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书写教学领域的手腕部正姿器,包括手腕限制组件和手腕束缚组件,手腕限制组件将置于书桌面的手腕冠状面约束为与书桌面呈10‑45度夹角,手腕束缚组件将手腕束缚于限制组件上。使用者在此状态下模拟书写动作或进行书写活动,将此状态下模拟书写动作或进行书写活动对指腕肌肉筋腱和神经组织的锻炼和刺激形成肌肉记忆,认识和领会正确的书写原理,起到一定的矫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书写教学领域的手腕部正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书写教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腕部正姿器。
技术介绍
在书写领域,尤其是硬笔书写领域,良好的书写活动是靠手腕和手指共同完成的,在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学生在使用右手书写时,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住笔,无名指和小指屈曲,自然靠拢于中指,整个手掌呈握空拳状,以右掌外侧的掌根骨作为着力点,手腕冠状面与桌面呈15-45度;做提按和顿挫等精细的动作时以手指为主,更多的转移动作以手腕为主,靠手腕的摆动带动手指完成笔划的书写,这样的状态是书写动作中手指手腕的合理配合。从手部健康角度深入分析,在前述状态下,每个手指处于自然屈曲的状态,手腕也呈放松的状态,以这样的状态进行书写活动,指腕骨骼肌肉筋腱组织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并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力学角度深入分析,在前述状态下,指腕主要负责书写动作,手腕掌根部负责支撑于书桌面,这种配合是科学合理的,做出书写动作时会更为顺畅。然而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近半数的学生不会运用腕力,将书写动作给书写者带来的紧张全部集中在手部,书写时,小指紧紧的按纸,本应起着力点和支撑作用的右掌外侧的掌根骨反而因小指的支撑而悬起来。这种情况下,手掌既要承担书写功能,又要做为支撑点。这种错误方式,在小孩子手腕尚没有力气的时候,比较容易靠手指写出横、竖、撇、捺等不同方向的笔划,但从长远看,这种书写动作是没有效率的。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所有的书写动作都靠以小指为支架、用拇指食指中指完成。为保证这一错误书写姿势能够完成书写目标,学员会通过勾腕、抱笔、低头等方法予以弥补,于是一系列不正确的执笔现象由此而产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追根寻源,发现这些学员的手腕冠状面与桌面的角度是呈大概70-90度角的接近垂直的角度,也就是手臂握拳、虎口向上,小指一端贴于桌面时手臂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在这种手臂状态下,以手腕带动手掌做横向笔划的书写是做不出来的,因为这样手腕是前后翻,而不是左右摆。书写者只有将手臂状态调整为与桌面的水平面呈10度——45度的夹角,才能让手掌小指一侧与桌面没有压力,实现手掌轻松自如地做左右摆腕动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用“笔是一枝花、三指拈住它,小手圆鼓鼓、手腕摆十下”的口诀来引导小学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有大多数学生无法单纯因理解而自主实行,教师往往需要手把手地纠正,然而教师不能总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耗时费力。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器械,将置于书桌面的手腕冠状面约束为与书桌面呈10-45度夹角,学员在此情形之下,做出书写动作或从事书写活动,刺激和锻炼指腕肌肉和神经组织,将正确的书写动作形成肌肉记忆,辅助学生理解正确的书写方式,达到一定的矫正效果。然而在技术研发领域,人们只注意学生手指握笔姿势是否正确,设计各种形制的握笔器。并没有认识到纠正手腕状态,解放手掌负荷,对掌握正确的执笔和书写方式更加有益。因此在书写教学领域,通过器材引导和矫正学生手腕书写角度的技术创新,尚无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器材将置于书桌面的手腕冠状面约束为与书桌面呈10-45度夹角,学员在器材约束下做出书写动作或进行书写活动时,该角度范围不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是:将置于书桌面的手腕冠状面约束为与书桌面呈10-45度夹角,学员在器材约束下做出书写动作或进行书写活动,将此状态下书写过程中的指腕配合形成肌肉记忆,引导学员体会在书写时,手部在书桌面上的主要支撑点和着力点放在手腕小指一侧的掌根骨处的书写技巧。辅助初学阶段或者手腕姿势不正确的人群体验一种“手掌用来书写,手腕用来支撑”的书写技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套手腕部正姿器,包括手腕限制组件和手腕束缚组件。手腕限制组件具有一个坡面,其坡面可以与手腕冠状面贴合,当正姿器放置于书桌面时,坡面与书桌面的夹角限制为10-45度;手腕束缚组件设置于手腕限制组件或连接于手腕限制组件,将贴合于坡面上的手腕加以束缚,使之保持手腕冠状面贴合于坡面状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腕限制组件为坡面和底板的组合,底板置于书写桌面,坡面与底板夹角为25度(其角度不可调节)。束缚组件包括压腕板和限位器,压腕板固定于底板,其上有用来压住手腕冠状面的曲面;坡面开调节口,限位器为固定于底板的两条限位螺栓配有螺帽,螺栓穿过坡面调节口以螺帽固定。①限制组件(坡面)②束缚组件(压腕板)③束缚组件(调节孔)④束缚组件(限位螺栓)⑤限制组件(底板)。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腕限制组件为坡面和底板的组合,底板置于书写桌面,坡面与底板夹角为25度(其角度不可调节)。束缚组件包括压腕板和限位装置,压腕板固定于底板,其上有用来压住手腕背部的曲面;限位装置设置在坡面和底板的接触面,将坡面与底板的接触面设置为交错咬合的齿状面,在坡面和底板的接触面分别安放的互相吸引的强磁片。①限制组件(坡面)②束缚组件(压腕板)③束缚组件(互相吸引的强磁片)④束缚组件(互相咬合的齿状平面)⑤限制组件(底板)。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组件中的坡面为硬质板,其底板上平面设高强度硬塑卡槽;束缚组件底端为可以插入该卡槽的卡件、卡件以尼龙带连接硬质压腕板,定位钮设在坡件顶部,尼龙带另一端结合定位钮束缚手腕。①限制组件(坡面)②限制组件(底板)③束缚组件(压腕板)④束缚组件(定位钮)⑤束缚组件(卡槽)。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组件和束缚组件均为硬质板材,二者拼合包围手腕,一端以折页相连,另一端设卡扣扣合。①限制组件②束缚组件③束缚组件(卡扣)④束缚组件(折页)。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组件中的坡面为高强度板材;束缚组件为具有防滑表层的束缚带和定位钮,束缚带设在坡件顶部,其另一端结合定位钮束缚手腕;定位钮可固定于坡件底面某一点。①限制组件(坡面)②束缚组件(防滑束缚带)③束缚组件(定位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以附图1实施例为例,阐述本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将手腕冠状面贴合于限制组件坡面上,沿底板向右滑动坡面,至压腕板曲面卡住手腕背部,拧紧限位螺母。完成以上步骤后,操作者可模拟书写动作或进行书写活动。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以附图2实施例为例,阐述本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将手腕冠状面贴合于限制组件坡面上,沿底板向右滑动坡面,至压腕板曲面卡住手腕背部。完成以上步骤后,操作者可模拟书写动作或进行书写活动。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以附图3实施例为例,阐述本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将手腕冠状面贴合于限制组件坡面上,沿底板向左滑动束缚组件至压腕板压住手腕上背部,将束缚组件上的带子与定位钮扣合。完成以上步骤后,操作者可模拟书写动作或进行书写活动。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以附图4实施例为例,阐述本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将手腕冠状面贴合于限制组件坡面上,以折页为轴闭合束缚组件,卡上卡扣。完成以上步骤后,操作者可模拟书写动作或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书写教学领域的手腕部正姿器,其特征为:包括手腕限制组件和手腕束缚组件,手腕束缚组件设置于手腕限制组件上或者与手腕限制组件相连接;所述手腕限制组件具有一个坡面,所述坡面可与手腕冠状面贴合,将所述手腕部正姿器置于书写桌面时,所述坡面与书写桌面夹角范围在10-45度;所述手腕束缚组件将贴合于所述手腕限制组件坡面上的手腕进行束缚,使手腕冠状面保持贴合于所述坡面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写教学领域的手腕部正姿器,其特征为:包括手腕限制组件和手腕束缚组件,手腕束缚组件设置于手腕限制组件上或者与手腕限制组件相连接;所述手腕限制组件具有一个坡面,所述坡面可与手腕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馨墨,
申请(专利权)人:韩馨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