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411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PLC,支架一端安装有伺服马达,伺服马达的内侧安装有对称的传动辊,传动辊的表面设有皮带,且伺服马达与任一传动辊相连接;支架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导轨,导轨表面嵌套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与导轨保持相对滑动连接,滑块顶部与皮带底部相连接;滑块的顶部安装有光纤镜头,且光纤镜头的镜头位置贯穿皮带并向皮带外延伸,本装置小巧灵活,安装与整经机、浆纱机的盘头最近的位置,通过计数单根纱的数量判断是否断纱,少纱,及时发现断纱或缠绕橡胶棍轮异常,从而杜绝此类异常的发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具体讲是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整经机和浆纱机是从事纺织机械设计、制造用到的机械设备,经过研究发现,因整经机、浆纱机高速运转,单纱断头后会缠绕于橡胶罗拉上,原机器上断纱装置无法检测,造成整经机、浆纱机盘头上方的橡胶罗拉绕纱,损坏橡胶罗拉,同时经轴上会出现无头纱等异常,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本装置小巧灵活,安装与整经机、浆纱机的盘头最近的位置,通过计数单根纱的数量判断是否断纱,少纱,从而杜绝此类异常的发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PLC,支架一端安装有伺服马达,伺服马达的内侧安装有对称的传动辊,传动辊的表面设有皮带,且伺服马达与任一传动辊相连接;支架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导轨,导轨表面嵌套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与导轨保持相对滑动连接,滑块顶部与皮带底部相连接;滑块的顶部安装有光纤镜头,且光纤镜头的镜头位置贯穿皮带并向皮带外延伸;光纤镜头的底部设有光纤线,光纤线一端与光纤镜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连接有放大器。优选的,PLC、放大器及光纤传感器之间依次串联;光纤传感器通过伺服马达带动皮带使其进行往复移动,伺服马达为带减速器的无刷交流伺服电机,使皮带上的光纤镜头保持左右运动,一个来回周期保持在1.5—3秒,提高识别效率。优选的,光纤镜头的镜头方向与经纱的垂直外侧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15MM,可以有效保证检测距离,同时光纤镜头发射出LED红色光源照射在经纱的每根单纱上,后反射回光纤镜头,随后光纤镜头将光源信号通过光纤线送入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为光纤同轴位移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判断变化值后再发送至PLC,PLC进一步将检测信息与装置外部所连接的工业电脑触控屏设定的参数经过计算对比,通过提高对纱的检验。优选的,光纤线的表面缠绕设置有尼龙拖链,通过尼龙拖链可以有效保护光纤线,同时可以防止光纤镜头的左右移动造成光纤线断裂,触控屏通过A/D转换器将电信号输入至PLC中,PLC通过A/D转换器将数据输出触控屏,通过光纤传感器判断资料传送到PLC判断纱的根数、位置是否缺少或移位从而判断单纱是否断裂,PLC判断后出现断纱后发出停机信号,告知整经机或浆纱机停机,杜绝断纱、少纱等异常的发送。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与现有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装置小巧灵活,安装与整经机、浆纱机的盘头最近的位置,通过计数单根纱的数量判断是否断纱,少纱,从而杜绝此类异常的发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体现为:优点1:光纤传感器通过伺服马达带动皮带使其进行往复移动,伺服马达为带减速器的无刷交流伺服电机,使皮带上的光纤镜头保持左右运动,一个来回周期保持在1.5—3秒,提高识别效率。优点2:光纤镜头发射出LED红色光源照射在经纱的每根单纱上,后反射回光纤镜头,随后光纤镜头将光源信号通过光纤线送入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为光纤同轴位移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判断变化值后再发送至PLC,PLC进一步将检测信息与装置外部所连接的工业电脑触控屏设定的参数经过计算对比,通过提高对纱的检验。优点3:通过尼龙拖链可以有效保护光纤线,同时可以防止光纤镜头的左右移动造成光纤线断裂,触控屏通过A/D转换器将电信号输入至PLC中,PLC通过A/D转换器将数据输出触控屏,通过光纤传感器判断资料传送到PLC判断纱的根数、位置是否缺少或移位从而判断单纱是否断裂,PLC判断后出现断纱后发出停机信号,告知整经机或浆纱机停机,杜绝断纱、少纱等异常的发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光纤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序号:支架1、伺服马达2、滑块3、皮带4、传动辊5、PLC6、放大器7、光纤传感器8、光纤镜头81、光纤线811、尼龙拖链812、导轨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支架1和PLC6,支架1一端安装有伺服马达2,伺服马达2的内侧安装有对称的传动辊5,传动辊5的表面设有皮带4,且伺服马达2与任一传动辊5相连接;支架1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导轨9,导轨9表面嵌套设置有滑块3,且滑块3与导轨9保持相对滑动连接,滑块3顶部与皮带4底部相连接;滑块3的顶部安装有光纤镜头81,且光纤镜头81的镜头位置贯穿皮带4并向皮带4外延伸;光纤镜头81的底部设有光纤线811,光纤线811一端与光纤镜头8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光纤传感器8,光纤传感器8连接有放大器7。更具体而言,PLC6、放大器7及光纤传感器8之间依次串联;光纤传感器8通过伺服马达带动皮带4使其进行往复移动,伺服马达为带减速器的无刷交流伺服电机,使皮带4上的光纤镜头81保持左右运动,一个来回周期保持在1.5—3秒,提高识别效率。更具体而言,光纤镜头81的镜头方向与经纱的垂直外侧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0-15MM,可以有效保证检测距离,同时光纤镜头81发射出LED红色光源照射在经纱的每根单纱上,后反射回光纤镜头81,随后光纤镜头81将光源信号通过光纤线811送入光纤传感器8,光纤传感器8为光纤同轴位移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8判断变化值后再发送至PLC6,PLC6进一步将检测信息与装置外部所连接的工业电脑触控屏设定的参数经过计算对比,通过提高对纱的检验。更具体而言,光纤线811的表面缠绕设置有尼龙拖链812,通过尼龙拖链812可以有效保护光纤线811,同时可以防止光纤镜头81的左右移动造成光纤线811断裂,触控屏通过A/D转换器将电信号输入至PLC6中,PLC6通过A/D转换器将数据输出触控屏,通过光纤传感器8判断资料传送到PLC6判断纱的根数、位置是否缺少或移位从而判断单纱是否断裂,PLC6判断后出现断纱后发出停机信号,告知整经机或浆纱机停机,杜绝断纱、少纱等异常的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和PLC(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一端安装有伺服马达(2),所述伺服马达(2)的内侧安装有对称的传动辊(5),所述传动辊(5)的表面设有皮带(4),且所述伺服马达(2)与任一传动辊(5)相连接;所述支架(1)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导轨(9),所述导轨(9)表面嵌套设置有滑块(3),且所述滑块(3)与导轨(9)保持相对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顶部与皮带(4)底部相连接;所述滑块(3)的顶部安装有光纤镜头(81),且所述光纤镜头(81)的镜头位置贯穿皮带(4)并向皮带(4)外延伸;所述光纤镜头(81)的底部设有光纤线(811),所述光纤线(811)一端与光纤镜头(8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光纤传感器(8),所述光纤传感器(8)连接有放大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和PLC(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一端安装有伺服马达(2),所述伺服马达(2)的内侧安装有对称的传动辊(5),所述传动辊(5)的表面设有皮带(4),且所述伺服马达(2)与任一传动辊(5)相连接;所述支架(1)的内侧通过螺丝连接有导轨(9),所述导轨(9)表面嵌套设置有滑块(3),且所述滑块(3)与导轨(9)保持相对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顶部与皮带(4)底部相连接;所述滑块(3)的顶部安装有光纤镜头(81),且所述光纤镜头(81)的镜头位置贯穿皮带(4)并向皮带(4)外延伸;所述光纤镜头(81)的底部设有光纤线(8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亮林金田
申请(专利权)人:俱昕纺织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