀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稳压阀主体,所述稳压阀主体与密封端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稳压阀主体与密封端口的连接端处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稳压阀主体内部位于排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堵塞排气口的气压塞,所述气压塞为圆形结构,所述气压塞的截面大于所述排气口的截面并小于所述稳压阀主体内环的截面,所述稳压阀主体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稳压阀端盖,所述稳压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被所述稳压阀端盖与气压塞挤压的弹簧,所述稳压阀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外通透的排气侧口。进一步的,所述稳压阀端盖为圆锥体结构,所述稳压阀端盖与稳压阀主体采用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炉体开口,所述炉体开口的左侧设置有炉门安装板,所述炉门安装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炉门安装板的一个侧边焊接固定在所述炉体的前侧壁上,所述炉门安装板焊接边的对边连接有炉门安装架,所述炉门安装架与炉门安装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炉门安装架为矩形结构,所述炉门安装架与炉门安装板的连接边的对边设置有U型受压板,所述炉体开口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压紧螺杆安装座,所述压紧螺杆安装座上设置有穿过所述U型受压板中间空隙的压紧螺杆,所述压紧螺杆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压紧螺杆安装座上,使所述压紧螺杆经转动后能够脱离所述U型受压板,所述压紧螺杆上套设有与所述压紧螺杆螺纹配合并压设在所述U型受压板上方的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的外侧面上焊接有两个方向相对的转动把手;所述炉门安装架的上下边缘的中间位置分别向炉体方向凸起设置有压杆安装座,两个所述压杆安装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压杆,所述炉门安装架与炉体开口之间设置有炉体炉门,所述炉体炉门也为矩形结构,所述炉体炉门的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两个上下排列的受力轴承座,靠上所述受力轴承座距上边缘的距离与靠下所述受力轴承座距下边缘的距离相等,所述压杆穿过两个所述受力轴承座。进一步的,所述炉门安装板焊接边的对边两侧分别设置有呈上下排列的转动销套环,所述炉门安装架上与所述炉门安装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销,所述转动销穿设在两个上下排列的所述转动销套环内部;所述转动销上焊接固定有随所述炉门安装架转动的撞铁,所述炉体的前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的触头与所述撞铁触发配合,所述炉门安装架带动炉体炉门关闭使所述撞铁触碰限位开关的触头为触发状态,所述炉门安装架带动炉体炉门打开使所述撞铁脱离限位开关的触头为不触发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端口通过直角弯管连接有两个并列设置的排气管,两个所述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通断的排气阀,其中:一个所述排气管为主排气管,另一个所述排气管为备用排气管。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前侧壁呈上仰角。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炉门的内表面的边缘设置有密封条。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压杆安装座与所述压杆之间均采用轴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在炉体的后侧壁的后方设置有蓄能器,蓄能器的内部设置有蛇形通道,蛇形通道上间断地设置有若干个使用陶瓷制作的蓄热通道。陶瓷制作的蓄热通道具有蓄热作用:当低温空气经过高温蓄热通道会吸收蓄热通道的热量温度升高;当高温空气经过低温蓄热通道会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并将热量存储在蓄热通道的陶瓷介质上。当一个轮毂压铸完成后炉体排压,炉体内部的高温空气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包括密封设计的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为平面结构的炉顶,所述炉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升液管,所述升液管的上口用于连接模具的下口,所述升液管的下口延伸到所述炉体底部并与炉体底面留有一定距离,所述炉体的内部上方平行设置有三根加热碳棒,其特征在于:/n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为上下均为半椭球面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蓄能器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后侧壁的后方,所述蓄能器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蓄能器的内部设置有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上间断地设置有若干个使用陶瓷制作的蓄热通道,所述蛇形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蛇形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n所述炉体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T型管,所述第一T型管的三个端口分别包括第一蓄能器端口、气压端口和密封端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设置有第二T型管,所述第二T型管的三个端口分别包括第二蓄能器端口、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其中:/n所述炉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气压口,所述气压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气压端口,所述第一蓄能器端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蓄能器端口,所述进气端口用于连通进气管,所述排气端口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通断的排气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压铸机炉体,包括密封设计的炉体,所述炉体的顶部为平面结构的炉顶,所述炉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升液管,所述升液管的上口用于连接模具的下口,所述升液管的下口延伸到所述炉体底部并与炉体底面留有一定距离,所述炉体的内部上方平行设置有三根加热碳棒,其特征在于:
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为上下均为半椭球面的圆柱体结构,所述蓄能器呈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炉体的后侧壁的后方,所述蓄能器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蓄能器的内部设置有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上间断地设置有若干个使用陶瓷制作的蓄热通道,所述蛇形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蛇形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炉体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T型管,所述第一T型管的三个端口分别包括第一蓄能器端口、气压端口和密封端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设置有第二T型管,所述第二T型管的三个端口分别包括第二蓄能器端口、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其中:
所述炉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气压口,所述气压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气压端口,所述第一蓄能器端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蓄能器端口,所述进气端口用于连通进气管,所述排气端口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通断的排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压铸机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方向设置的优弓形隔片,所述优弓形隔片的弧线边缘与所述蓄能器的内壁密封连接,一半数量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上下重叠并间隔相同距离设置在所述蓄能器内壁的一侧,另一半数量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上下重叠并间隔相同距离设置在所述蓄能器内壁的另一侧,两侧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交错设置在所述蓄能器的内部形成所述蛇形通道;
任一上下相邻的两层相互交错的所述优弓形隔片之间设置有使用陶瓷制作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流通气体的蜂窝状通孔,所述蓄热体左右两侧与所述蓄能器内壁密封连接,带有若干个蜂窝状通孔的所述蓄热体为所述蓄热通道;
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蓄能器的顶部半椭球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处固定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蓄能管道,所述蓄能管道的上口向上延伸至所述蓄能器的外部,所述蓄能管道的上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端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蓄能管道的下口向下穿过所有所述优弓形隔片延伸至蓄能器底部并与蓄能器底面留有一定距离,使所述蓄能管道的下口与所述蛇形通道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蓄能器的顶部半椭球面的侧方,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蛇形通道的上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压铸机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口上安装有气体稳压阀,所述气体稳压阀包括呈圆柱体结构的稳压阀主体,所述稳压阀主体与密封端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稳压阀主体与密封端口的连接端处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稳压阀主体内部位于排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堵塞排气口的气压塞,所述气压塞为圆形结构,所述气压塞的截面大于所述排气口的截面并小于所述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伟王宏宇赵志强周成蒋少东王强张兴杰李克杰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信能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