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4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袋体和设于袋体内的支撑骨架,所述袋体为条状结构,所述袋体一端开有袋口;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长支杆和固定环,多个所述长支杆均布于袋体内壁,且与袋体内壁连接;所述固定环套于多个长支杆外,所述长支杆外壁设有卡扣且通过卡扣与固定环卡接。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推广,能够极大的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工作量。

Isolation bagging for preventing asparagus stem bligh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隔离套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的癌症,轻时植株零星枯死,产量减少;重时全田毁灭,产量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其减少病原菌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首要,一般来说新笋田发病较轻,老笋田菌源基数大,发病早而重。新笋田的病菌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种子带菌;二是老笋区的病菌随风或雨水传播而来。老笋的防病方式通常采用套袋的方式进行,即将隔离套袋罩于芦笋上,使其构成单体独立空间进行生长,即使个别植株患病也不会轻易进行范围传播;但是现在的隔离套袋实用时需要手动牵开,然后套于芦笋上后需要再次手动固定,工作量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的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及其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包括袋体和设于袋体内的支撑骨架,所述袋体为条状结构,所述袋体一端开有袋口;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长支杆和固定环,多个所述长支杆均布于袋体内壁,且与袋体内壁连接;所述固定环套于多个长支杆外,所述长支杆外壁设有卡扣且通过卡扣与固定环卡接。进一步限定,所述袋口内设置有收缩环,所述收缩环与袋口边缘连接;所述收缩环外壁设置有与多个长支杆对应的多个套环,且通过多个套环与长支杆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收缩环侧设有多个向中心延伸的柔性支撑条。进一步限定,所述套环、柔性支撑条与收缩环一体结构。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袋体制作,将面料缝合构成一端开口的条状袋体;步骤二:支撑骨架组装,选择与袋体长度相适配的长支杆,于长支杆的一侧固定卡扣,将支撑骨架放入袋体中,且将长支杆与袋体内壁连接,卡扣与长支杆的连接方式根据材料选择(粘接、熔接);步骤三:收缩环组装,将收缩环与袋口固定,且将套环与长支杆装配组合。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1、支撑骨架由固定环和长支杆构成,长支杆上下两端与固定环组装构成筒状结构的杠杆组合体,通过同时收拢长支杆的上端头,则长支杆下端即可向外扩张,便于将袋体牵开;另,将下端扩张后的袋体罩于芦笋上之后,将多个长支杆的上端同时向外扩张,即可将长支杆的下端同时收拢,将芦笋包裹固定,便于固定;2、收缩环可采用弹簧圈或橡胶圈等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材质制成,其能够将多个长支杆构成的筒状结构下端收缩至收缩环的自由状态下的尺寸;能够在套在芦笋上之后通过收缩环的收缩复位与芦笋进行固定;再,柔性支撑条能够作为与芦笋的接触点,能够防止收缩环将芦笋抱死影响芦笋外皮传导生长物质;3、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利于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收缩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袋体10、固定环21、长支杆22、卡扣221、收缩环23、套环231、柔性支撑条2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2所示,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包括袋体10和设于袋体10内的支撑骨架,所述袋体10为条状结构,所述袋体10一端开有袋口;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长支杆22和固定环21,多个所述长支杆22均布于袋体10内壁,且与袋体10内壁连接;所述固定环21套于多个长支杆22外,所述长支杆22外壁设有卡扣221且通过卡扣221与固定环21卡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袋口内设置有收缩环23,所述收缩环23与袋口边缘连接;所述收缩环23外壁设置有与多个长支杆22对应的多个套环231,且通过多个套环231与长支杆2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缩环23侧设有多个向中心延伸的柔性支撑条232。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环231、柔性支撑条232与收缩环23一体结构。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袋体10制作,将面料缝合构成一端开口的条状袋体10;步骤二:支撑骨架组装,选择与袋体10长度相适配的长支杆22,于长支杆22的一侧固定卡扣221,将支撑骨架放入袋体10中,且将长支杆22与袋体10内壁连接,卡扣221与长支杆22的连接方式根据材料选择(粘接、熔接);步骤三:收缩环23组装,将收缩环23与袋口固定,且将套环231与长支杆22装配组合。本技术方案:1、支撑骨架由固定环21和长支杆22构成,长支杆22上下两端与固定环21组装构成筒状结构的杠杆组合体,通过同时收拢长支杆22的上端头,则长支杆22下端即可向外扩张,便于将袋体10牵开;另,将下端扩张后的袋体10罩于芦笋上之后,将多个长支杆22的上端同时向外扩张,即可将长支杆22的下端同时收拢,将芦笋包裹固定,便于固定;2、收缩环23可采用弹簧圈或橡胶圈等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材质制成,其能够将多个长支杆22构成的筒状结构下端收缩至收缩环23的自由状态下的尺寸;能够在套在芦笋上之后通过收缩环23的收缩复位与芦笋进行固定;再,柔性支撑条232能够作为与芦笋的接触点,能够防止收缩环23将芦笋抱死影响芦笋外皮传导生长物质;3、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利于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包括袋体和设于袋体内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条状结构,所述袋体一端开有袋口;/n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长支杆和固定环,多个所述长支杆均布于袋体内壁,且与袋体内壁连接;/n所述固定环套于多个长支杆外,所述长支杆外壁设有卡扣且通过卡扣与固定环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包括袋体和设于袋体内的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为条状结构,所述袋体一端开有袋口;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个长支杆和固定环,多个所述长支杆均布于袋体内壁,且与袋体内壁连接;
所述固定环套于多个长支杆外,所述长支杆外壁设有卡扣且通过卡扣与固定环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隔离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内设置有收缩环,所述收缩环与袋口边缘连接;
所述收缩环外壁设置有与多个长支杆对应的多个套环,且通过多个套环与长支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芦笋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秋平曾华兰华丽霞何炼刘勇张骞方黄玲韦树谷叶鹏盛代顺冬赖佳盛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