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岭南牛及其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5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岭南牛及其育种方法,所述岭南牛是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涠洲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涠杂交牛F1代,再以日本和牛为父本与安涠杂交牛F1代母牛进行三元杂交,得到安涠和杂交牛F2代,同时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南丹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南杂交牛F1代,然后将安涠和杂交牛F2代与安南杂交牛F1代进行杂交,形成四元杂交合成系,将合成系进行横交固定,得到一种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牛肉质量好、体型大且能适应广西当地气候的岭南牛。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种方法改良广西当地的黄牛得到的岭南牛,可以满足市场对于优质牛肉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岭南牛及其育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品种牛培育
,具体是一种岭南牛及其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养牛业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牛主要以役用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食用高档牛肉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消费时尚,市场对高档牛肉的需求量增长迅猛,中国无专门化的高档肉牛品种,中高档牛肉严重短缺,主要依靠进口,而进口牛肉的价格比较高,很难为一般消费者所接受。因此,我国引进了优秀肉牛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日本和牛等与地方品种进行二元、三元或四元杂交,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使其体质外貌及生产性能均得到了很大改善,产肉率大大提高。安格斯肉牛是英国古老的肉用品种之一,原产于苏格兰北部的阿佰丁、金卡和安格斯郡,1892年良种登记,宣布良种肉用品种。该品种早熟易配,性能温和,易管理,体质紧凑,结实,易放牧,肌肉大理石纹明显。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38厘米,体重700-800公斤,母牛体高122厘米,体重500-600公斤,平均日增重900-1000克,净肉率高,屠宰率60-65%。该牛适应性强、耐寒抗病,但耐热性较弱,母牛稍具神经质,不易管理。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日本和牛成年母牛体重为500-600千克、公牛约650-800千克,犊牛经27月龄育肥,体重达600千克以上,平均日增重1.0千克以上。其肉质地柔软、细嫩多汁,具有浓厚的牛肉风味,鲜嫩可口,称得上是牛肉产品中的极品。涠洲黄牛、隆林黄牛、南丹黄牛,俗称广西“三大黄牛”,是广西地方黄牛优良品种的代表,属于役肉兼用地方黄牛品种;是在特定的历史、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肉质细嫩、风味鲜美,骨骼细,屠宰率和净肉率相对较高,具有抗血液虫病的地方优良品种。涠洲黄牛的中心产区在广西北海市的涠洲和斜阳两岛。涠洲黄牛被毛分黄、棕、黑三种,头长短适中,额平,角基粗圆,角呈八字,颈粗短而肉垂发达。成年公牛体高为105-115厘米,母牛为100-110厘米,公牛体重为300-400千克,母牛为250-350千克。涠洲牛经过产区风土驯化,具有体型饱满、耐热和耐粗饲、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屠宰率高等优点。涠洲黄牛肉质细嫩而有弹性,颜色浅红色,味清甜,无腥味。南丹黄牛中心产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境内,成年公牛体高为109-122厘米,母牛为104-110厘米,公牛体重为248-355千克,母牛为211-260千克。南丹黄牛性温驯、耐粗食、耐热、少病,适应性强,使役力好,遗传稳定,体型高大,肉用性能良好。李秀良等人对涠洲牛、南丹牛的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及父系起源进行分析,发现涠洲牛、南丹牛均仅包含瘤牛Y3单倍型组,有Y3-88-156和Y3-90-156两种单倍型。广西本地黄牛由于长期用于耕地,没有重视肉用性能的选择,与外来优秀的肉用黄牛品种比较,广西本地黄牛个体相对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产肉量低。肖正中等人进行了日本和牛与涠洲黄牛杂交牛生长及屠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和牛×涠洲黄牛杂交牛具有适中的生长速度,杂交公牛净肉率达(43.47+3.58)%,母牛净肉率达(38.49+4.21)%,同时未经阉割和强制育肥的杂交母牛雪花达到5级,该杂交组合具有生产雪花牛肉的潜力。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本地黄牛品种,开展优质特色肉牛生产提供了参考数据。专利申请CN107593593A公开了一种南丹黄牛的高效培育方法,选择月龄为30-60个月的纯种南丹黄牛为母本,月龄为30-80个月的纯种红安格斯为父本,经交配繁育出杂交黄牛,规避了各自的缺点,将红安格斯的肉质鲜嫩、耐热、适应环境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和耐粗饲的优点以及南丹黄牛的风味好、肉质紧凑鲜嫩多汁的优点汇集于一身,保证了杂交黄牛的全面均衡,品种优势突出,符合广西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和养牛业的发展。由于目前的现状表明,广西本地黄牛与大型肉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等)杂交极易出现难产等情况,至今利用广西本地黄牛与外来肉牛杂交培育能适应当地环境且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的肉用黄牛的研究还很少,而且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培育出来的肉用黄牛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牛肉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岭南牛及其育种方法,采用该方法改良广西当地的黄牛,得到一种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牛肉质量好、体型大且能适应广西当地气候的岭南牛,可以满足市场对于优质牛肉的需求。一种岭南牛,是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涠洲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涠杂交牛F1代,再以日本和牛为父本与安涠杂交牛F1代母牛进行三元杂交,得到安涠和杂交牛F2代,同时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南丹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南杂交牛F1代,然后将安涠和杂交牛F2代与安南杂交牛F1代进行杂交,形成四元杂交合成系,将合成系进行横交固定,得到一种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牛肉质量好、体型大且能适应广西当地气候的黄牛。岭南牛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系谱档案清楚的纯种健壮黑安格斯牛公牛和日本和牛公牛,膘情上等、体型较大、5-8岁、生过两胎以后的青壮年涠洲黄牛母牛和南丹黄牛母牛,组建育种核心群。(2)按1:12-18的公母比将黑安格斯牛公牛和涠洲黄牛母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育成杂交,得到黑安格斯牛和涠洲黄牛二元杂交牛安涠杂交牛F1代;采用指数选择法选留育种指数排名前50%作为种牛。(3)将优选得到的安涠杂交牛F1代母牛按1:12-18的公母比与日本和牛公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育成杂交,得到黑安格斯牛、涠洲黄牛、日本和牛三元杂交牛安涠和杂交牛F2代;同时,将黑安格斯牛公牛按1:12-18的公母比与南丹黄牛母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育成杂交,得到黑安格斯牛和南丹黄牛二元杂交牛安南杂交牛F1代;采用指数选择法选留育种指数排名前50%作为种牛。(4)按1:12-18的公母比将优选得到的安涠和杂交牛F2代母牛与优选得到的安南杂交牛F1代公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杂交;同时按1:12-18的公母比将优选得到的安涠和杂交牛F2代公牛与优选得到的安南杂交牛F1代母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杂交。(5)采用指数选择法综合选留步骤(4)得到杂交牛中育种指数排名前50%作为种牛,组成四元杂交合成系,种牛之间进行横交固定,筛选毛色一致、体型较大且较均匀的杂交后代,采集牛群基因样品进行分析,筛选出可用于基因标记的基因,开展分子育种,快速筛选出稳定性状的岭南牛,然后进行自群繁育扩繁。在育种过程中,使用牧场管理系统对种牛进行监测,其中包括使用发情监测系统对母牛的发情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为了提高受胎率在交配过程中可以辅以人工受精,对不发情或弱发情的种牛进行激素治疗;还包括使用测产系统对母牛的产期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提前做好产犊准备并进行助产,降低难产率。所述育种方法还包括:每只小牛出生后对其进行编号,记录其出生日期、初生重量,建立系谱,进行生长性能测定;选取20月龄、24月龄、28月龄、32月龄经选留种牛后淘汰下来的非种牛进行系统的屠宰测定,并进行肉质测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岭南牛,其特征在于,所述岭南牛是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涠洲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涠杂交牛F1代,再以日本和牛为父本与安涠杂交牛F1代母牛进行三元杂交,得到安涠和杂交牛F2代,同时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南丹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南杂交牛F1代,然后将安涠和杂交牛F2代与安南杂交牛F1代进行杂交,形成四元杂交合成系,将合成系进行横交固定,得到一种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牛肉质量好、体型大且能适应广西当地气候的黄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岭南牛,其特征在于,所述岭南牛是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涠洲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涠杂交牛F1代,再以日本和牛为父本与安涠杂交牛F1代母牛进行三元杂交,得到安涠和杂交牛F2代,同时用黑安格斯牛公牛与南丹黄牛母牛进行杂交,得到安南杂交牛F1代,然后将安涠和杂交牛F2代与安南杂交牛F1代进行杂交,形成四元杂交合成系,将合成系进行横交固定,得到一种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牛肉质量好、体型大且能适应广西当地气候的黄牛。


2.一种岭南牛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系谱档案清楚的纯种健壮黑安格斯牛公牛和日本和牛公牛,膘情上等、体型较大、5-8岁、生过两胎以后的青壮年涠洲黄牛母牛和南丹黄牛母牛,组建育种核心群;
(2)按1:12-18的公母比将黑安格斯牛公牛和涠洲黄牛母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育成杂交,得到黑安格斯牛和涠洲黄牛二元杂交牛安涠杂交牛F1代;采用指数选择法选留育种指数排名前50%作为种牛;
(3)将优选得到的安涠杂交牛F1代母牛按1:12-18的公母比与日本和牛公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育成杂交,得到黑安格斯牛、涠洲黄牛、日本和牛三元杂交牛安涠和杂交牛F2代;同时,将黑安格斯牛公牛按1:12-18的公母比与南丹黄牛母牛混养让其自然交配进行育成杂交,得到黑安格斯牛和南丹黄牛二元杂交牛安南杂交牛F1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瑞肖正中吴柱月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