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2324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包括进料处理系统和MVR蒸发系统;所述进料处理系统包括除油槽、破乳槽、蒸馏水预热器和闪蒸罐,所述MVR蒸发系统包括分离室、循环泵、加热器和蒸汽压缩机,所述进料处理系统用于对废乳化液进行除油、去乳、预加热,所述MVR蒸发系统用于对料液进行循环蒸发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处理废乳化液工艺时使用的重力分离过程,具有系统集成化程度高,处理效率高以及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蒸汽压缩机和蒸馏水罐对系统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回收利用,节能性强,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我国切削液生产发展较快,新产品不断推出,但归纳起来,它们的基本成分都是由油、水和各种化学添加剂配制而成。废乳化液中含有大量矿物油料(例如配制一吨乳化油需用机械油600~800kg)及表面活性剂。含油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农业灌溉和人们的生活用水。此外,废乳化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由于其作用是使矿物油料高度分散在水中,所以更难清除,而且不少乳化剂有增加致癌物的作用,其危害性比分散的油污更为严重。传统的废乳化液处理方法如下:废乳化液回收处理的工艺过程大致为:废乳化液的集中→去除杂质→破乳→取油→水质净化→取水样化验→废水排放或供再循环使用。废乳化液处理的关键工艺是要使油水分离,即破乳。也就是要将乳化液中的油滴,从水的包围中分离出来,并使油滴相互聚集,然后借助于重力分离作用,使油、水分离开来。传统的废乳化液处理工艺,处理之后的水COD较高,且废水的可生化性低,无法满足GB3551的工业污水排放要求,因沉淀及油水分离过程为重力分离过程,在确保处理量的前提下,设备体积庞大,装置处理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处理废乳化液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高效乳化液处理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包括进料处理系统和MVR蒸发系统;所述进料处理系统由除油槽、破乳槽、蒸馏水预热器和闪蒸罐组成,所述除油槽、所述破乳槽、所述蒸馏水预热器和所述闪蒸罐依次接通,所述除油槽和所述破乳槽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除油泵,所述破乳槽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破乳泵,所述破乳泵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支路管道,所述第一支路管道和一消泡剂加料罐连接,所述消泡剂加料罐出料口处设有一消泡剂加料泵,所述破乳槽还和一破乳剂加料罐连接,所述破乳剂加料罐出料口处设有一破乳剂加料泵;所述MVR蒸发系统包括分离室、循环泵、加热器和蒸汽压缩机,所述分离室的第二出液口和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加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管程出口和所述分离室的第二进液口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分离室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加热器的壳程进口连接,所述分离室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加热器的壳程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蒸汽压缩机。所述闪蒸罐的出料口和所述分离室的第一进液口连接,所述闪蒸罐的出料口和所述分离室的第一进液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进料泵。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器的壳程出口和一蒸馏水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蒸馏水罐的出液口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的壳程进口连接,所述蒸馏水罐的出液口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的壳程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蒸馏水泵。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闪蒸罐的蒸汽出口接入排气管道,所述蒸馏水罐的蒸汽出口接入所述排气管道,所述加热器的蒸汽出口接入所述排气管道,所述蒸馏水罐的蒸汽出口和所述排气管道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平衡管,所述平衡管和所述分离室接通。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室的第一出液口的出口处设有一出料泵。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将除油、破乳、预蒸发以及MVR蒸发工艺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种高效处理废乳化液的系统,具有系统集成化程度高,处理效率高以及占地面积小的优点。2.本技术中使用蒸馏水罐将加热器中产出的蒸馏水收集,并应用于蒸馏水预热器中以回收余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除油槽;2、除油泵;3、破乳槽;4、破乳泵;5、蒸馏水预热器;6、闪蒸罐;7、进料泵;8、分离室;9、循环泵;10、加热器;11、蒸汽压缩机;12、出料泵;13、蒸馏水罐;14、蒸馏水泵;15、破乳剂加料罐;16、破乳剂加料泵;17、消泡剂加料罐;18、消泡剂加料泵;19、循环管;20、平衡管;21、分离室第一进液口;22、分离室第二出液口;23、分离室第二进液口;24、分离室第一出液口;25、分离室蒸汽出口;26、加热器壳程进口;27、加热器壳程出口;28、加热器管程进口;29、加热器管程出口;30、蒸馏水罐蒸汽出口;31、闪蒸罐蒸汽出口;32、加热器蒸汽出口;33、废气管道;34、蒸馏水预热器壳程进口;35、蒸馏水预热器壳程出口;36、蒸馏水预热器管程进口;37、蒸馏水预热器管程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包括进料处理系统和MVR蒸发系统;进料处理系统包括除油槽1、破乳槽3、蒸馏水预热器5和闪蒸罐6,除油槽1和破乳槽3连接,在除油槽1和破乳槽3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除油泵2,破乳槽3和蒸馏水预热器管程进口36连接,在破乳槽3和蒸馏水预热器管程进口3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破乳泵4,破乳泵4和蒸馏水预热器管程进口36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支路管道,支路管道接通消泡剂加料罐17,在消泡剂加料罐17的出料口处设有消泡剂加料泵18,蒸馏水预热器管程出口37和闪蒸罐6连接。破乳槽3还和破乳剂加料罐15连接,破乳剂加料罐15的出料口处设有破乳剂加料泵16;进一步的,MVR蒸发系统包括分离室8、循环泵9、加热器10和蒸汽压缩机11,分离室第二出液口22和循环泵9通过循环管19连接,循环泵9和加热器管程进口28通过循环管19连接,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包括进料处理系统和MVR蒸发系统;/n所述进料处理系统由除油槽、破乳槽、蒸馏水预热器和闪蒸罐组成,所述除油槽、所述破乳槽、所述蒸馏水预热器和所述闪蒸罐依次接通,所述除油槽和所述破乳槽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除油泵,所述破乳槽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破乳泵,所述破乳泵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支路管道,所述第一支路管道和一消泡剂加料罐连接,所述消泡剂加料罐出料口处设有一消泡剂加料泵,所述破乳槽还和一破乳剂加料罐连接,所述破乳剂加料罐出料口处设有一破乳剂加料泵;/n所述MVR蒸发系统包括分离室、循环泵、加热器和蒸汽压缩机,所述分离室的第二出液口和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加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管程出口和所述分离室的第二进液口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分离室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加热器的壳程进口连接,所述分离室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加热器的壳程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所述蒸汽压缩机;/n所述闪蒸罐的出料口和所述分离室的第一进液口连接,所述闪蒸罐的出料口和所述分离室的第一进液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进料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乳化液MVR蒸发处理系统,包括进料处理系统和MVR蒸发系统;
所述进料处理系统由除油槽、破乳槽、蒸馏水预热器和闪蒸罐组成,所述除油槽、所述破乳槽、所述蒸馏水预热器和所述闪蒸罐依次接通,所述除油槽和所述破乳槽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除油泵,所述破乳槽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一破乳泵,所述破乳泵和所述蒸馏水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支路管道,所述第一支路管道和一消泡剂加料罐连接,所述消泡剂加料罐出料口处设有一消泡剂加料泵,所述破乳槽还和一破乳剂加料罐连接,所述破乳剂加料罐出料口处设有一破乳剂加料泵;
所述MVR蒸发系统包括分离室、循环泵、加热器和蒸汽压缩机,所述分离室的第二出液口和所述循环泵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加热器的管程进口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加热器的管程出口和所述分离室的第二进液口通过循环管连接,所述分离室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加热器的壳程进口连接,所述分离室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加热器的壳程进口之间的连接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叶红谭兵刘景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承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