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组件及电子雾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769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及电子雾化设备,包括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包括环状端面和具备弹性形变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环状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环状端面的一侧伸出。弹片的一端翘起,可使所述弹片与其他电极接触从而保证电极连通,弥补装配的配合间隙;具体地,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极组件与其他电极在装配中发生过盈配合时,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使翘起的一端在压力下压,因此,该电极组件中弹片伸出所述环状端面的高度可变,可在与不同的电极组件接触时,均能消除装配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组件及电子雾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电子雾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及电子雾化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雾化设备的一般工作原理是,采用电池对加热丝等通电,加热丝对可雾化基材进行加热,并将产生的气雾通过吸嘴释放出。图1-4提供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电子雾化设备,图1所示一种电子雾化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雾化组件1和外管3,电源本体等零部件收纳于外管3之内,电源本体上设有电源电极,雾化组件1上设有雾化电极;雾化组件1上设有凸缘100,雾化组件1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外管3中时凸缘100卡接于外管3的端口,并使电源电极与雾化电极电性连接。参照图2所示,电源电极包括电源电极环22;雾化电极包括雾化电极环。在装配时,由于包含的零部件众多,容易产生累积装配误差,参照图3所示,电源电极环22与雾化电极环12之间容易产生组装缝隙201,无法实时接触,导致电子雾化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又或者,在装配时雾化组件1的凸缘100无法卡接于外观3的端口,参照图4所示产生组装缝隙202,既影响电子雾化设备的吸气功能、又影响整体外观的美感。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对单一零部件进行打磨、更换等方式消除各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和装配误差造成的影响,然而这样的方式使用不便,也不利于零部件在出厂后进行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而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及电子雾化设备,旨在消除电子雾化设备中的装配误差。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包括环状端面和具备弹性形变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环状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环状端面的一侧伸出。现有技术的电极环仅仅包括一环状端面,在与其他电极电性连接时,将所述环状端面与其他电极接触,本技术提供的电极组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将弹片伸出所述环状端面所在平面的一侧,弹片的一端翘起,可使所述弹片与其他电极接触从而保证电极连通,弥补装配的配合间隙;具体地,当本技术提供的电极组件与其他电极在装配中发生过盈配合时,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使翘起的一端在压力下压,因此,该电极组件中弹片伸出所述环状端面的高度可变,可在与不同的电极组件接触时,均能有效减少乃至消除装配误差。优选地,所述弹片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端均匀分布于所述环状端面上。弹片为多个既可以在下压时分担受力,又可以增加与其他电极接触的接触点,保证接触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确保电流实时、稳定接通。优选地,所述环状端面与弹片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负极环的材质为不锈钢,其厚度范围为0.1-0.2mm。这样设置可以使弹片具备较大的弹性形变范围。优选地,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环状端面连接,所述插脚与所述弹片分置于所述环状端面的两侧。所述插脚用于与其他零部件连接。更加优选地,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环状磁铁,所述环状磁铁套设于所述正电极端子外,所述负极环还包括插脚,所述插脚从所述环状端面伸出,与弹片的所述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环状端面的两侧;所述插脚与所述环状磁铁连接固定。在其他电极靠近时,所述环状磁铁可将其他电极吸附,有利于将电极连接和分拆。优选地,所述杆状部上还套设有支撑件,支撑件的端面上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嵌入所述环状磁铁。优选地,还包括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环套设于所述电极端子之外。例如,所述电极环为负极环,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正电极端子;所述负极环套设于所述正电极端子外。这样设置可以使电极组件的结构紧凑。所述电极端子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正极端子等容易嵌入电极环内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杆状部,所述杆状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正电极端子连接固定。所述杆状部可以将所述电极组件与电源结构连接。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电源本体、雾化组件和外管,所述电源本体置于外管内,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电源电极,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雾化电极;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凸缘,所述雾化组件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外管中,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外管的端口,所述雾化电极与所述电源电极接触;所述电源电极或雾化电极采用上述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现有技术中的电源与其他用电组件装配(例如雾化组件)时,其他组件伸入所述外管中,其他组件的电极与电源电极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如果其他组件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误差等原因不能与电池实现实时接触,则无法保证电极组件的正常供电;而本技术提供的电极组件,在与其他组件发生装配误差时,电源的负极环能够消除所述装配误差:为了能够正确装配到所述电池外管内的合适位置(例如,其他组件插入电池外管中并保持密封连接),当其他组件长度过长时,其他组件向弹片加压,弹片发生弹性变形并保持弹片与其他组件的电极负极紧密连接,同时电源的正电极端子与其他组件的电极正极接触连接;当其他组件的长度过短以至于其电极负极不能接触所述负极环时,向环状端面外翘起的弹片的所述另一端与其他组件的电极负极保持接触,从而避免装配时的缝隙或装配公差导致电流无法接通的情况。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包括电源本体、雾化组件和外管,所述电源本体置于外管内,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电源电极,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雾化电极;所述雾化组件上设有凸缘,所述雾化组件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外管中,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外管的端口,所述雾化电极与所述电源电极接触;所述电源电极或雾化电极采用以上所述的电极组件的结构,并且,所述电源本体与所述杆状部连接。例如,所述杆状部上还套设有支撑件,支撑件的端面上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嵌入环状磁铁;所述支撑件包括PCBA塑胶支架,所述PCBA塑胶支架上固定有PCB组件,PCB组件用于实现对电子雾化设备进行电路控制,所述PCBA塑胶支架用于与所述雾化组件连接固定,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电源本体与所述电极组件之间。所述电源本体可以是电池等。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子雾化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电源负极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电子雾化设备电源电极和雾化电极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电子雾化设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电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电子雾化设备装配结构爆炸图;图7为实施例2的电子雾化设备拆分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的电子雾化设备装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方框所示局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参照图5所示,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环21,所述电极环21为负极环21,所述负极环21包括环状端面210和具备弹性形变的弹片,所述弹片为三个,分别为弹片211、弹片212、弹片213,所述弹片211、212、213分别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弹片的第一端与环状端面210连接,所述弹片的第二端向所述环状端面210的一侧伸出。所述电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包括环状端面和具备弹性形变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环状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环状端面的一侧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环,所述电极环包括环状端面和具备弹性形变的弹片,所述弹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环状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环状端面的一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端均匀分布于所述环状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端面与弹片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环状端面连接,所述插脚与所述弹片分置于所述环状端面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环套设于所述电极端子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杆状部,所述杆状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环状磁铁,所述环状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勇张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