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324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隔板隔开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一层包括多个过滤腔,第二层为收集腔,每个所述过滤腔的上部设有能够打开的盖板;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体、过滤层,过滤层安装在过滤体内,所述过滤体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收集腔设有收集器,收集器与过滤腔连通,所述收集器的底部拆卸的连接收集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下两层,过滤器处理废液,减少处理废液处理部门的工作,也避免现有的收集过程中,废液挥发产生有害气体,且通过不同的过滤腔将不同性质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混淆,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工作人员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液处理收集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液相色谱仪是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的仪器,分析鉴定完毕后会产生废液,但废液量比较小,在做分析型色谱后,需要进行收集,再送到专门的废液处理站,这样处理极为不方便,特别是,废液中存在很多有机物、强酸、强碱或有毒气体,需要将废液收集起来,避免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现有的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系统,大都是简单的直接收集到瓶中,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首先,传统的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系统没有对废液进行分类,分类不合理不清楚,而且极易混合,不能给工作人员提示,造成伤害,不安全;再者,没有对废液进行过滤或处理,去除废液中的各种不溶性和有毒杂质,给废液处理部门增加工作量。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废液收集系统不安全、不环保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隔板隔开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上下设置,第一层包括多个由立板隔开的过滤腔,第二层为收集腔,每个所述过滤腔的上部设有与过滤腔对应的废液入口,废液入口处设有能够打开的盖板;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体、过滤层,过滤体固定安装在废液入口处,过滤层安装在过滤体内,所述过滤体上设有过滤孔;所述收集腔设有收集器,收集器通过所述隔板上的孔与过滤腔连通,所述收集器的底部能够拆卸的连接收集瓶。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两层,第一层主要用于处理废液,减少处理废液处理部门的工作,也避免现有的收集过程中,废液挥发产生有害气体,且通过不同的过滤腔将不同性质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混淆,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工作人员处理。优选的,所述第一层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口,第二层设有用于放置和拿取收集瓶的门体。窗口便于观察废液过滤过程,门体用于放置和拿取收集瓶,其中,收集腔可以是一个整体式的,也可以是通过隔板隔开的。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由液相色谱仪连接至过滤体内,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密封垫片。第一管道用于将液相色谱仪产生的的液相引入到过滤体中,并通过盖板底部的密封垫片与过滤体密封,使得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溢出。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分管道,分管道连接冲洗液箱。分管上并设有阀体,收集过程中阀体关闭,待收集完成,可对收集腔进行冲洗,避免下次使用时混入其他废液,产生有害物质。优选的,所述过滤体为双层的圆柱体结构,包括外壁、内壁,所述外壁为上端开口的圆柱型腔体,所述外壁焊接在废液入口处,所述内壁为具有外沿的圆柱型腔体,内壁的外沿搭接在外壁上,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上均设有过滤孔。优选的,所述过滤层放置在外壁与内壁之间的空腔内。过滤体与过滤层承担过滤的作用,对废液进行过滤,可以过滤掉不溶性和有毒的杂质。优选的,所述收集器包括收集管、收集盖,收集管的上端固定在隔板上,收集管的底端穿过收集盖。优选的,所述收集管为软性材质制得,所述收集盖为开口朝下的圆柱体结构,其圆柱面的内圈设有螺纹,其水平面为橡胶材质制得。收集盖可以用过螺纹与收集瓶的螺纹连接,收集盖的水平面通过橡胶材质制得,使得收集过程,橡胶与收集管贴合,避免不小心晃动了收集装置,液体溅出。优选的,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收集盖上。可以对液体的液位进行检测,并可以通过液位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设置,对液位进行监测,当液位高于设定值,进行报警,避免液体超出收集瓶。优选的,所述收集腔的内部的底面设有卡板,卡板上设有多个能够卡接收集瓶底部的卡槽。卡板可以对收集瓶进行固定。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两层,第一层主要用于处理废液,减少处理废液处理部门的工作,也避免现有的收集过程中,废液挥发产生有害气体,且通过不同的过滤腔将不同性质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混淆,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工作人员处理;(2)窗口便于观察废液过滤过程,门体用于放置和拿取收集瓶,其中,收集腔可以是一个整体式的,也可以是通过隔板隔开的;(3)第一管道用于将液相色谱仪产生的的液相引入到过滤体中,并通过盖板底部的密封垫片与过滤体密封,使得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溢出;分管上并设有阀体,收集过程中阀体关闭,待收集完成,可对收集腔进行冲洗,避免下次使用时混入其他废液,产生有害物质;(4)过滤体与过滤层承担过滤的作用,对废液进行过滤,可以过滤掉不溶性和有毒的杂质;(5)收集盖可以用过螺纹与收集瓶的螺纹连接,收集盖的水平面通过橡胶材质制得,使得收集过程,橡胶与收集管贴合,避免不小心晃动了收集装置,液体溅出;(6)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收集盖上。可以对液体的液位进行检测,并可以通过液位传感器与报警装置设置,对液位进行监测,当液位高于设定值,进行报警,避免液体超出收集瓶;(7)卡板可以对收集瓶进行固定;(8)过滤腔内还可以设置加热装置,对废液进行加热,使气体和液体分离,过滤体还可以对气体进行吸附,或者另外设置一些废气收集装置,可以对废液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是收集瓶的放大图。图中标号:过滤腔1、盖板11、第一管道111、分管道112、橡胶密封垫片113、过滤体12、外壁121、内壁122、过滤层13、窗口14、收集腔2、收集器21、收集管211、收集盖212、卡板22、门体23隔板4、立板5、液位传感器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隔板4隔开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上下设置,第一层包括多个由立板5隔开的过滤腔1,第二层为收集腔2。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过滤腔1的上部设有与过滤腔对应的废液入口,废液入口处设有能够打开的盖板11;所述盖板11上设有第一管道111,第一管道111由液相色谱仪连接至过滤体12内,所述盖板11的底部设有橡胶密封垫片113,第一管道用于将液相色谱仪产生的的液相引入到过滤体中,并通过盖板底部的橡胶密封垫片113与过滤体密封,使得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溢出。所述第一管道111上还设有分管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隔板隔开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上下设置,第一层包括多个由立板隔开的过滤腔,第二层为收集腔,每个所述过滤腔的上部设有与过滤腔对应的废液入口,废液入口处设有能够打开的盖板;/n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体、过滤层,过滤体固定安装在废液入口处,过滤层安装在过滤体内,所述过滤体上设有过滤孔;/n所述收集腔设有收集器,收集器通过所述隔板上的孔与过滤腔连通,所述收集器的底部能够拆卸的连接收集瓶。/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隔板隔开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上下设置,第一层包括多个由立板隔开的过滤腔,第二层为收集腔,每个所述过滤腔的上部设有与过滤腔对应的废液入口,废液入口处设有能够打开的盖板;
所述过滤腔包括过滤体、过滤层,过滤体固定安装在废液入口处,过滤层安装在过滤体内,所述过滤体上设有过滤孔;
所述收集腔设有收集器,收集器通过所述隔板上的孔与过滤腔连通,所述收集器的底部能够拆卸的连接收集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设有用于观察的玻璃窗口,第二层设有用于放置和拿取收集瓶的门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由液相色谱仪连接至过滤体内,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密封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相色谱仪的废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分管道,分管道连接冲洗液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仪的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