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2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该结构具有自动伸缩的延长、顶持功能的特点,而该扶手由扶把、前支杆、伸缩杆及后支杆所组构而成,该扶把的一端为枢接于椅具的椅背侧边,而扶把的另一端下方则设有枢接部,且枢接部中为分别枢接有前支杆、伸缩杆,该前支杆另一端则为枢设于椅具的坐垫侧边,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坐垫的后侧,且于伸缩杆另一端枢接有后支杆,后支杆则以另一端枢接于扶把与椅背的枢接处,即可利用伸缩杆与后支杆枢接处为中心,将扶把做上、下推动位移,而带动椅背侧立在坐垫一侧或贴靠于坐垫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特别涉及到枢设于椅具的椅背与座垫侧边,以供椅背可侧立在坐垫一侧、或者使椅背贴靠于坐垫上,而可缩小椅具的体积,使椅具易于收藏、搬移的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
技术介绍
人们常因为身体的活动而有许多不同的姿势产生,例如坐姿、卧躺、站立、蹲姿等,或因时间的不同而有姿势的改变或替换,在姿势的替换时,必须依着人体的线条变化而有不同的支撑,使人体得以变换不同姿势,其中须要躺卧时则要利用床具,坐下时则必须使用椅具,以使人们在生活中可以顺利的进行活动。关于椅具则有依功能设计、美观设计、使用设计等各种需要而设计的椅具,而一般的椅具都具有椅背及椅垫,但坐在椅具上时,双手却无法附靠,只能使手臂悬空而手指进行其它的工作,如此容易造成手臂因悬空一段时间的后而酸痛;则有些椅具就会在椅背与椅垫的两侧边会设置有扶手,以提供坐在椅具上时,可以将手臂置放于扶手上,形成适当的支撑,使手臂不会产生悬空的状态,而坐在椅具上则可较为轻松、便利。一般在椅具上若有扶手的设计,其扶手均是固定形式,且不法改变、拆卸,而造成椅具在搬移、收存时的诸多不便与麻烦,因为椅具上的扶手使得椅具的椅背与座垫之间的空间受到限制,椅具则不易减少体积所占用的空间位置,以致产生了使用与收存时的困难与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者因鉴于习用椅具在设计上的缺失,而使椅具的扶手无法充分发挥其实用的功效,本技术者遂积其多年从事该类产品设计、制造、生产、贩售等多年丰硕经验,投注大量心力与时间,予以研究、改良、创设,并经多次重复实验、检测、试用后,终于成功地研发出本技术,藉由具有可自动伸缩的扶手,使椅具的椅背及扶手可以伸缩做支撑、收合。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椅具的扶手设置有可自动伸缩的伸缩杆,以使扶手可以做伸缩支撑或收合,其扶手具有扶把,且扶把的一端为枢接于椅具的椅背侧边,而扶把的另一端下方则设有枢接部,且枢接部中为分别枢接有前支杆、伸缩杆,该前支杆另一端则为枢设于椅具的坐垫侧边,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坐垫的后侧,且于伸缩杆另一端并枢接有后支杆,后支杆则以另一端枢接于扶把与椅背的枢接处,而带动椅背侧立在坐垫一侧或贴靠于坐垫上。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伸缩杆内为设有可活动伸缩的延伸杆,而可配合椅具的椅背位移时,延伸杆在伸缩杆内部做伸出或收合。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该扶手至少包括有一扶把、一前支杆及一伸缩杆所组构而成,该扶把的一端为固设于椅具的椅背侧边,而扶把的另一端下方则设有枢接部,且枢接部中分别枢接有前支杆、伸缩杆,该前支杆另一端则为枢设于椅具的坐垫侧边,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坐垫的后侧。前述的扶手可设有一后支杆,其中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该后支杆的一端相互枢接,而该后的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扶把与椅背的枢接处。前述的伸缩杆内部设有可活动伸缩的延伸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该结构具有自动伸缩的延长、顶持功能的特点,可利用伸缩杆与后支杆枢接处为中心,将扶把做上、下推动位移,而带动椅背侧立在坐垫一侧或贴靠于坐垫上。扶手的扶把及前支杆后支杆的长度可视椅具的大小而做长度的变更,以符合椅具的支撑使用,而伸缩杆的延伸杆的长度亦可做调整,以控制椅具的椅背向下推动时所须延伸的长度距离,而使扶手可以运用于不同型式与大小的椅具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扶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扶手收合状态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椅具收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椅具收合状态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扶手1由扶把2、前支杆3、伸缩杆4及后支杆5所组构而成,而该扶把2于一端下方设有枢接部21,于该枢接部21内则枢设有前支杆3及伸缩杆4,该伸缩杆4内设置有活动式延伸杆41,且延伸杆41为可于伸缩杆4内做伸出或收缩的活动,以利用伸缩杆4的伸缩使扶把2可以做推动位移,而该扶把2则于枢接部21的另一端枢设有后支杆5,并使后支杆5另一端枢接于伸缩杆4的延伸杆41的一端。再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扶手1可设置于椅具6的椅背61及座垫62两侧边,使扶手1的前支杆3及伸缩杆4的延伸杆41固设于椅具6的座垫62侧边,而扶手1的另一端与后支杆5则固设于椅具6的椅背61侧边,即于椅具6的两侧边形成可供支撑的扶手1,而可支撑椅具6的椅背61侧立在坐垫62的后方。请同时参阅图3、图4、图5、图6所示,当扶手1设置于椅具6的两侧边,即可将扶手1的扶把2往坐垫62处推动位移,则扶把2则与前支杆3及伸缩杆4一同向前推动,且伸缩杆4的延伸杆41则延伸出外部适当长度,而扶把2另一端枢接的椅背61,则随扶把2的位移使椅背61贴附于坐垫62处,而将椅具6的椅背61做折迭的收合,如此并可缩小椅具1的原有体积,并减少椅具6所占用的空间位置,使椅具6呈现平整状态,以方便将椅具6做搬移或收存,而具有较容易搬移的特性、效果。若欲将椅具6撑开呈使用状态时,只要将椅具6两侧边的扶手1做推动,以将扶把2往上提起离开坐垫62,即可使扶把2呈现向上位移,而伸缩杆4的延伸杆41即往内收缩,使伸缩杆4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则扶把2另一端的椅背61则往上推起,使椅背61再侧立于坐垫62的后侧边,则形成利用扶把2及伸缩杆4将椅背61支撑,使椅背61不再贴靠于坐垫62上,而可供坐在坐垫62上,而将双臂置放扶把2上,则具有适度的支撑作用。且扶手1的扶把2及前支杆3后支杆5的长度可视椅具6的大小而做长度的变更,以符合椅具6的支撑使用,而伸缩杆4的延伸杆41的长度亦可做调整,以控制椅具6的椅背61向下推动时所须延伸的长度距离,而使扶手1可以运用于不同型式与大小的椅具6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扶手至少包括有一扶把、一前支杆及一伸缩杆所组构而成,该扶把的一端为固设于椅具的椅背侧边,而扶把的另一端下方则设有枢接部,且枢接部中分别枢接有前支杆、伸缩杆,该前支杆另一端则为枢设于椅具的坐垫侧边,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坐垫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扶手可设有一后支杆,其中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该后支杆的一端相互枢接,而该后的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扶把与椅背的枢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杆内部设有可活动伸缩的延伸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该结构具有自动伸缩的延长、顶持功能的特点,而该扶手由扶把、前支杆、伸缩杆及后支杆所组构而成,该扶把的一端为枢接于椅具的椅背侧边,而扶把的另一端下方则设有枢接部,且枢接部中为分别枢接有前支杆、伸缩杆,该前支杆另一端则为枢设于椅具的坐垫侧边,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具扶手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扶手至少包括有一扶把、一前支杆及一伸缩杆所组构而成,该扶把的一端为固设于椅具的椅背侧边,而扶把的另一端下方则设有枢接部,且枢接部中分别枢接有前支杆、伸缩杆,该前支杆另一端则为枢设于椅具的坐垫侧边,该伸缩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坐垫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信刘鑫祖刘祖坤
申请(专利权)人:基胜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