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热水干燥木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264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的干燥处理方法。将截好的规格板或方材置于40-60℃的热水池中,浸泡3-5天,然后置于常温下空水1天,再置于60-65℃的烘干窑内,保持10-12天即可;地热循环水流经装置于窑顶的排管式散热器5内,开启风机将其进出口温度控制在61-72℃之间,并控制窑内温度在60-65℃之间。本工艺缩短了干燥周期,使干燥后的木材、质地均匀,软硬适度,并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减少了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的干燥处理方法。木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木材中含有大量的水份,经过剪裁,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板材后,还要经过烘干,定型等处理才能进行使用。传统的干燥木材的加工工艺是利用电、煤、油等加热干燥炉窑内空气,然后将木材置于干燥炉窑内干燥,使木材的含水量降低达到使用要求。这种干燥木材的方法既浪费了能源,又延长了木材的干燥时间,且干燥的质量也不好,易出现干燥不匀的现象。如采用电加热,若干燥每立方米木材,需耗资300元左右人民币,且设备投入比燃煤干燥设备增加40%。若采用燃煤干燥,则干燥质量更差,干燥后的木材色泽变深,煤烟味浓、干燥不匀,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附属设备也比较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地下热水干燥木材的方法,既将木材置于热水中浸泡,然后自然空水,再放入由地热水加热的空气干燥窑中烘干,即可达到节能并提高木材干燥质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经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及烘干窑的干燥方法与构成a、其工艺过程是,将截好的规格板或方材置于40-60℃的热水池中,浸泡3-5天,然后置于常温下空水1天,再置于60-65℃的烘干窑内,保持10-12天即可;b、其烘干窑的干燥方法是将地热循环水流经装置于窑顶的排管式散热器5内,开启风机将其进出口温度控制在61-72℃之间,并控制窑内温度在60-65℃之间,视窑内空气的饱和程度开启窑壁上的排气孔,每次一小时左右,定时测量木材水份,使之含水量降至10%以下;c、其烘干窑的构成是将散热器5置于窑体1内的屋顶上,并配有风机,热水输送管道连接在散热器5的进出口上,在散热器5的下部设有水平折流板,折流板四周与墙壁留有间隙,窑体1侧壁设有能开启的排气孔3,整个窑体设有保温层、内壁涂有防水剂及防腐涂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是1.干燥窑的热源采用了热水排管式散热器的方式,因而设备投入比较简单。采用的热水浸渍法可使木材中的有机酸、树脂置换彻底,干燥后防潮能力增强,并有防蛀的特点。2.本工艺缩短了干燥周期,使木材含水量降低在8%左右。提高了干燥质量,使产品不易变形、开裂、无异味、强度无任何影响。3.本工艺方法使干燥后的木材,质地均匀、软硬适度,增加了可加工性。并且该工艺方法,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附图为地热水散热器式烘干窑立体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工艺过程及附图所示烘干窑结构,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首先将原本按需要的规格截成板材或方材,置于水泥做成的热水池中,一般可控制水温在40-60℃之间,采用地下热水,浸泡3-5天,使之充分浸透,然后捞出在常温的自然环境下空1天水,再由专用小车送至烘干窑内,在60-65℃的环境下烘10-12天,即可出窑。该烘干窑由水泥制成,在窑顶、地面及四壁均装有保温层,将排管式散热器5置于窑体1的屋内顶部,地热水进出口温度控制在61-72℃之间,由风机向窑内吹风,经屋顶水平折流板的折流使窑内热空气形成对流,当窑内空气达到热蒸气饱和状时,开启窑壁上的排气孔3,排气一小时,循环不止,总保持窑内温度在60-65℃之间,经10-12天的时间,测得木材含水量在10%以下,保持一段时间即可出窑。在窑体1的内壁涂有防水剂及防腐涂料,防止窑内墙潮湿后粉化及细菌繁殖,增加其耐用性。烘干窑体配有自动控温排气的控制装置、及输送地下热水的水泵等机械、电气设施,安装在窑侧的控制室2内。与窑的大门4对应地面还有运输木材的轨道,供专用小车将木材送入或拉出窑内。以窑内容积31.60m3计,可堆放木材15m3,换热面积达120m3,选择风机流量12000m3/h,热水流量10t/h,板间风速1.4-2m/sec,风机功率1.5KW,热水压力0.04MPa。与电热干燥方法处理同样木材比较,一立方米木材可节电100度,节约能源70-80%,和燃煤干燥方法比较,可节煤500kg。从中可见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当可观的。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及烘干窑的干燥方法与构成;a、其工艺过程是,将截好的规格板或方材置于40-60℃的热水池中,浸泡3-5天,然后置于常温下空水1天,再置于60-65℃的烘干窑内,保持10-12天即可;b、其烘干窑的干燥方法是将地热循环水流经装置于窑顶的排管式散热器5内,开启风机将其进出口温度控制在61-72℃之间,并控制窑内温度在60-65℃之间,视窑内空气的饱和程度开启窑壁上的排气孔,每次一小时左右,定时测量木材水份,使之含水量降至10%以下;c、其烘干窑的构成是将散热器5置于窑体1内的屋顶上,并配有风机,热水输送管道连接在散热器5的进出口上,在散热器5的下部设有水平折流板,折流板四周与墙壁留有间隙,窑体1侧壁设有能开启的排气孔3,整个窑体设有保温层,内壁涂有防水剂及防腐涂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的干燥处理方法。将截好的规格板或方材置于40—60℃的热水池中,浸泡3—5天,然后置于常温下空水1天,再置于60—65℃的烘干窑内,保持10—12天即可;地热循环水流经装置于窑顶的排管式散热器5内,开启风机将其进出口温度控制在61—72℃之间,并控制窑内温度在60—65℃之间。本工艺缩短了干燥周期,使干燥后的木材、质地均匀,软硬适度,并且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文档编号F26B3/00GK1086893SQ9311575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曹军, 温建生, 李昕, 李政敏 申请人:中国星火总公司辽宁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地热水干燥木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及烘干窑的干燥方法与构成;a、其工艺过程是,将截好的规格板或方材置于40-60℃的热水池中,浸泡3-5天,然后置于常温下空水1天,再置于60-65℃的烘干窑内,保持10-12天即可;b、其烘干窑的干燥方法是将地热循环水流经装置于窑顶的排管式散热器5内,开启风机将其进出口温度控制在61-72℃之间,并控制窑内温度在60-65℃之间,视窑内空气的饱和程度开启窑壁上的排气孔,每次一小时左右,定时测量木材水份,使之含水量降至10%以下;c、其烘干窑的构成是将散热器5置于窑体1内的屋顶上,并配有风机,热水输送管道连接在散热器5的进出口上,在散热器5的下部设有水平折流板,折流板四周与墙壁留有间隙,窑体1侧壁设有能开启的排气孔3,整个窑体设有保温层,内壁涂有防水剂及防腐涂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军温建生李昕李政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星火总公司辽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