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56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包括绑胶壳、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所述绑胶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延伸管,两个所述延伸管均通过胶带分别固定在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螺纹盖,所述绑胶壳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胶块与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的内部均设置有四个内芯,且内芯的端部设置有接头,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十字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绑胶壳的结构强度,增强了绑胶壳的抗压性能,同时也提高了两根线缆连接处的抗拉性能,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
本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
技术介绍
线缆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需要连接两根较粗的线缆时,一般都采用在接头处包裹沥青胶来实现接头处的绝缘。现有技术中的绑胶组件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在绑胶之前需要将塑料材质的外壳固定到两根线缆的连接处,然后再向壳体中倒入指定的胶体,但由于塑料材质的外壳的抗压性能较差,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外壳容易被压碎,从而对接头处造成不利影响;其次,两根线缆的接头处的抗拉性能比较差,在拉力作用下线缆的接头容易发生断裂,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包括绑胶壳、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所述绑胶壳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延伸管,两个所述延伸管均通过胶带分别固定在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螺纹盖,所述绑胶壳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胶块与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的内部均设置有四个内芯,且内芯的端部设置有接头,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十字柱,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接管,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槽,且第二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管,所述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的端部均插接有开口塞。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等于第一线缆的横截面直径,且第一线缆的横截面直径等于第二线缆的横截面直径,两个所述限位件均通过通孔分别套接在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上。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线缆上的内芯通过接头与位于第二线缆上的内芯相连接,四个所述内芯通过十字柱相分离。优选的,所述内螺纹槽与外螺纹接管为相匹配设置,所述螺纹盖螺纹连接在螺纹管上。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与开口塞均为圆台形结构,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延伸管、螺纹盖、限位件与开口塞均为塑料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螺纹盖的外侧面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壳体与螺纹盖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径等于螺纹管的外径,且第二密封圈套接在螺纹管上,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连接件均为橡胶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十字柱,既能够将线缆的多根内芯分离开来,避免接头互相接触,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绑胶壳的结构强度,增强了绑胶壳的抗压性能,实际使用效果好。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件、通孔与开口塞,利用开口塞撑起线缆的端部,增大线缆端面面积,再配合圆台形状的限位件,大大增强了两根线缆接头处的抗拉性能。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环形槽、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连接件,既能够将螺纹盖与螺纹管连接到一起,避免了螺纹盖的丢失,也通过第二密封圈实现了螺纹盖与螺纹管的密封连接,实际使用效果好。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提高了绑胶壳的结构强度,增强了绑胶壳的抗压性能,同时也提高了两根线缆连接处的抗拉性能,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的绑胶壳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的第一壳体的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的实施例二中螺纹盖的结构图。图中:1绑胶壳、2第一线缆、3第二线缆、4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6橡胶垫圈、7延伸管、8胶带、9螺纹盖、10沥青胶块、11限位件、12通孔、13内芯、14接头、15十字柱、16外螺纹接管、17内螺纹槽、18螺纹管、19开口塞、20环形槽、21第一密封圈、22第二密封圈、2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包括绑胶壳1、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绑胶壳1包括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且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6,第一壳体4的一端与第二壳体5的一端均设置有延伸管7,两个延伸管7均通过胶带8分别固定在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上,第二壳体5上设置有螺纹盖9,绑胶壳1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胶块10与两个限位件11,限位件1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2,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内部均设置有四个内芯13,且内芯13的端部设置有接头14,第一壳体4的内部固定有十字柱15,第一壳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接管16,第二壳体5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槽17,且第二壳体5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管18,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端部均插接有开口塞19。通孔12的孔径等于第一线缆2的横截面直径,且第一线缆2的横截面直径等于第二线缆3的横截面直径,两个限位件11均通过通孔12分别套接在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上,位于第一线缆2上的内芯13通过接头14与位于第二线缆3上的内芯13相连接,四个内芯13通过十字柱15相分离,内螺纹槽17与外螺纹接管16为相匹配设置,螺纹盖9螺纹连接在螺纹管18上,限位件11与开口塞19均为圆台形结构,且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延伸管7、螺纹盖9、限位件11与开口塞19均为塑料材质制成。实施例二:参照图1-4,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包括绑胶壳1、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绑胶壳1包括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且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6,第一壳体4的一端与第二壳体5的一端均设置有延伸管7,两个延伸管7均通过胶带8分别固定在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上,第二壳体5上设置有螺纹盖9,绑胶壳1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胶块10与两个限位件11,限位件1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2,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内部均设置有四个内芯13,且内芯13的端部设置有接头14,第一壳体4的内部固定有十字柱15,第一壳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接管16,第二壳体5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槽17,且第二壳体5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管18,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端部均插接有开口塞19。通孔12的孔径等于第一线缆2的横截面直径,且第一线缆2的横截面直径等于第二线缆3的横截面直径,两个限位件11均通过通孔12分别套接在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上,位于第一线缆2上的内芯13通过接头14与位于第二线缆3上的内芯13相连接,四个内芯13通过十字柱15相分离,内螺纹槽17与外螺纹接管16为相匹配设置,螺纹盖9螺纹连接在螺纹管18上,限位件11与开口塞19均为圆台形结构,且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延伸管7、螺纹盖9、限位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包括绑胶壳(1)、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其特征在于,所述绑胶壳(1)包括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且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6),所述第一壳体(4)的一端与第二壳体(5)的一端均设置有延伸管(7),两个所述延伸管(7)均通过胶带(8)分别固定在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上,所述第二壳体(5)上设置有螺纹盖(9),所述绑胶壳(1)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胶块(10)与两个限位件(11),所述限位件(1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内部均设置有四个内芯(13),且内芯(13)的端部设置有接头(14),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部固定有十字柱(15),所述第一壳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接管(16),所述第二壳体(5)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槽(17),且第二壳体(5)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管(18),所述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端部均插接有开口塞(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包括绑胶壳(1)、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其特征在于,所述绑胶壳(1)包括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且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6),所述第一壳体(4)的一端与第二壳体(5)的一端均设置有延伸管(7),两个所述延伸管(7)均通过胶带(8)分别固定在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上,所述第二壳体(5)上设置有螺纹盖(9),所述绑胶壳(1)的内部设置有沥青胶块(10)与两个限位件(11),所述限位件(1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内部均设置有四个内芯(13),且内芯(13)的端部设置有接头(14),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部固定有十字柱(15),所述第一壳体(4)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接管(16),所述第二壳体(5)的另一端开设有内螺纹槽(17),且第二壳体(5)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管(18),所述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3)的端部均插接有开口塞(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线缆绑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孔径等于第一线缆(2)的横截面直径,且第一线缆(2)的横截面直径等于第二线缆(3)的横截面直径,两个所述限位件(11)均通过通孔(12)分别套接在第一线缆(2)与第二线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滨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裕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