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63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钢清洗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包括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上挤干辊(4)与动力装置联接,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通过同步机构联接。由此,下挤干辊能够实现主动转动,并且与上挤干辊(4)同步转动,挤干辊与带钢之间没有相对速度,实现对送进带钢的同步挤压,从而克服了现有清洗槽的下挤干辊被动转动无法避免的带钢(6)与下挤干辊(5)之间易打滑的技术问题,并避免了下挤干辊(5)对带钢(6)的划伤,同时保护了挤干辊工作面,提高了挤干辊使用寿命,使挤干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挤干效果也随之改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投入设备少、改善效果好,尤其适合于带钢镀锌及彩涂机组应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带钢清洗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带钢清洗槽的具有同步机构的挤干辊
技术介绍
在带钢镀锌和彩涂处理前,需要清洗带钢,清洗后,还需要挤干带钢表面的液体。参见 图l,通常采用的美钢联法清洗槽是这样的,在垂直方向上,带钢的上下表面分别配备一根 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下挤干辊与带钢的运行线保持相切并垂直于带钢中心线水平方向布置 ,下挤干辊靠带钢与挤干辊的摩擦力驱动其被动运转;上挤干辊通过两个双作用气缸实现打 开和关闭动作,并由AC电机驱动其运转。此种结构的清洗槽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带钢表面 的轧制油与清洗槽内主要成份为氢氧化钠的碱液之间发生皂化反应而进行带钢表面的清洗, 皂化反应的产物附着在带钢表面,降低了带钢与下挤干辊的摩擦力,出现下挤干辊与带钢打 滑的现象,表现为下挤干辊转动缓慢甚至停止转动,使带钢与下挤干辊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 , 一方面造成了下挤干辊对带钢表面的划伤,从而影响镀锌机组正常生产和镀锌产品镀前基 板也即带钢的质量,另一方面又造成对挤干辊工作面的破坏,縮短挤干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清洗槽带钢与下挤干辊之间易打滑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提供一种下挤干辊主动转动的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包括上 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上挤干辊与动力装置连接,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通过同步机构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清洗槽的下挤干辊与上挤干辊之间同步连接,因此,下挤干辊能够实现主动转动,并且与上挤干辊同步转动,挤干辊与带钢之间没有相对速度, 实现对送进带钢的同步挤压。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清洗槽的下挤干辊由于被动转动无法避 免的带钢与下挤干辊之间易打滑的技术问题,并避免了下挤干辊对带钢的划伤,同时,带钢 对挤干辊的反切削作用减小,从而可有效保护挤干辊的工作面,从而提高的了挤干辊使用寿命;由于挤干辊的工作面得到了有效保护,使挤干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挤干效果也随之改 善。本技术投入设备少、改善效果好,尤其适合于带钢镀锌及彩涂机组应用。附图说明图l是原有的清洗槽挤干辊部分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示意图。图中标记为,l-AC电机,2-联轴器,3-气缸,4-上挤干辊,5-下挤干辊,6-带钢,7-联 轴器,8-同步齿轮分配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l、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包括上挤干辊4和下 挤干辊5,上挤干辊4与动力装置联接,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通过同步机构联接。如图2所示,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一个同步齿轮分配箱8,动力装置与同步齿轮分配箱8联 接,同步齿轮分配箱8内包括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齿轮的轴通过联轴器2与上挤干 辊4联接,另一个齿轮的轴通过另一联轴器2与下挤干辊5联接。采用该种同步机构改造容易,同步效果较好,也较安全。另需说明的是, 一般地,清洗 槽上、下挤干辊在不同的位置有两种关系, 一种是上、下挤干辊直径相同,此时上、下挤干 辊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同; 一种是上、下挤干辊直径不同,此时上、下挤干辊线速度相同而 角速度不同。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可以设计采用不同传动比的两种同步齿轮分配箱,以保证 上、下挤干辊线速度相同。所述联轴器2和7宜采用球笼联轴器,在挤干辊使用磨损后,仍能保证较好的同步效果所述同步机构包括另一台与动力装置同步控制的同样的动力装置,该装置通过另一联轴 器2与下挤干辊5连接。该同步机构所占用的安装空间很大,且在满足增设设备运转时,需要 投入一套控制系统,所需费用较高。实施例l:如图2所示,AC电机1通过同步齿轮分配箱8和联轴器2和7分别与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 联接,上挤干辊4和双作用气缸3联接,当带钢6进入到挤干辊的工作位置时,在双作用气缸3 的作用下,上挤干辊4将带钢6挤压至下挤干辊5的工作面上,在AC电机1驱动上挤干辊4和下 挤干辊5转动对持续送进的带钢6表面挤干作业。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两台相同的AC电机1通过两个联轴器2分别与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联接, 上挤干辊4和双作用气缸3联接,当带钢6进入到挤干辊的工作位置时,在双作用气缸3的作用下,上挤干辊4将带钢6挤压至下挤干辊5的工作面上,在AC电机1驱动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 转动对持续送进的带钢6表面挤干作业。权利要求1. 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包括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上挤干辊(4)与动力装置联接,其特征是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通过同步机构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带钢清洗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包括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上挤干辊(4)与动力装置联接,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通过同步机构联接。由此,下挤干辊能够实现主动转动,并且与上挤干辊(4)同步转动,挤干辊与带钢之间没有相对速度,实现对送进带钢的同步挤压,从而克服了现有清洗槽的下挤干辊被动转动无法避免的带钢(6)与下挤干辊(5)之间易打滑的技术问题,并避免了下挤干辊(5)对带钢(6)的划伤,同时保护了挤干辊工作面,提高了挤干辊使用寿命,使挤干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挤干效果也随之改善。本技术投入设备少、改善效果好,尤其适合于带钢镀锌及彩涂机组应用。文档编号F26B13/14GK201122044SQ200720201278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坤 孙, 雷华北 申请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挤干辊同步机构的清洗槽,包括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上挤干辊(4)与动力装置联接,其特征是:上挤干辊(4)和下挤干辊(5)通过同步机构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坤雷华北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