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69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包括抑制组件,共模电感器,接地网,预埋杆和滤波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抑制组件,接地网和滤波电路的设置,金箔纸对共模电感器起到金属屏蔽的作用,避免外界对共模电感器进行干扰,外壳的内部嵌装铅块,提高对共模电感器的屏蔽效果,抑制共模电感器产生共模干扰,提高共模电感器的工作效率,阻抗R1和阻抗R2对共模电感器的共模干扰起到补偿作用,降低共模电感器产生共模干扰时电压的波动,保证共模电感器输出的稳定性,共模电感器的出线端与接地网相连,保证共模电感器良好的接地,对共模电感器产生的共模干扰起到抑制作用,保证共模电感器平稳高效运行,预埋杆保证接地网与地下稳定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
本技术属于共模电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
技术介绍
共模干扰无处不在,一般情况下,消除或抑制共模干扰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微弱信号采集调理电路,只有采集妥当的措施才能保证电路具备良好的抑制共模干扰性能,并正常工作,共模电感器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受到共模干扰的影响,现有共模电感器没有专用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装置,急需研制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现有共模电感器缺少专用的抑制共模干扰机构,影响共模电感器的工作效率,且增加共模电感器的能耗,缺少滤波机构,对共模电感器产生共模干扰现象,降低共模电感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以解决现有共模电感器缺少专用的抑制共模干扰机构,影响共模电感器的工作效率,且增加共模电感器的能耗,缺少滤波机构,对共模电感器产生共模干扰现象,降低共模电感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包括抑制组件,共模电感器,接地网,预埋杆和滤波电路;所述共模电感器设置在抑制组件的内部,且共模电感器的出线端贯穿至抑制组件的下方;所述接地网采用两个,且接地网通过导线分别与共模电感器的出线端相连;所述预埋杆采用多个,且预埋杆均匀焊接在接地网的下方;所述滤波电路通过导线与共模电感器的出线端相连。所述抑制组件包括外壳,金箔纸和出线孔;所述金箔纸粘接在外壳的内部,且金箔纸位于共模电感器的外侧;所述出线孔采用两个,且出线孔开设在外壳的下方。所述外壳的内部嵌装有铅块;所述金箔纸与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板;所述出线孔采用圆柱形,且出线孔的内壁卡接有绝缘套,该出线孔的深度等于外壳的壁厚。所述滤波电路包括抑制电容C1,阻抗R1和阻抗R2;所述阻抗R1和阻抗R2通过导线分别与共模电感器的出线端相连;所述抑制电容C1通过导线分别与共模电感器的出线端相连,且抑制电容C1与阻抗R1和阻抗R2并联。所述抑制电容C1的电容值范围为10pF-0.1μF;所述阻抗R1和阻抗R2具体选用滑动电阻器,且阻抗R1和阻抗R2的阻值范围为50Ω-3K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抑制组件的设置,金箔纸对共模电感器起到金属屏蔽的作用,避免外界对共模电感器进行干扰,外壳的内部嵌装铅块,提高对共模电感器的屏蔽效果,抑制共模电感器产生共模干扰,提高共模电感器的工作效率,降低共模电感器的能耗。2.本技术的滤波电路的设置,阻抗R1和阻抗R2对共模电感器的共模干扰起到无功补偿作用,降低共模电感器产生共模干扰时电压的波动,保证共模电感器输出的稳定性,提高共模电感器输出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接地网和预埋杆的设置,共模电感器的出线端与接地网相连,保证共模电感器良好的接地,对共模电感器产生的共模干扰起到抑制作用,保证共模电感器平稳高效运行,预埋杆保证接地网与地下稳定接触,提高接地网固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抑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滤波电路示意图。图中:1-抑制组件,11-外壳,12-金箔纸,13-出线孔,2-共模电感器,3-接地网,4-预埋杆,5-滤波电路,51-抑制电容C1,52-阻抗R1,53-阻抗R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包括抑制组件1,共模电感器2,接地网3,预埋杆4和滤波电路5;金箔纸12对共模电感器2起到金属屏蔽的作用,避免外界对共模电感器2进行干扰,外壳11的内部嵌装铅块,提高对共模电感器2的屏蔽效果,抑制共模电感器2产生共模干扰,提高共模电感器2的工作效率,降低共模电感器2的能耗,阻抗R152和阻抗R253对共模电感器2的共模干扰起到无功补偿作用,降低共模电感器2产生共模干扰时电压的波动,保证共模电感器2输出的稳定性,提高共模电感器2输出的使用寿命,共模电感器2的出线端与接地网3相连,保证共模电感器2良好的接地,对共模电感器2产生的共模干扰起到抑制作用,保证共模电感器2平稳高效运行,预埋杆4保证接地网3与地下稳定接触,提高接地网3固定的稳定性。抑制组件1包括外壳11,金箔纸12和出线孔13;金箔纸12对共模电感器2起到金属屏蔽的作用,避免外界对共模电感器2进行干扰,外壳11的内部嵌装铅块,提高对共模电感器2的屏蔽效果,抑制共模电感器2产生共模干扰,提高共模电感器2的工作效率,降低共模电感器2的能耗。滤波电路5包括抑制电容C151,阻抗R152和阻抗R253;阻抗R152和阻抗R253对共模电感器2的共模干扰起到无功补偿作用,降低共模电感器2产生共模干扰时电压的波动,保证共模电感器2输出的稳定性,提高共模电感器2输出的使用寿命。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抑制组件(1),共模电感器(2),接地网(3),预埋杆(4)和滤波电路(5);所述共模电感器(2)设置在抑制组件(1)的内部,且共模电感器(2)的出线端贯穿至抑制组件(1)的下方;所述接地网(3)采用两个,且接地网(3)通过导线分别与共模电感器(2)的出线端相连;所述预埋杆(4)采用多个,且预埋杆(4)均匀焊接在接地网(3)的下方;所述滤波电路(5)通过导线与共模电感器(2)的出线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抑制组件(1),共模电感器(2),接地网(3),预埋杆(4)和滤波电路(5);所述共模电感器(2)设置在抑制组件(1)的内部,且共模电感器(2)的出线端贯穿至抑制组件(1)的下方;所述接地网(3)采用两个,且接地网(3)通过导线分别与共模电感器(2)的出线端相连;所述预埋杆(4)采用多个,且预埋杆(4)均匀焊接在接地网(3)的下方;所述滤波电路(5)通过导线与共模电感器(2)的出线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组件(1)包括外壳(11),金箔纸(12)和出线孔(13);所述金箔纸(12)粘接在外壳(11)的内部,且金箔纸(12)位于共模电感器(2)的外侧;所述出线孔(13)采用两个,且出线孔(13)开设在外壳(11)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模电感器用抑制共模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荣集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