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避瘟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975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28
发明专利技术了一种由藿香,香薷,鲜白茅根,六堡茶,薄荷,甘草,仙草,平卧菊三七,五指毛桃,黄芪,银花,桔梗,茯苓制成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中药散剂,便于携带、储存,易溶于水和稳定性好等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选用了特别制作的发酵型茶叶,具有清凉解热,暖胃提神,除湿理气,健脾助消化的功能,与一般茶叶相比其功能非常显著。

A Fuzheng BiWen drin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正避瘟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扶正避瘟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瘟疫又名温疫,是指感受疫疠之气造成的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多因感受“疫毒”之邪而引发。吴又可《温疫论》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人”。而异气、疠气,即疫疠,是一种不同于六淫邪气的一种外感病邪,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人。《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指出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同时也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中医治疫源远流长,经验十分丰富,究其治法,大体包含扶正和祛邪两大方面,中药以整体调整观念,平衡阴阳为特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中医扶正的方法,从根本上治疗瘟病。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及在SARS、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应用中取得的良好疗效,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瘟疫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正避瘟饮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治疗周期短,效果显著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扶正避瘟饮按以下原料配制而成:藿香,香薷,鲜白茅根,六堡茶,薄荷,甘草,仙草,平卧菊三七,五指毛桃,黄芪,银花,桔梗,茯苓。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扶正避瘟饮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藿香20-25份,香薷13-18份,鲜白茅根20-25份,六堡茶8-10份,薄荷18-22份,甘草5-10份,仙草5-10份,平卧菊三七5-10份,五指毛桃10-15份,黄芪10-15份,银花10-15份,桔梗8-12份,茯苓14-18份。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扶正避瘟饮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藿香25份,香薷18份,鲜白茅根25份,六堡茶10份,薄荷22份,甘草10份,仙草10份,平卧菊三七10份,五指毛桃15份,黄芪15份,银花15份,桔梗12份,茯苓18份。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扶正避瘟饮配方中六堡茶采用如下制备方法:选用当地的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作为原料,采摘成熟新梢的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二次发酵、干燥六道工序制成的。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的功效为:藿香味辛,微温。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香薷味辛,微温。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鲜白茅根味甘,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六堡茶具有清凉解热,暖胃提神,除湿理气,健脾助消化的功效。可治中暑,感冒,干呕肚痛,驱除油腻。薄荷味辛,凉。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甘草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仙草味甘、淡,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的功效。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中暑,感冒,黄疸,急性肾炎,糖尿病。平卧菊三七味甘、淡,平。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消炎止咳,散瘀消肿,活血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和痛风,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五指毛桃味甘,平。具有健脾益气,行气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带下,产后无乳,风湿痹痛,水肿,鼓胀,肝胆湿热,跌打损伤。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痛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银花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桔梗味苦、辛,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茯苓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扶正避瘟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取鲜白茅根切成小段备用;(2)取藿香,香薷,六堡茶,薄荷,甘草一起粉碎成粗粉,过20目筛,备用;(3)取仙草,平卧菊三七等七味药一起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7,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1:5,煎煮1小时;将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1.15~1.20(70℃)的清膏;加入上述粗粉和鲜白茅根小段,混合均匀,干燥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扶正避瘟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为中药散剂,具有便于携带、储存,易溶于水和稳定性好等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中选用了特别制作的发酵型茶叶,具有清凉解热,暖胃提神,除湿理气,健脾助消化的功能,与一般茶叶相比其功能非常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配方:藿香25g,香薷18g,鲜白茅根25g,六堡茶10g,薄荷22g,甘草10g,仙草10g,平卧菊三七10g,五指毛桃15g,黄芪15g,银花15g,桔梗12g,茯苓18g制法: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取鲜白茅根切成小段备用;取藿香,香薷,六堡茶,薄荷,甘草一起粉碎成粗粉,过20目筛,备用;取仙草,平卧菊三七等七味药一起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7,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1:5,煎煮1小时;将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1.15~1.20(70℃)的清膏;加入上述粗粉和鲜白茅根小段,混合均匀,干燥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扶正避瘟饮。实施例2配方:藿香20g,香薷13g,鲜白茅根20g,六堡茶8g,薄荷18g,甘草5g,仙草5g,平卧菊三七5g,五指毛桃10g,黄芪10g,银花10g,桔梗8g,茯苓14g制法: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取鲜白茅根切成小段备用;取藿香,香薷,六堡茶,薄荷,甘草一起粉碎成粗粉,过20目筛,备用;取仙草,平卧菊三七等七味药一起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7,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1:5,煎煮1小时;将两次煎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1.1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正避瘟饮,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原料配制而成:藿香,香薷,鲜白茅根,六堡茶,薄荷,甘草,仙草,平卧菊三七,五指毛桃,黄芪,银花,桔梗,茯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正避瘟饮,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原料配制而成:藿香,香薷,鲜白茅根,六堡茶,薄荷,甘草,仙草,平卧菊三七,五指毛桃,黄芪,银花,桔梗,茯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扶正避瘟饮,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藿香20-25份,香薷13-18份,鲜白茅根20-25份,六堡茶8-10份,薄荷18-22份,甘草5-10份,仙草5-10份,平卧菊三七5-10份,五指毛桃10-15份,黄芪10-15份,银花10-15份,桔梗8-12份,茯苓14-1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扶正避瘟饮,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藿香25份,香薷18份,鲜白茅根25份,六堡茶10份,薄荷22份,甘草10份,仙草10份,平卧菊三七10份,五指毛桃15份,黄芪15份,银花15份,桔梗12份,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海珍李亘李浪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强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