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66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部一前一后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窗扇结构,所述窗框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均开设两个滑槽,所述窗扇结构卡装在相应的滑槽内部,所述窗扇结构包括外边框、窗玻璃、中连板以及锁定组件,所述中连板左右两端前部位置均转动连接窗玻璃,两个所述窗玻璃远离中连板一端均转动安装外边框,所述中连板、窗玻璃、外边框以及滚轮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窗框内部顶端以及内部底端贴合,所述外边框上下两端均固定滚轮,所述滚轮滑动安装在相应的滑槽内部,所述中连板通过锁定组件与两个窗玻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两种门窗的优点,提高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
本技术是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属于门窗

技术介绍
现有的窗户或者门大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推拉门窗,一种是旋转门窗。推拉门窗可以将挡风玻璃推动到窗口中的任何位置,实现任何位置的挡风,但是推拉门窗全打开时只能使窗口的一半位置保持通风,通风面积小,而旋转门窗打开时可以使整个窗口都进行通风,但是,旋转门窗不能实现任何位置的挡风,这些门窗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实现单一的功能,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两者的优点,使用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推拉门窗和旋转门窗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实现单一的功能,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两者的优点,使用多有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结合两种门窗的优点,提高了使用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内部一前一后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窗扇结构,所述窗框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均开设两个滑槽,所述窗扇结构卡装在相应的滑槽内部,所述窗扇结构包括外边框、窗玻璃、中连板以及锁定组件,所述中连板左右两端前部位置均转动连接窗玻璃,两个所述窗玻璃远离中连板一端均转动安装外边框,所述中连板、窗玻璃、外边框以及滚轮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窗框内部顶端以及内部底端贴合,所述外边框上下两端均固定滚轮,所述滚轮滑动安装在相应的滑槽内部,所述中连板通过锁定组件与两个窗玻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中间框架以及两个固定框,所述中间框架固定在中连板前端,两个所述固定框分别固定在两个窗玻璃前端且两个固定框设在中间框架左右两侧,所述中间框架内部设有两个插板且两个插板分别延伸至中间框架左端以及右端,两个所述插板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框。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框架内部开设通槽,两个所述插板均设在通槽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框内部均设有连接槽,所述插板贯穿连接槽。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框架前端左右对称开设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插板前端靠近中间框架中心位置均固定推板,两个所述推板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滑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中连板通过铰链与窗玻璃连接,所述窗玻璃通过及铰链与外边框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窗玻璃以及中连板上下两端均开设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均粘贴有密封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通过锁定组件将中连板以及两个窗玻璃进行锁定时,外边框、窗玻璃以及中连板整体呈现水平状态,此时两个窗扇结构之间可相互推拉,解除锁定组件的锁定时,中连板以及两个窗玻璃能够进行转动,使两个窗玻璃进行折叠,将两个窗扇结构移动到窗框的窗口两侧,可以实现窗口的全开启状态,实现了多变形,满足各种情况下的使用,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的实施例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的的另一种实施例图。图中:1-窗框、2-窗扇结构、11-滑槽、21-外边框、22-窗玻璃、23-中连板、24-锁定组件、25-滚轮、241-固定框、242-插板、243-中间框架、244-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包括窗框1,窗框1内部一前一后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窗扇结构2,窗框1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均开设两个滑槽11,窗扇结构2卡装在相应的滑槽11内部,具体地,两个窗扇结构2均能够左右移动,实现推动式门窗。窗扇结构2包括外边框21、窗玻璃22、中连板23以及锁定组件24,中连板23左右两端前部位置均转动连接窗玻璃22,两个窗玻璃22远离中连板23一端均转动安装外边框21,中连板23、窗玻璃22、外边框21以及滚轮25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窗框1内部顶端以及内部底端贴合,外边框21上下两端均固定滚轮25,滚轮25滑动安装在相应的滑槽11内部,中连板23通过锁定组件24与两个窗玻璃22连接,具体地,通过锁定组件24将中连板23以及两个窗玻璃22进行锁定时,外边框21、窗玻璃22以及中连板23整体呈现水平状态,此时两个窗扇结构2之间可相互推拉,解除锁定组件24的锁定时,中连板23以及两个窗玻璃22能够进行转动,使两个窗玻璃22进行折叠,将两个窗扇结构2移动到窗框1的窗口两侧,可以实现窗口的全开启状态,实现了多变形,满足各种情况下的使用,使用效果好。锁定组件24包括中间框架243以及两个固定框241,中间框架243固定在中连板23前端,两个固定框241分别固定在两个窗玻璃22前端且两个固定框241设在中间框架243左右两侧,中间框架243内部设有两个插板242且两个插板242分别延伸至中间框架243左端以及右端,两个插板242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框241,将插板242推动到固定框241内部时,能够实现对中连板23以及窗玻璃22进行锁定,将插板242从固定框241内部移动,实现解除锁定,在实际中为了增加两个窗扇结构2的推拉距离,将锁定组件24的整体厚度大小设置成小于两个滑槽11之间的距离大小,使窗扇结构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受到锁定组件24的阻挡。中间框架243内部开设通槽,两个插板242均设在通槽内部,两个固定框241内部均设有连接槽,插板242贯穿连接槽,便于插板242与中间框架243以及固定框241的连接。中间框架243前端左右对称开设两个滑槽,两个插板242前端靠近中间框架243中心位置均固定推板244,两个推板244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滑槽内部,利用推板244移动插板242,实现便于移动插板242的功能。中连板23通过铰链与窗玻璃22连接,窗玻璃22通过及铰链与外边框21连接,实现了转动连接。窗玻璃22以及中连板23上下两端均开设卡槽,卡槽内部均粘贴有密封垫,实现了密封功能。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此时插板242移动到固定框241内部,实现将中连板23与窗玻璃22进行锁定,此时中连板23、窗玻璃22以及外边框21整体呈现水平状态,窗扇结构2可左右移动,实现推拉式门窗的功能,通过移动推板244将插板242完全移动到中间框架243内部时,固定框241与插板242分离,然后人员向后推动两个窗玻璃22,使两个窗玻璃22进行转动,如图4所示实现折叠状态,具体的折叠程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将两个折叠到极限位置的窗扇结构2分别移动到窗框1的窗口两侧或者一侧,可以实现窗口的全开启状态,实现了多变形,满足各种情况下的使用,使用效果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包括窗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内部一前一后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窗扇结构(2),所述窗框(1)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均开设两个滑槽(11),所述窗扇结构(2)卡装在相应的滑槽(11)内部;/n所述窗扇结构(2)包括外边框(21)、窗玻璃(22)、中连板(23)以及锁定组件(24),所述中连板(23)左右两端前部位置均转动连接窗玻璃(22),两个所述窗玻璃(22)远离中连板(23)一端均转动安装外边框(21),所述中连板(23)、窗玻璃(22)、外边框(21)以及滚轮(25)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窗框(1)内部顶端以及内部底端贴合,所述外边框(21)上下两端均固定滚轮(25),所述滚轮(25)滑动安装在相应的滑槽(11)内部,所述中连板(23)通过锁定组件(24)与两个窗玻璃(2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包括窗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内部一前一后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窗扇结构(2),所述窗框(1)内部底端以及内部顶端均开设两个滑槽(11),所述窗扇结构(2)卡装在相应的滑槽(11)内部;
所述窗扇结构(2)包括外边框(21)、窗玻璃(22)、中连板(23)以及锁定组件(24),所述中连板(23)左右两端前部位置均转动连接窗玻璃(22),两个所述窗玻璃(22)远离中连板(23)一端均转动安装外边框(21),所述中连板(23)、窗玻璃(22)、外边框(21)以及滚轮(25)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窗框(1)内部顶端以及内部底端贴合,所述外边框(21)上下两端均固定滚轮(25),所述滚轮(25)滑动安装在相应的滑槽(11)内部,所述中连板(23)通过锁定组件(24)与两个窗玻璃(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折叠全开启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24)包括中间框架(243)以及两个固定框(241),所述中间框架(243)固定在中连板(23)前端,两个所述固定框(241)分别固定在两个窗玻璃(22)前端且两个固定框(241)设在中间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百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