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705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包括:与隧道洞壁廓形契合的弧形主梁、多个与管道外径契合的具有安装端和伸出端的弧形承托梁以及与弧形承托梁数量相同的支撑梁;弧形主梁的外弧面贴合隧道洞壁廓形设置并固定安装在隧道的洞壁上,弧形承托梁的内弧面为承托面,管道放置在弧形承托梁的承托面上,每一弧形承托梁的安装端固定安装在弧形主梁的内弧面上,每一弧形承托梁的外弧面与弧形主梁之间设置有一个支撑梁。该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加强了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与隧道洞壁的连接强同时强化了弧形承托梁的支撑强度,解决了因管道支架与隧道洞壁不贴合而导致的管道支架支撑强度不够的问题,能够防止管道从管道支架上滑落,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区间隧道施工一般情况下采用盾构法施工,泥水盾构作为盾构法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水将盾构刀盘切削下的泥土顺着管道带至泥浆站进行分离筛选,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在隧道洞壁上设置支架以架设进水管和出水管防止施工中电机车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撞;由于出水管携带大量泥沙,为防止管道堵塞,管道直径一般都在350mm以上,管道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使得管道的重量也随之增大,每一个支撑出水管道的支架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因此需要强度更好的支架以确保管道得到稳定、牢固的支撑;在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线路曲折多变,大多隧道都存在平曲线,地铁区间的曲率半径较小,在施工区间隧道的时候,进、出水管道在曲线段最为危险,受到曲线转角和泥水管辖影响,管道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更为重要,目前常用的管道支架与隧道洞壁贴合不牢固,影响管道支架的支撑强度,在有些地铁区间施工过程中,因管道支架的强度不够导致安放进、出水管道的管道支架变形,使得进、出水管道从管道支架上脱落至轨道周围,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轻则损坏设备、影响工期,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亟需一种安全可靠的管道支架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管道支架与隧道洞壁不贴合而导致的管道支架支撑强度不够的问题,防止管道从管道支架上滑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包括:与隧道洞壁廓形契合的弧形主梁、多个与管道外径契合的具有安装端和伸出端的弧形承托梁以及与所述弧形承托梁数量相同的支撑梁;所述弧形主梁的外弧面贴合所述隧道洞壁廓形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所述隧道的洞壁上,所述弧形承托梁的内弧面为承托面,所述管道放置在所述弧形承托梁的承托面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的安装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主梁的内弧面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的外弧面与所述弧形主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梁。具体地,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还包括多个拉紧件,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拉紧件,所述拉紧件的一端与对应的弧形承托梁的伸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主梁连接,且所述拉紧件与对应的弧形承托梁的承托面处于同侧,所述拉紧件用于将放置在所述弧形承托梁的承托面上的管道限定在所述承托面上以防止所述管道从所述承托面上滑出。具体地,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拉紧件数量相同的拉紧钩,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上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拉紧钩,所述拉紧钩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主梁的内弧面上且与对应的弧形承托梁的承托面处于同侧,所述拉紧件通过对应的拉紧钩与所述弧形主梁连接。具体地,所述拉紧件由钢丝绳制成。具体地,所述拉紧件由与所述管道外径契合的弧形钢管制成。具体地,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还包括多个具有给定厚度的连接板,每一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弧形主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主梁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隧道的洞壁上。具体地,所述弧形主梁以螺栓连接方式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隧道的洞壁上。具体地,所述给定厚度介于6mm-12mm之间。具体地,所述弧形主梁和所述弧形承托梁均由工字钢制成。具体地,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的安装端通过满焊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主梁的内弧面上。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采用与隧道洞壁贴合的弧形主梁固定安装在隧道洞壁上,加强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与隧道洞壁的连接强度,弧形主梁的外弧面的与隧道洞壁贴合,弧形承托梁的安装端固定安装在弧形主梁的内弧面上,伸出端朝向弧形主梁的径向伸出,弧形承托梁的承托面上放置管道,为了强化弧形承托梁的支撑强度,防止因管道重量过重而导致弧形承托梁发生变形或断裂,避免管道脱落,在弧形承托梁的外弧面与弧形主梁之间设置支撑梁以加强弧形承托梁的支撑强度。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结构简洁易于制造,通过弧形主梁加强了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与隧道洞壁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在弧形承托梁和弧形主梁之间的支撑梁强化了弧形承托梁的支撑强度,解决了因管道支架与隧道洞壁不贴合而导致的管道支架支撑强度不够的问题,且能够防止管道从管道支架上滑落,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在隧道洞壁上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中弧形主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弧形主梁2弧形承托梁3支撑梁4管道5拉紧件6拉紧钩7连接板20承托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以支撑隧道施工中所使用到的管道,图1为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在隧道洞壁上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包括:与隧道洞壁廓形契合的弧形主梁1、多个与管道4外径契合的具有安装端和伸出端的弧形承托梁2以及与所述弧形承托梁2数量相同的支撑梁3;所述弧形主梁1的外弧面贴合所述隧道洞壁廓形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所述隧道的洞壁上,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内弧面为承托面20,所述管道4放置在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承托面20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安装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主梁1的内弧面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外弧面与所述弧形主梁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梁3。本技术提供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弧形主梁1形状与隧道洞壁廓形契合,弧形主梁1的外弧面贴合隧道洞壁廓形固定安装在隧道洞壁上,弧形主梁1的外弧面加大了与隧道洞壁的接触面积,使得弧形主梁1与隧道洞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同时使弧形主梁1上受到的压力能够均匀的传递到隧道洞壁上,隧道洞壁给弧形主梁1的反作用力也能够均匀的反馈到弧形主梁1上,弧形承托梁2固定安装在弧形主梁1的内弧面上,在每一个弧形承托梁2的外弧面和弧形主梁1的内弧面之间设置的支撑梁3强化了弧形承托梁2的支撑强度,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通过弧形主梁1加强了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与隧道洞壁的连接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包括:与隧道洞壁廓形契合的弧形主梁(1)、多个与管道(4)外径契合的具有安装端和伸出端的弧形承托梁(2)以及与所述弧形承托梁(2)数量相同的支撑梁(3);所述弧形主梁(1)的外弧面贴合所述隧道洞壁廓形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所述隧道的洞壁上,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内弧面为承托面(20),所述管道(4)放置在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承托面(20)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安装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主梁(1)的内弧面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外弧面与所述弧形主梁(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梁(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包括:与隧道洞壁廓形契合的弧形主梁(1)、多个与管道(4)外径契合的具有安装端和伸出端的弧形承托梁(2)以及与所述弧形承托梁(2)数量相同的支撑梁(3);所述弧形主梁(1)的外弧面贴合所述隧道洞壁廓形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所述隧道的洞壁上,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内弧面为承托面(20),所述管道(4)放置在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承托面(20)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安装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弧形主梁(1)的内弧面上,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外弧面与所述弧形主梁(1)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梁(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还包括多个拉紧件(5),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拉紧件(5),所述拉紧件(5)的一端与对应的弧形承托梁(2)的伸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主梁(1)连接,且所述拉紧件(5)与对应的弧形承托梁(2)的承托面(20)处于同侧,所述拉紧件(5)用于将放置在所述弧形承托梁(2)的承托面(20)上的管道(4)限定在所述承托面(20)上以防止所述管道(4)从所述承托面(20)上滑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坠落支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拉紧件(5)数量相同的拉紧钩(6),每一所述弧形承托梁(2)上至少对应设置有一个拉紧钩(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亮魏少鹏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