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5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包括:预制楼板和现浇层;预制楼板设于现浇层的下方,使得预制楼板和现浇层形成结构楼板;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和显露于楼板本体上方的桁架钢筋;现浇层埋设有蛇形布置的天棚盘管,天棚盘管于桁架钢筋和楼板本体之间的空间沿桁架钢筋平行方向穿设布置,且天棚盘管的两端显露于现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天棚盘管的完整性,保证了天棚盘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制楼板和现浇层的共同组成形成了满足承重要求的建筑要求;蛇形布置大大降低了现浇层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厚度尺寸需求,节省了原料和成本,且不影响预制楼板的桁架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
本技术涉及天棚辐射
,尤指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
技术介绍
天棚辐射是一种以辐射传热为主要供冷供热方式的暖通空调末端形式,通过提升或降低围护结构内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表面的表面温度,形成热或冷辐射面,通过辐射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供暖供冷。天棚盘管是天棚辐射末端中的一种典型形式,将盘管设置在结构楼板中,预冷预热楼板从而形成冷、热辐射面向室内供冷供暖。现有铺设天棚盘管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现浇的结构楼板埋设天棚盘管,施工复杂,且天棚盘管会与现浇层的钢筋笼产生干涉问题,导致天棚盘管在铺设时,需要穿过钢筋笼,且需要通过固定部件将天棚盘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后,再进行浇注,安装过程非常的繁杂且耗时过长,延长了建筑物的施工时间。第二种是将天棚盘管和结构楼板在工厂时进行预制变成预制板,然后再进行现场拼装,这样做实现了天棚盘管安装可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分摊到工厂,从而保证了施工时间;但成本较高,且天棚盘管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因为振动或掉落等不良现象容易出现断裂或裂纹,导致天棚盘管后期出现渗水、发霉等不良现象,大大降低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且现场需要将多个预制板的天棚盘管进行拼接连接,拼接处连接的紧固性和密封性需要保证,否则同样会出现上述渗水、发霉等不良现象;预制板作为结构层主体在建筑物建成之后根本无法维修,导致出现上述情况的房子根本无法在使用天棚辐射的时候住人,或者只能将天棚辐射当作摆设,重新购置空调系统,导致住户成本较高;因此,预制板给开发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技术保证。可见,怎样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且后期使用问题少的天棚辐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保证了天棚盘管的完整性,保证了天棚盘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制楼板和现浇层的共同组成形成了满足承重要求的建筑要求;蛇形布置大大降低了现浇层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厚度尺寸需求,节省了原料和成本,且不影响预制楼板的桁架构造。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包括:预制楼板和现浇层;所述预制楼板设于所述现浇层的下方,使得所述预制楼板和所述现浇层形成结构楼板;所述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和显露于所述楼板本体上方的桁架钢筋;所述现浇层埋设有蛇形布置的天棚盘管,所述天棚盘管于所述桁架钢筋和所述楼板本体之间的空间沿桁架钢筋平行方向穿设布置,且所述天棚盘管的两端显露于所述现浇层。本技术方案中,结构楼板由上下叠设的预制楼板和现浇层构成,其中,预制楼板减少了钢筋笼的捆扎、搭建以及模板的拆装等步骤,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从而保证了工程交付时间;更优的,在预制楼板上浇注现浇层,使得预制楼板可变成现浇层的承重模板,减少了现浇层的模板的拆装过程;更优的,本技术的现浇层无需设置钢筋笼,依靠预制楼板的桁架钢筋便可与预制楼板形成一体,保证了结构楼板整体性;且桁架钢筋不存在钢筋笼对天棚盘管的干涉问题,使得天棚盘管的铺设非常方便,只需将天棚盘管沿桁架平行方向进行蛇形铺设好后,便可立马进行浇注即可,非常简便且耗时短;更优的,由于天棚盘管铺设于现浇层中,使得天棚盘管可通过根数少甚至一根天棚盘管便可实现一个居住环境的铺设,大大减少了天棚盘管的拼接点的数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天棚盘管的拼接点处的渗水现象;更优的,天棚盘管现场铺设,保证了天棚盘管的完整性,保证了天棚盘管的有效使用寿命;预制楼板和现浇层的共同组成形成了满足承重要求的建筑要求;更优的,蛇形布置大大降低了现浇层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厚度尺寸需求,节省了原料和成本,且不影响预制楼板的桁架构造。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棚盘管和所述楼板本体之间铺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天棚盘管的钢丝网。本技术方案中,钢丝网的铺设提高了天棚盘管于浇注现浇层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牢靠性,避免浇注过程中出现天棚盘管发生位移等不良现象。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预制楼板包括多个拼接形成的子预制楼板。本技术方案中,小体积的子预制楼板便于批量制造、运输和吊装,降低了成本。进一步优选地,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子预制楼板的接触处设有凹凸配合结构。本技术方案中,凹凸配合结构便于相邻设置的子预制楼板定位和对接,提高子预制楼板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从而保证了连接处的承重性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的尺寸,所述凸起容设于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填充有现浇混凝土。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现浇混凝土实现了相邻设置的子预制楼板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和牢固性,保证了结构楼板的整体性和承重性能。进一步优选地,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子预制楼板间隔设置,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子预制楼板之间形成浇注空间,且其中一个所述子预制楼板靠近另一个所述子预制楼板一侧的侧壁设有拉筋;所述浇注空间浇注有现浇混凝土,所述拉筋埋设于所述现浇混凝土。本技术方案中,拉筋和现浇混凝土的设置提高了相邻设置的子预制楼板拼接处的抗剪性能,实现了相邻设置的子预制楼板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和牢固性,保证了结构楼板的整体性和承重性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棚盘管为PB管材、PP管材、PEX管材或PE-RT管材。本技术方案中,天棚盘管优选为使用寿命长的管材,从而保证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棚盘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与水处理装置形成回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器、第一单向阀、压力表、安全阀、分水器、第二单向阀、集水器;所述分水器、所述安全阀、所述压力表、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过滤器串联后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过滤器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集水器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串联后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靠近所述出水口设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公称通径大于所述天棚盘管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天棚盘管外径的0.9-1.5倍;所述安全阀的最高许用压力大于所述天棚盘管的工作压力的1.6-2.5倍;所述压力表的额定量程大于天所述棚盘管的工作压力的1.2-2.5倍。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性能指数的设定,保证了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结构楼板由上下叠设的预制楼板和现浇层构成,其中,预制楼板减少了钢筋笼的捆扎、搭建以及模板的拆装等步骤,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从而保证了工程交付时间;更优的,在预制楼板上浇注现浇层,使得预制楼板可变成现浇层的承重模板,减少了现浇层的模板的拆装过程;更优的,本技术的现浇层无需设置钢筋笼,没有钢筋笼的干涉问题,使得天棚盘管的铺设非常方便,只需将天棚盘管进行蛇形铺设好后,便可立马进行浇注即可,非常简便且耗时短;更优的,由于天棚盘管铺设于现浇层中,使得天棚盘管可通过根数少甚至一根天棚盘管便可实现一个居住环境的铺设,大大减少了天棚盘管的拼接点的数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天棚盘管的拼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制楼板和现浇层;/n所述预制楼板设于所述现浇层的下方,使得所述预制楼板和所述现浇层形成结构楼板;/n所述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和显露于所述楼板本体上方的桁架钢筋;/n所述现浇层埋设有蛇形布置的天棚盘管,所述天棚盘管于所述桁架钢筋和所述楼板本体之间的空间沿桁架钢筋平行方向穿设布置,且所述天棚盘管的两端显露于所述现浇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楼板和现浇层;
所述预制楼板设于所述现浇层的下方,使得所述预制楼板和所述现浇层形成结构楼板;
所述预制楼板包括楼板本体和显露于所述楼板本体上方的桁架钢筋;
所述现浇层埋设有蛇形布置的天棚盘管,所述天棚盘管于所述桁架钢筋和所述楼板本体之间的空间沿桁架钢筋平行方向穿设布置,且所述天棚盘管的两端显露于所述现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棚盘管和所述楼板本体之间铺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天棚盘管的钢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楼板包括多个拼接形成的子预制楼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
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子预制楼板的接触处设有凹凸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沿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的尺寸,所述凸起容设于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填充有现浇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装配式叠合板的新型构造,其特征在于:
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子预制楼板间隔设置,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子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